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7例,西药组采用阿莫西林、熊去氧胆酸和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慢性炎症超声影像学疗效、结石消融超声影像学疗效及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腹胀评分,观察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慢性炎症超声影像学、结石消融超声影像学疗效及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均<0.05)。治疗后2组腹胀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联合组腹胀评分下降程度优于西医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316例,其中并发T2DM患者218例,未并发T2DM患者9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T2DM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并发T2DM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非T2DM组(59.6%对42.9%,P<0.05),体质指数(BMI)为(27.2±2.9)kg/m2,显著高于非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9.2±2.1)%,显著高于非T2DM组,血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0.9±0.2)mmol/L,显著低于非T2DM组,甘油三酯(TG)水平为(1.9±0.5)mmol/L,显著高于非T2DM组,SUA水平为(335.8±72.6)μmol/L,显著高于非T2DM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58.4±40.6)ml/min/1.73m2,显著高于非T2DM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为(5.1±2.6)mIU/L,显著高于非T2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1.9±1.1),显著高于非T2DM组;将性别、BMI、HbA1c、HDL、TG、SUA、eGFR、FINS和HOMA-IR作为自变量,将NAFLD患者是否并发T2DM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HbA1c、SUA、FINS和HOMA-IR是NAFLD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BMI、HDL、TG和eGFR并不是影响NAFLD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不同SUA水平将其从低到高分为SUA-1、SUA-2和SUA-3组,结果在21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组人群糖尿病占比分别为21.5%、32.1%和46.3%,差异显著(P<0.05),在88例女性NAFLD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占比分别为10.2%、28.4%和61.4%,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30例男性人群,其占比分别为29.2%、34.6%和36.2%,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一些并发T2DM的危险因素,SUA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早期识别和防止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对降低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极大的帮助,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中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对该院行抗病毒治疗的9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检测,对比治疗前后 T 细胞亚群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 DNA 低拷贝组(病毒载量:105~106 U·mL -1)CD4+百分率、CD8+百分率、CD4+/CD8+比值与 DNA 高拷贝组(病毒载量≥107 U·mL -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周后的 CD4+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周后 HBV-DNA 转阴患者的 CD4+/CD8+比值显著高于 HBV-DNA 未转阴患者,HBeAg 转阴患者的 CD4+/CD8+比值显著高于 HBeAg 未转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抗病毒治疗有应答的慢性乙肝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明显。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进行,T 细胞亚群失衡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叶下珠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15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叶下珠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5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透明质酸(HA)、IV胶原蛋白(IV-C)和Ⅲ型前胶原肽(PCⅢ)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BV-DNA和乙肝e抗原(HBe 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