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聚西托醇1000中残留的环氧乙烷、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等杂质,为聚西托醇1000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采用DB-1色谱柱检测环氧乙烷和1,4-二氧六环,顶空进样,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温度250℃,顶空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45 min。采用VF-17MS色谱柱检测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液体进样,进样口温度270℃,检测器温度290℃。实验结果显示,环氧乙烷和1,4-二氧六环在各加样量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精密度RSD小于8.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6%和101.2%;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在3~6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RSD小于3.0%,回收率均在96%~103%。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能够有效检测聚西托醇1000中多组分极微量杂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国内先天性心脏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及Web of Science,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国内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文献,由异质性检验结果来选择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病例组5208例,对照组6133例.共纳入8个环境危险因素,各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如下:孕期病毒感染2.993(2.466~3.633)、孕期服用药物2.646(2.204~3.177)、孕期患糖尿病4.626(3.037~7.046)、居住装修不满半年房屋1.997(1.642~2.428)、被动吸烟2.143(1.869~2.458)、精神刺激1.772(1.417~2.216)、接触化学制剂3.641(3.008~4.407)、孕早期感冒和发烧3.959(2.996~5.231).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环境暴露危险因素有关,孕妇减少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概率,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垂体腺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及其受体IL-17R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标本,分成2组:侵袭性垂体腺瘤组45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标本IL-17、IL-17R的表达。随机选取其中50例标本(分成2组:侵袭性组25例、非侵袭性组25例),采用RT-PCR法检测IL-17、IL-17R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IL-17、IL-17R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7、IL-17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38.0%和83.0%、49%和86.7%,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20.0%和52.5%、20.0%和62.5%。IL-17、IL-17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统计学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T-PCR结果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IL-17、IL-17R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L-17、IL-17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鼻气管插管中比较加强型气管导管(Reinforced Endotracheal Tube,RETT)与普通型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的差异。方法 60例急诊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需行血肿清除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RETT组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ETT组用普通型气管导管。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幅度、鼻咽黏膜损伤出血例数及程度。结果 RETT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ETT组(P<0.05),而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ETT组(P<0.05)。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例数ETT组多于RETT组(P<0.05),而出血程度两组分布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辅助经鼻气管插管,选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可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成功率,同时减少鼻咽部出血的发生率及降低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92例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经蝶手术。结果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26例。肿瘤大小、再次手术、肿瘤的质地和边缘与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相关;肿瘤的侵袭性、术前口服溴隐亭和肿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脑脊液鼻漏无关。脑脊液鼻漏的首次修补成功率为92.9%。26例脑脊液鼻漏病人中,5例发生脑膜炎;4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结论巨大垂体腺瘤、再次手术、腺瘤的表面不光滑和质地韧者可能使发生术后脑脊液鼻漏的风险增加。经蝶手术入路是修补此类脑脊液鼻漏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润滑剂是口服固体制剂中常用的一类药用辅料,可以有效提高物料流动性、减小物料和机械摩擦系数等。然而,由于不同厂家采用的原料、工艺、质控要求等存在差异,可能导致“虽然润滑剂通用名一致,但不同来源润滑剂物料属性不一致”的情形,进而导致润滑性能存在差异。本研究征集了不同厂家来源的硬脂酸镁(Magnesium stearate, MgSt)和香精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了其堆密度、振实密度、粒度分布、比表面积等粉体学性质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等热力学性质,并研究其在压片时的出片力表现,明确了影响其润滑性能的关键物料属性,为相关辅料的质量控制和功能性相关指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林浩  何东升  涂家生 《药学研究》2019,38(11):663-666,670
聚乙烯亚胺(PEI)作为最经典的非病毒基因载体之一,由于其高转染效率,在基因递送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但其毒性限制了聚乙烯亚胺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对聚乙烯亚胺进行不同的结构修饰,如多糖修饰、PEG修饰和低分子聚乙烯亚胺衍生物等,以实现在不显著降低转染效率的前提下减少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4例颅内动脉瘤的病人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判断疗效。结果:优(无任何功能障碍)22例;良(有经度神经功能障碍)6例;差(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4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把握机会,显微外科手术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并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经出血侧颞部小骨窗开颅清除脑内、脑室内血肿并脑室尿激酶灌注外引流,7天拔管后行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全脑室铸型病人14例。结果:14例中4例恢复日常生活,3例部分自理生活,3例偏瘫,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死亡率为21.4%,低于30%~60%的传统手术死亡率。结论:小骨窗开颅并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全脑室铸型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