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治疗颜面损美性疾病80首方剂药物规律研究,分析孙思邈治疗颜面损美性疾病的用药特点.方法:以《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七窍病·面药第九》治疗颜面损美性疾病80首方剂为研究对象,对方剂的用药、剂型、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剂型、治法等.结果:白芷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白附子、酒、川芎等;药物归经以脾胃经和肺经为主,肝经次之;温性药物较多,甘、辛二味占多数;所用药物多有祛风、燥湿、利水、化痰、散寒、活血、行气、通经等功效;用糊剂进行敷涂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颜面损美性疾病发病在浅表皮肤,多属肌肤失养,可从肺脾论治,可用甘温、辛温药物治疗,取其温经通络、调达气血之意,使用糊剂有利于药物吸收,且保护创面、维持皮肤湿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高频超声监测在全身麻醉诱导期胃进气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P10、P15、P20、P25),使用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后分别进行面罩压力控制通气,通气气道峰压分别设置为10、15、20、25cm H2O,于肌松药推注完毕后45、90、135、180s及气管插管后5min记录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潮气量,通气期间采用双盲的方法使用听诊及高频超声检测胃进气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潮气量随着气道压力增高而增加,当气道峰压为10、15cm H2O时,潮气量随着肌松药作用时间而逐渐增加,当肌松药完全起效后达到最高,听诊和高频超声在检测胃进气时没有明显区别,但高频超声检测出胃进气的发生率略高;当气道峰压为20、25cm H2O时,潮气量随着肌松药作用刚开始时有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并不再继续增加,高频超声检测出胃进气阳性率明显比听诊法检测阳性率高。结论使用超声监测有助于发现胃进气,在麻醉诱导期使用气道峰压为15cm H2O的压力控制通气既可保证高质量的面罩通气,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胃进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流感染(BSI)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繁殖并释放毒素及代谢产物,引起机体中毒、感染及全身性炎性反应(SIRS)的一种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静脉导管留置、机械通气、肠外给药等侵入性设备及治疗的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大量抗菌药物的滥用[1],血流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病原菌分布、诊断技术及实验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肉碱对人精子活力的影响及其对男性不育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穿刺取得的精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普通培养液、培养液中添加100mmol/L及250mmol/L肉碱进行培养,比较培养前后精子活动率的变化,以及用RT-PCR检测男性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Vasa、Dazl、Acr、Prm1及ATPase6.0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左旋肉碱与有关精子发生和成熟过程的重要功能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培养24~72h,添加100mmol/L的左旋肉碱培养液运动精子数明显较未添加和添加250mmol/L组高(P<0.01);100mmol/L左旋肉碱培养液组中典型的快速前向运动精子数明显较多,巴氏染色法观察其具有正常的精子结构,RT-PCR检测表明100mmol/L的肉碱可提高精子中Acr、Prm1、Dazl及ATPase6.0基因的表达量,而250mmol/L的肉碱组Dazl、Acr、Prm1基因的表达减少。结论:合适浓度的左旋肉碱可通过上调一些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得睾丸精子培养后活力增强,有利于对睾丸穿刺患者行单精子注射时精子的选择。如培养液中肉碱浓度过高,可能由于肉碱的毒性作用,反而使得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腰椎-硬膜外(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75岁以上)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11月56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收集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麻醉中辅助药物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平均(54±10)s开始出现麻醉平面,平均(5.8±1.2)min后麻醉平面固定,阻滞平面上界胸8~10。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麻醉后平均动脉压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全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有1例患者因平均动脉压(MAP)过低给予麻黄碱纠正;有1例患者MAP升高超过麻醉前基础值30%进行降压处理;另有1例患者出现心率低于55次/分,给予阿托品0.5 mg后纠正,其余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中未观察到明显呼吸抑制,脉搏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6%以上。有9例患者术中经硬膜外导管追加了局部麻醉药物,有21例患者术中给予芬太尼、咪达唑仑或丙泊酚辅助。患者术毕未见恶心、呕吐、头痛等现象,未观察到明确麻醉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用于高龄患者,其起效迅速,效果完善,麻醉中生命体征稳定,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和完善的麻醉管理措施,有助于保障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和药膳调理治疗常见中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132例食管癌、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均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并配合药膳辨证调理。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率、体重变化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和药膳调理治疗常见中晚期胸部恶性肿瘤,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清除延迟的影响因素,使临床更加合理地使用甲氨蝶呤( MTX)、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1例发生MTX 排泄延迟、出现胃肠道黏膜损伤症状并继发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高危患儿的生理病理因素、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测序法分析SLCO1B1多态性,探讨影响MTX清除延迟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MTX血药浓度,临床药师判断该患儿Block-1时发生了MTX早期清除延迟,Block-2时发生早期和晚期清除延迟。另结合相关文献,临床药师选择SLCO1B1的3个SNP位点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患儿为SLCO1B1c.521、c.1865+4846和c.1865+248 3个位点的突变纯合子。SLCO1B1突变和合并使用奥美拉唑可能是导致患儿发生MTX早期清除延迟的原因;腹水可能是导致其发生晚期清除延迟的原因。结论:临床医师在使用MTX治疗ALL患儿时,应综合考虑患儿的生理病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如有条件,可同时检测相关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和肾脏清除率等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或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同时尽量避免选择会导致患儿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相关药物,以减少MTX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早期诊断价值,确定有价值的评价指标。方法:收集30例SPN患者进行了多排螺旋CT靶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分析SPN自身形态,血管、支气管关系,TDC形态及强化幅度,研究其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SPN的关系。结果:利用支气管重建技术和血管重建技术可以成功显示其与SPN关系,恶性SPN强化程度多≥20,TDC类型以I型占大多数。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方法,能清晰显示SPN自身形态及支气管、血管关系以及强化程度,TDC类型对恶性SPN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22年11月,美国OpenAI公司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此举引发了讨论与应用人工智能的全球浪潮。目前人工智能的研发和运用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中医学自诞生以来,在时代的变化下,不断推陈出新。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今天,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中医”模式,是当代中医科研的重要方向。基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优越机制,结合中医古籍文献的自身特点和现代中医科研的现状,探讨信息技术发展对中医古籍文献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