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上皮性卵巢癌、23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ZEB2和TGF-β1的表达,分析二者在卵巢上皮癌中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ZEB2和TGF-β1在上述三种组织中均定位于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21.7%、13.3%和71.2%、30.4%、20.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21.34、18.087,p均<0.05);ZEB2和TGF-β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s=0.552,P<0.05),且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ZEB2和TGF-β1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ZEB2阳性表达是预后危险因素(OR=2.653,P<0.05).结论ZEB2和TGF-β1可能促进上皮性卵巢癌进展,ZEB2可能作为评估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赵亚兵  张娟  闫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752-175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98例,按照产妇意愿及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49例。对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和两组产妇麻醉前后的脐动脉及脐静脉的pH值等相关血气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新生儿颅内血肿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身麻醉组产妇麻醉后脐动脉及脐静脉的pH值等相关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与常规局部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方面优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在发生新生儿颅内血肿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实施剖宫产时采用全身麻醉可缩短产妇的手术治疗时间,改善相关血气指标,同时减少新生儿颅内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范耀春  李澄  闫真  闫绍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527-5528,5531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1991~2010年期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1991~2010年期间流脑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1~2010年,内蒙古共报告流脑病例1085例,年均发病率为0.2339/10万;死亡106例,年均死亡率为0.0229/10万,年均病死率为9.68%;全自治区12盟市均有流脑病例报告.0~岁组发病数最多.全区流脑发病主要集中于上半年,3、4月份发病最多.散居儿童发病数最多为315例,占总数29.03%.结论 该区流脑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流脑预防策略有效.流脑监测工作水平提高.今后要加强对该区儿童、农民、工人和东部区人群流脑预防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199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内蒙古1991-2010年期间乙脑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1-2010年内蒙古共报告乙脑病例26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59/10万;死亡34例,年平均死亡率0.008/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12.98%。全区12个盟(市)有10个盟(市)报告了乙脑病例。其中,通辽市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86例,占病例总数的70.99%;7-12月共报告257例,占总病例数的98.09%。整体上乙脑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人群,农民发病数最多为106例,占40.46%。结论乙脑防控策略效果良好,建议考虑为成年人接种乙脑疫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BAC评分、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BAC评分(186. 43±32. 22分vs. 186. 63±34. 14分)及月经量(176. 53±16. 25 ml vs. 176. 79±18. 15 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BAC评分(89. 64±15. 12分vs. 72. 82±17. 17分)、月经量(84. 65±14. 32 ml vs. 65. 19±15. 54 ml)均明显下降(P 0. 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4. 82±0. 63 mm vs. 4. 85±0. 57 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3. 12±0. 36 mm vs. 2. 06±0. 29 mm)均明显下降(P 0. 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 1%vs. 82. 2%)(P 0. 05),复发率(4. 8%vs. 18. 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 05)。结论临床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了2017年9月—2019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产妇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臀部肌注,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在术中宫体肌注,给药后实时观察子宫的收缩情况再次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总使用剂量应2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给予3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产妇产后2、12、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凝血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宫血宁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止血时间,调节凝血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来潮第1天肌肉注射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3.75 mg/次,1次/4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颗粒,1.6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囊肿直径。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A199、TSGF、EPO、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囊肿直径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囊肿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疼痛,调节血清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应用多重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MLL基因相关的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检测了221例MDS患者10种MLL基因相关融合基因(dupMLL、MLL-ELL、MLL-ENL、MLL-AF6、MLL-AF9、MLL-AF10、MLL-AF17、MLL-CBP、MLL-AF1P、MLL-AF1Q).结果表明:在221例MDS患者中检测出以上融合基因者20例(9.05%),以上10种基因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依次为7(3.16%)、2(0.9%)、1(0.45%)、1(0.45%)、2(0.9%)、2(0.9%)、1(0.45%)、2(0.9%)、1(0.45%)、1(10.45%).结论:多重巢式RT-PCR技术能同时检测MDS患者中的10种融合基因,可作为MDS诊断及疗效判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微小残留痛(MRD)及预后提供相关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