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名老中医凌湘力教授认为泄泻多由肝郁、脾虚或脾肾同虚所引发,其病位在脾,亦与肝肾有关。凌教授临床诊治上注重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以肝脾入手,或健脾益气,或抑木扶脾,或温补脾肾,辨证施治,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2.
临床药师参与1例精神分裂症伴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既往疾病史、用药史、家族史,分析可能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的药物性因素并进行用药教育和药学监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例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专业优势,使患者得到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并发挥了医患之间的桥梁作用,提升临床药师在医疗团队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程度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在我院诊断为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并行后路减压治疗的患者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平均(41.89±14.27)岁;病程持续(42.61±70.71)个月。10例合并寰枕融合,7例合并Klippel-Feil综合征,4例合并椎动脉发育畸形,无病例合并小脑扁桃体疝及脊髓空洞等。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寰齿前间隙(anterior atlantodental interval,AADI)、斜坡齿突角(clivo-axial angle,CXA)及齿状突上移程度(the distance of the tip of odontoid to the McRae line,McRL),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神经功能。对JOA评分改善率与齿状突下移率(odontoid descent rate,ODR)、寰齿前间隙变化(△AADI)和斜坡齿突角变化(△CX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7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42±8.24)个月。术前JOA为(11.21±2.62)分,末次随访JOA为(14.53±2.19)分,平均JOA改善率为(58.75±24.43)%。JOA评分改善率与ODR存在相关关系(R=0.88,P<0.05),与△AADI(R=0.07,P=0.77)及△CXA(R=-0.04,P=0.98)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颅底凹陷的手术疗效与齿状突复位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条件下,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强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脊柱手术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四个水平;然后,每个骨密度水平,分直接置入椎弓根螺钉(对照组)和用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置入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组),各12枚,进行螺钉轴向拔出实验,测定最大拔出力、刚度和能量吸收值三项指标,进行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骨密度水平从正常下降到重度疏松程度,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随之下降,同种置钉方法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显著性低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P〈0.05)。结论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尤其是骨质疏松条件下经钉道强化后可以达到需要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水泥螺钉强化骨质疏松条件下椎体后,骨水泥不同分布形态对新型空心侧孔骨 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 pedicle screw, FPS)的安全性以及螓钉生物力学影响。方法使用平均 年龄76岁的完整新鲜脊柱标本(T? ~L5)3具,选取18个椎体,平均骨密度为0.542 ±0. 13g/cra20随 机分为三组。侧孔间隔一个螺纹为A组(FPS-1)和侧孔间隔两个螺纹为B组(FPS-2),这两组均通过 加压灌注筒装置进行骨水泥钉道灌注1.5ml,C组为常规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 gr0Up)CPS组,不灌注骨水泥。24小时后行三维CT扫描,观察骨水泥椎体内的分布;随后进行生物力 学实验。结果三维重建显示:FPS-1组骨水泥均分布于椎体内,FPS-2组有部分骨水泥分布于椎弓 根内。最大轴向拔出力:A 组(573. 2 ± 136. 30)N,B 组(769. 2 ±92. 30)N,C 组(361. 8 ± 58.84)N。FPS-1组和FPS-2组的螺钉稳定性均显著强于CPS组(尸<0. 05),且FPS-2组优于FPS-1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远端三分之一为侧孔设计的安全区域;骨水泥在 椎体内的分布形态能够影响螺钉的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以纤维蛋白胶(Fibrin sealant,FS)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异位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实验组b(FS+bBMP)、对照组b(bBMP)、实验组r(FS+rhBMP-2)、对照组r(rhBMP)、对照组FS(FS)及空白对照组。将各组材料注射或植人小鼠肌袋内,采用用放射学、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等方法对其成骨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在以bBMP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实验组b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其成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P&;lt;0.01);在以rhBMP-2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实验组r同样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其成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r、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P&;lt;0.01)。结论:以FS为载体复合BMP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7.
李刚  李爽  杨静  王军  郭晖  雷伟  廖嫚  李巍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11):1014-1019
目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是通过基因工程人工合成的人生长激素,保持了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它在一些代谢性疾病、烧伤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rhGH在儿童尿道下裂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对rhGH在儿童尿道下裂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为提高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预后和治疗尿道下裂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将84例尿道下裂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并给予伤口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GH(赛增)0.2 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1次,疗程1周。观察临床疗效、排尿症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含量、CD4+和CD8+、IgM、IgG和IgA含量,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结果:①试验组临床治愈34例,显效8例,治愈率为81.0%。对照组临床治愈28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6.7%,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对照组外周血CRP含量和WBC数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试验组外周血CRP含量和WBC数较术前无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③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④试验组术后IgM、IgG和Ig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⑤试验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4+/CD8+比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而CD8+较治疗前相比含量下降,上述指标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hGH在儿童尿道下裂术后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其促进蛋白质合成,纠正负氮平衡,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完整高效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打造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方法 2000至2010年间,本教研室将"电影创作理论"融入到教学能力培养的整体过程,建立了"采、编、导、演、评"立体融合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对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评估。结果该体系经过10年的应用,培养了32名校级精品课教师,25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称号,先后5次获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在2010年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结论该培养体系显著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了本科教学质量,为整体提高教研室教师的临床授课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由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结合教师职称、学历、专业、所属科室及是否精品课程教师等项目,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专业科室、不同职称、精品课程教师与非精品课程教师之间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专业类型、不同学历教师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对《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总体评价较高,但个别科室以及中级职称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同时应广泛开展精品课程评比,适当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