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4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判定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院近3年来以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可溶性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 21-1)4种标记物单项和联合对72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西宁市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该市COP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宁市抽样≥4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COPD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有效调查人数4 704人,男性占51.28%,女性占48.72%,年龄以40~59岁为主,占62.12%,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59.44%,有吸烟史者占47.70%,有COPD家庭史者占24.11%。符合COPD诊断标准者426例,患病率为9.1%。单因素分析显示:按性别等9个指标/因素分别进行分层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1.782)、COPD家族史(OR=1.649)、职业危害因素暴露史(OR=3.624)及呼吸系统疾病史(OR=2.278)为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宁市COPD患病率较高,COPD发病高主要与吸烟、COPD家族史、职业危害因素暴露史和呼吸系统疾病史的综合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马明铭  李芳  杨慧  阿选德 《陕西中医》2019,(10):1361-1363
目的:探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支气管扩张患者FEV1、FVC及PEF水平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扩张随机数法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项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FVC和PEF)、炎症指标(CRP、WBC和NEU%)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这三项指标较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炎症相关指标也较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除NEU%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另外两项指标与同一时期对照组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支气管扩张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阿选德  关英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21-1122,1143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与噻托溴胺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应用克拉霉素与噻托溴胺配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拉霉素与噻托溴胺配伍治疗COPD患者,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变化,以及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5例为急性观察组,同期门诊65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稳定对照组,另选取45例该院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FeNO、肺功能及外周血IL-8、TNF-α、VEGF水平,并且分析急性观察组FeNO与外周血IL-8、TNF-α、VE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①急性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低于稳定对照组(P?<0.05),而稳定对照组FEV1和FEV1/FV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急性观察组FeNO及外周血IL-8、TNF-α、VEGF水平高于稳定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稳定对照组外周血IL-8、TNF-α、VE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③急性观察组外周血IL-8(r?=0.535,P?= 0.000)、TNF-α(r?=0.313,P?=0.006)及VEGF(r?=0.226,P?=0.049)与FeNO呈正相关。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FeNO及外周血IL-8、TNF-α、VEGF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和COPD稳定期患者,并且这些指标呈正相关,可能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发布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对32例COPD合并发布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COPD无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肺部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为主,占88%.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及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易导致真菌感染(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是降低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英  郭丽云  王千千  阿选德 《广西医学》2021,43(22):2660-2664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50(miRNA-150)表达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72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EGFR-TKI吉非替尼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所有NSCLC患者的疗效,依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46)和无效组(n=12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的EGFR-TKI疗效,以及不同治疗前血清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SCLC患者行EGFR-TKI治疗后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清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无效组,无效组患者血清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无吸烟史、治疗前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1.76的NSCLC患者EGFR-TKI疗效分别优于有吸烟史、治疗前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1.76者(均P<0.05).治疗前血清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1.76者的2年生存率高于治疗前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1.76者(均P<0.05).组织学类型、治疗前miRNA-150相对表达水平是NSCLC患者行EGFR-TKI治疗后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治疗前血清miRNA-150表达水平低与晚期NSCLC患者行EGFR-TKI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较好密切相关,监测血清miRNA-150水平或有助于评估NSCLC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西宁地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97例,男性7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5+5.0)岁;BiPAP呼吸机治疗组(治疗组)100例,男性8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6+7.2)岁。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率、血压和患者的转归。结果:治疗后2小时、24小时及结束后,两组血气分析Pa02、PaC0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呼吸、心率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有效治疗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可有效改善通气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上机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并确诊为IF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IFD组(n=27),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谱特点;选择同期就诊并怀疑IFD但经相关检查排除的30例患者作为非IF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FD危险因素。结果 27例确诊患者受累器官依次是肺16例(59.3%)、脑膜10例(37.0%)及血液3例(11.1%),其中2例患者发生多部位混合感染,常见为肺或脑膜真菌感染播散至血液。感染菌种多见的分别是新生隐球菌14例(51.9%)、曲霉菌7例(25.9%)、毛霉菌3例(11.1%),白色念珠菌2例(7.4%),混合感染1例(为肺曲霉菌合并毛霉菌感染)。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4项:基础疾病(OR=0.774,P=0.000)、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OR=0.965,P=0.001)、有侵入性操作史(OR=7.352,P=0.005)和应用抗生素(OR=1.854,P=0.04)。结论侵袭性真菌病前3位病原体分别为隐球菌、曲霉菌及毛霉菌,肺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有侵入性操作史和应用抗生素是IF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