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护肝片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4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护肝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及肝硬化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3%和94.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检测试剂盒(Ⅳ-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G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胰岛素(In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肝硬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肝片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显著,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水平,而且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患有NAFLD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肝泰乐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后,试验组ALT、AST、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NAFLD采取二甲双胍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FEZ1/LZTS1基因和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新鲜肝癌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各96例,分别提取癌组织(其中肝细胞癌86例,胆管上皮癌6例,混合性癌4例)和正常组织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FEZ1/LZTSl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分别检测96例肝癌和正常肝脏组织标本FEZI/LZTSl基因蛋白表达。结果:FEZ1/LZTS1基因的mRNA表达在96例肝癌组织中的情况如下:27例(28.1%)缺失,28例(29.2%)表达下降,41例(42.7%)表达正常;而FEZ1/LZTS1基因mRNA在相应的96例正常肝脏组织中全部表达。肝癌组织FEZ1/LZTS1基因的mRNA表达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显著下调(P<0.01)。FEZ1/LZTS1基因蛋白在全部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在肝癌组织中30例(31.3%)强阳性(+),20例(20.8%)中度阳性(+/-),26例(27.1%)弱阳性(-/+),20例(20.8%)阴性(-)。结论:与正常组织比,FEZ1/LZTS1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明显缺失或减少,这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D-二聚体在诊断区别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后肝硬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诊断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80例,其中A组为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B组为酒精性肝硬化90例,C组为同时期体检健康人群9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结果 A、B两组D-二聚体、PLT均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项指标在两组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组明显高于A组。A组阳性率61.11%,B组阳性率为1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在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肝硬化患者中表现突出,可作为两种疾病监测的诊断标准以及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起到预后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NASH患者78例和正常者104例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的变异.采用ELISA法检测NASH患者组IL-6血清含量.结果: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基因分布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564 vs 0.404,P<0.05);NASH患者组中CC基因型携带者IL-6血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6.54±4.21vs 4.68±2.88,P<0.05),但HOMA-IR及BMI与其他两组基因型相比较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NASH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抵抗素(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C/ G多态性与日本高知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别检测77例NASH患者和107例正常者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C/G多态性的变异.酶链免疫测定法测定NASH组患者空腹12h血清resistin水平等,同时采用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分泌指数HOMA- IR和HOMA-β,并用糖负荷30 min净增胰岛素/净增葡萄糖△I30/△G30比值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及应用CT扫描评估内脏及肝脏脂肪浸润面积.结果:在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之后,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C/G的多态性分析中发现,NASH患者组的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552 vs 0.407,P<0.01).NASH患者组中GG基因型携带者的resistin血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27.1±4.7μg/L vs 16.4±6.2μg/L,P<0.001),GG基因型组肝纤维化程度更重(2.25±0.68 vs 1.61±0.65,P<0.02)且更易发生糖耐量异常(OR= 3.80,95%可信区间:1.14-12.67,P<0.05).结论:Resistin基因启动子-420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NASH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