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含量测定联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轻度阿尔茨海默病(CDR=1分)及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CDR ≥ 2分)者各40例,并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尿液中AD7c-NTP含量,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的含量,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对AD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3组受试者尿AD7c-NT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当尿AD7c-NTP为1.745 ng/m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3组受试者血浆Hcy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当血浆HCY为15.05 μmol/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当二者进行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大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 AD患者尿AD7c-NTP含量及血浆HCY含量均增高;尿液AD7c-NTP含量及血浆HCY含量可作为辅助AD诊断的生物标记物;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AD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42)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43)采用脉血康胶囊治疗,强化治疗组(n=35)采用脉血康胶囊+阿司匹林。观察3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强化治疗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和积分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81.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能够改善脑组织缺血,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EAE组,EAE组采用粗制髓鞘碱性蛋白(MBP)抗原注入大鼠后足掌皮下(0.2 ml/100 g)制作EAE模型,观察大鼠的发病情况及病理表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大鼠脑组织CD44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未发病,EAE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和脊髓无异常;EAE组大鼠可见脑及脊髓实质内小血管充血,小静脉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和脊髓组织未发现CD44阳性细胞;EAE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处可见大量CD44阳性细胞。结论 EAE模型中存在黏附分子CD44的高表达,其对EAE的发病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前30 min速率设定为0.4μg/(kg·min),此后0.1μg/(kg·min)持续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EAE组及大、小剂量雌激素干预组,每组10只,制作EAE模型,大、小剂量雌激素干预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 mg/kg/d、250μg/kg/d,连续10 d,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并采用HE染色观察脑和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大、小剂量雌激素干预组的临床症状均较EAE组轻,表现为发病率减少、潜伏期延长、进展期缩短、高峰期神经功能损害较轻。病理切片提示雌激素干预组脑和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其中以大剂量组更明显。结论雌激素对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EAE具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发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TGP治疗组,低,中,高剂量TGP治疗组大鼠造模后分别ig TGP 50,100,200 mg·kg -1·d-1,EAE对照组大鼠造模后ig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及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TGP各剂量治疗组的症状均较EAE对照组轻,发病潜伏期均较EAE对照组明显延长,高峰期症状评分均较EAE对照组明显降低;各TGP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EAE对照组.上述改变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GP对EAE具有治疗作用,其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其治疗机制与抑制Th1型细胞因子( IFN-γ,TNF-α)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急性脑梗死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分别采有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在脑缺血性损伤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2h、7d血清中IL-1α的含量变化,19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d脑脊液中IL-1α的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20例血清、13例脑脊液IL-1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脑梗死组血清IL-1α在发病24h开始升高,且在72h达到高峰,7d逐渐下降,虽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但亦明显低于24h和72h(P<0.05或P<0.01)。(2)脑脊液IL-1α在发病24h明显升高,7d逐渐下降,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3)血清和脑脊液IL-1α的变化呈动态正相关关系。结论无论血清或脑脊液IL-1α的持续升高可延长脑梗死的恢复期,并且预后不好。可能与缺血半暗带不能及时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在脑缺血性损伤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2h、7d及对照组20例血清中IL-1α的含量变化。结果 IL-1α在脑梗死中的动态观察发现:①血清IL-1α在发病24h开始升高,且以72h达到高峰,7d逐渐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亦明显低于24h和72h。②血清IL-1α的变化与脑梗死体积的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IL-1α的持续升高可延长脑梗死的恢复期,并且预后不好。可能与缺血半暗带不能及时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慢性口面痛易导致误诊误治,现介绍 4种慢性口面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1 颞颌痛及功能障碍综合征 颞颌痛及功能障碍综合征 (TMPDS)又称颞颌功能障碍、颞颌综合征等 [2],表现为咀嚼肌部位的疼痛和压痛 ,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生率达 6%~ 12%,多见于女性(男:女为 1:8),青中年好发,病因不清,精神因素及颞颌关节的器质性因素均可诱发。1.1 临床表现 TMPDS主要表现为咀嚼肌痛,且有 1个以上的肌肉压痛点。如咬肌上部、颞肌前部、胸锁乳突肌中部、头夹肌及颈夹肌上部、斜方肌肩部。疼痛为中度程度的钝痛,有时在咀嚼时有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