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提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88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效果。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症状、眼底所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及病史,并排除其他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易混淆的疾病,治疗方法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激素药物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及激素药物治疗。结果2例X线检查有陈旧性肺结核表现,所有病例均为青壮年患者,男性患者占95.6%,双眼发病者占91.3%。治疗后视力≥1.0者6眼,视力0.5~0.9者33眼,视力0.1~0.4者26眼,视力0.1以下者23眼。有严重并发症患者视力恢复常欠佳。结论FFA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防止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再发及减少严重并发症出现及保持有用视力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 经颞侧透明度膜隧道切口,用高负压快流量低功率脉冲原位粉碎晶体核作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668只眼。结果 术后3、7、30天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的分别有432只眼(64.67%)、468只眼(70.06%)和503只眼(75.30%)。结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及折叠工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早期恢复,手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振优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09-1609
目的 研究氟康唑及碘酊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3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应用氟康唑、角膜局部清创及碘酊烧灼,观察综合用药的疗效。结果 29例在8—45d内愈合,6例好转,3例未愈。结论 应用氟康唑及碘酊烧灼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及厚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96例(96眼)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252例(2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老年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8周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术后1周、4周、8周糖尿病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老年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老年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8周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泪膜稳定性、基础泪液分泌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这些眼部体征更加显著,术中及术后加强保护角膜内皮及眼表面组织,控制术后组织反应是减少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由Kelman于 196 7年首次报道以来 ,因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术后散光小等优点 ,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但超声乳化术精细、复杂 ,它需要双手、双脚、双眼和大脑的密切配合。对于初学者经验不足 ,技术不娴熟 ,晶状体核过硬或机器发生故障时 ,可产生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 ,导致术后视功能恢复差。现将我院临床资料较完整的 6 19例 6 6 8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 3月以上的视力情况 ,其中共有 34眼 (5 0 9% )视力低于 0 3,就其发生的原因与防治的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本组手术 6 19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对人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初步探讨Cyclin D1蛋白在高糖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创伤愈合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 模拟糖尿病角膜病变的高糖微环境,人角膜上皮细胞经复苏、培养传代后,分别设置等体积蒸馏水的DMEM完全培养基的正常对照组和含25mmol/L葡萄糖的DMEM完全培养基高糖处理组的两组细胞,细胞长满后进行划伤刺激,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组细胞生长状况及其变化,于不同时间点(0、12、24、48和72h)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分析高糖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Cyclin D1 mRNA水平相对表达情况。

结果: 体外高糖处理条件下,人角膜上皮细胞划伤后修复速度减慢,漂浮细胞增多,细胞重新贴壁少,细胞间距增加,随着高糖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状态变差,生长速度慢; 正常组细胞损伤修复较快, 细胞密度增大,且形态规则,细胞膜光滑。Western blot 检测划伤刺激上调Cyclin D1的表达,但随着时间延长上调作用呈逐渐减弱,两组Cyclin D1最高表达量均出现在12h。高糖处理组Cyclin D1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高糖处理后,Cyclin D1 mRNA表达呈上调趋势,但随着高糖处理时间延长,上调作用减弱,且在48h处mRNA水平恢复至与对照组同一水平。

结论: 在角膜上皮细胞创伤愈合过程中,高糖呈负性调节,抑制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且与角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及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7.
乙胺丁醇是较有效的抗结核病药物,其主要毒性是发生中毒性视神经病变。本文对1例小剂量、长时间和1例大剂量、短时间服用乙胺丁醇引起视力严重损害,色觉异常,视乳头改变,视野出现中心暗点和向心性缩小表现的病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使其视力,色觉,眼底及视野基本上恢复正常。并对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中毒剂量,治疗措施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自90年代以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因其具有切口小,对组织损伤轻,伤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迅速而且稳定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并已取代大部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现将我院自1998年以来为95例(99眼)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5例(99眼),男52例(54眼),女43例(45眼),年龄25~87岁,术前视力均在0.3以下。糖尿病史最长20年,最短2个月。术前血糖>6.4~8.5mmol/L者56例(59眼),血糖8.6~10.5mmol/L者19例(20眼),血糖10.6~17.3mmol/L者17例(18眼),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对术后不同阶段泪膜的影响。
  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患者60例68眼,按是否合并可调节缝线治疗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为小梁切除组,观察组为小梁切除联合可调节缝线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7、30、90d行泪膜破裂时间( tear break-up tile, BUT)、泪液分泌试验( Schirler l test,Slt)、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nt,FL)检查,同时观察术前和术后1、30d时的体征和症状。
  结果:观察组术后7d内Slt值及术后3d时FL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起两组患者间Slt值及FL值无明显差异;术后1 d观察组的异物感、结膜充血及畏光感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起两组患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小梁切除术中使用可调节缝线在短时间内会对术眼眼表泪膜产生不利影响,但拆除缝线后不利影响将很快消除。  相似文献   
10.
李雷  郑振优  陈梨萍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256-2258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白内障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3/10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随机分为超声乳化手术组(A组)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组(B组)。观察两组在手术前后不同阶段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术后角膜水肿情况。结果:(1)术后7d时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数值随时间略有增长,但至术后3mo时仍低于相应术前水平(P<0.05);术后7d;1,3mo时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A组明显高于B组(P<0.05);(2)两组术后7d;1,3mo的六角形细胞比例均值较各组术前低,组间存在差异(P<0.05);(3)术后角膜水肿情况A组较B组轻(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相对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对于角膜内皮的损伤要轻,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