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增强CT动态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的诊断是影像学诊断的一个难题。研究SPN的更加细微和特异的影像学征象,有利于提高良、恶性SPN的鉴别能力。CT增强扫描已成为SPN定性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常规CT对68例SPN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CT增强扫描前后的密度变化分析SPN的特点,为其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癌的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的一个难题,CT、MRI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在肺癌诊断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CT仍然是主要的检查手段。CT扫描方法包括动态扫描、快速连续扫描、高分辨成像及多平面图像重建等。近年来CT增强扫描已成为孤立性肺结节(SPN)定性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CT增强扫描可显示病灶异常血循环特点,最大增强CT值作为判断病灶血供丰富与否的主要依据,但缺乏动态定量和图像细  相似文献   
3.
<正>肺内病变的良恶性诊断采用CT平扫很难做出判定,增强CT扫描在肺内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采用常规CT对69例肺内孤立病灶进行增强动态扫描,为肺内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4年2月-2005年2月本院就诊的69例肺内结节性病变患者,男52例,女17例,年龄40 ~65岁。肺内结节直径2.5~4.0 cm;其中考虑肺癌41例,肺结核13例,炎性肉芽肿15例;肺结核和炎性肉芽肿患者经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证实诊断,41例肺癌患者均经手术或肺活检证实。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2岁,因经常自觉排尿不净,排尿后仍有尿意来院就医.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心肺功能正常,外科、男性科检查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一),B型超声检查示膀胱后方囊性占位病变.膀胱及前列腺CT扫描检查显示:膀胱充盈饱满,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未见异常密度影,前列腺不大,密度均匀,膀胱后方可见2个类圆形囊性密度影,大小分别为6 cm×5 cm和5 cm×4 cm,其密度与膀胱密度一致,不同层面可见裂隙与膀胱相通,精囊腺受挤压移位,CT诊断膀胱多发巨大憩室.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骨及软组织肿块病人中,男27例,女9例;最小年龄16个月,最大65岁。有骨质破坏或受累者31例,无骨质改变者5例。在取得常规X线片同时,将患者置于X线检查台上,取方便体位,电视下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及进针途径。取距皮肤最近点,常规消毒,局麻至骨膜下,选择适当的穿刺针。一般病骨骨质较疏松,进针容易,软组织肿块为实质性,刺入时有抵抗感。进针后,转动被检部位90°以上,以判定穿刺针是否在病区内。如变换体位90°以上穿刺针仍在病区内,即可拔出针芯,接上10ml金属可调负压的注射器呈持续负压状态,并提插及旋转数周以致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骨及软组织肿块病人中,男27例,女9例:最小年龄16个月,最大65岁。有骨质破坏或受累者31例,无骨质改变者5例。在取得常规X线片同时,将患者置于X线捡查台上,取方便体位,电视下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及进针途径。取距皮肤最近点,常规消毒,局麻至骨膜下,选择适当的穿刺针。一般病骨骨。  相似文献   
7.
造影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有些不易辨认或界线不清的病变,通过造影剂的强化,提高了病变和正常组织的对比度.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造影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如何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将我院连续发生的三例泛影葡胺过敏实验阴性进行增强扫描时,出现重度不良反映的表现,其原因及改良的措施报告如下,以供大家参考及引起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舌下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CT图像快速、多样化处理成为现实,这些新的成像技术超越了常规的CT二维图像的局限性,能从多个方位,角度显示病变的形态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窦口鼻道复合体与慢性前组鼻窦炎的CT扫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正常和变异及其与鼻窦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对50例前组副鼻窦炎和20例正常人比较观察,并作滴鼻净试验。结果 窦口鼻首复合体解剖变异在正常与病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滴鼻净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 解剖变异是较常见现象,首先采用冠状位扫描,并用滴鼻净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