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含奥沙利铂(OXA)的系统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4月。收集含OXA系统化疗方案治疗HCC的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0软件对满足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合计6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含OXA系统化疗方案对于晚期HCC患者具有一定的客观疗效,缓解率(RR)为14.0%(95%CI:9.5%~18.5%),12项研究中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4.7个月和9.5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9.0%和35.6%。中、重度(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6.6%)、血小板减少(8.7%)、贫血(5.4%)、神经毒性(4.9%)、恶心呕吐(1.8%)以及腹泻(2.9%)。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亚洲和西方患者的RR分别为13.9%(95%CI:8.1%~19.7%)和14.2%(95%CI:5.3%~23.1%);亚洲患者群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3.0个月和9.4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2.9%和30.3%;而西方患者群依次为4.7个月、9.5个月、20.0%和42.4%。亚洲和西方患者群对含OXA系统化疗方案治疗晚期HCC的RR、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含OXA系统化疗方案治疗晚期HCC行之有效,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建议作为临床上合理、可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临床路径对脾虚型大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虚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每组30例。非路径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症治疗,路径组严格按照既定的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EORTCQLQ-C30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路径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非路径组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路径组功能子量表中躯体和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非路径组各项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躯体和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路径组症状子量表中疲乏、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腹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非路径组仅呼吸困难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路径组在改善疲乏、恶心呕吐、腹泻、食欲方面均优于非路径组(P0.01)。(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路径组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非路径组减少(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可改善脾虚型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策略性应用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反复住院患者的疗效,并评估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3年收治的老年AECOPD反复住院患者42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所有病例均于入院时进行有关感染危险分层评估,优化抗菌药物应用;观察组入院初始抗感染即含有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策略性给药,对照组入院初始不予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治疗72h显效率比较,观察组显效14例,显效率63.64%;对照组显效3例,显效率1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13±1.40)d,对照组为(12.57±2.08)d,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未增加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相关性不良事件,超广谱抗菌药物升级应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AECOPD反复住院患者治疗中,入院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至关重要,策略性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安全有效,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病例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1~64岁,平均35.5岁。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6和12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分析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最佳适应证。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7.8个月。13例股骨干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4.1)个月,14例股骨颈骨折一期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4±2.9)个月。合并症:1例股骨远端骨折由于狭部限制,重建钉过细,局部旋转不稳定,并发肥大性骨不连;1例股骨中段骨折延迟愈合;2例股骨干旋转畸形愈合;1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不愈合。末次随访时进行Friedman-Wyman评定,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股骨重建钉适用于绝大部分股骨干骨折合并髋部骨折,尤其是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合并股骨干近端或狭部骨折。但对于股骨颈头下型、难复位的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远端骨折,股骨重建钉并非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原野  韩力  赵静  赵杰  李永氏  王旭 《江苏医药》2012,38(2):167-170
目的探讨腰退变椎间盘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ELISA检测10例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和30例腰退变椎间盘组织中P-p38MAPK的表达量。结果腰退变椎间盘组织中P-p38 MAPK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腰椎间盘组织[(0.657±0.086)μg/L vs.(0.165±0.024)μg/L](P<0.05)。结论退变椎间盘中P-p38 MAP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椎间盘组织,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腰椎间盘的退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散结方及其拆方对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关键成分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T-2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健脾清肠散结方及其拆方健脾益气方、清肠散结方高、低剂量组,共7组。24 h后换无血清培养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药物(0、2、20、200μg/ml),用噻唑盐比色法(MTT)分析测定各组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点对HT-29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在浓度为2~200μg/ml时,健脾清肠散结方及其拆方对肠癌HT-29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其中拆方健脾益气方对肠癌HT-29抑制增殖效果与全方一致。结论:健脾清肠散结方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关键成分可能是健脾益气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作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57例陈旧心梗病人血清HA、LN水平,并以6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陈旧心梗组血清HA、L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增高程度与梗塞面积呈正比。结论血清HA、LN高水平是对陈旧心梗心肌纤维化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约为24~32/10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致癌高危因素的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大肠癌最主要的手段,近30年来,由于诊疗技术的提高,大肠癌根治术后5年总生存率已提高到64%。中医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术后元气受损,更有赖后天之本的充养。  相似文献   
9.
一株新种链霉菌菌丝体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一株新种链霉菌(Streptomyces pleomorphus sp. nov.)菌丝体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S. pleomorphus sp. nov.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leocidin B2(1)、teleocidin B3(2)、12-齐墩果烯-3,22,24-三醇(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尿嘧啶脱氧核苷(5)、尿嘧啶(6)、3-甲基哌嗪-2,5-二酮(7)、O-α-D-葡萄吡喃糖乙醇苷(8)、&;#61537;O-α-L-阿拉伯呋喃糖乙醇苷(9)、邻氨基苯甲酸(10)、4-氨基-4-甲基-戊-2-酮(11)、(Z)-13-二十二烯酸(12)。结论 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S. pleomorphus sp. nov.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脾胃学说提出了补中升阳、升清降浊、潜降祛邪之三法,结合大肠癌术后3则验案,阐析脾胃学说辨治方法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