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归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P对照组,衰老模型组,ASP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qd×42d;ASP衰老模型组注射D-半乳糖的剂量与时间同衰老模型组,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 (100 mg/kg) qd×28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42d;ASP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14d,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同ASP衰老模型组)。药物注射完成后第2天,取脾脏测定脾指数,石蜡切片观察脾脏显微形态学;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脾细胞百分率,CCK8测定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周期与活性氧簇(ROS)含量; ELISA检测脾细胞分泌TNF-α、GM-CSF能力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ting 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21、RB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及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降低;脾细胞的SA-β-Gal阳性率,G1期与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衰老模型组比较,ASP使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与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提高;脾细胞SA-β-Gal阳性率,G1期及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论 D-半乳糖复制的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损伤明显,当归多糖对其致衰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金莲花软胶囊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纳入从2015年6月-2015年9月符合标准的患者144例,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8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给予金莲花软胶囊(2粒/次,3次/d)+冬凌草胶囊模拟剂治疗(3粒/次,3次/d);对照组给予冬凌草胶囊(3粒/次,3次/d)+金莲花软胶囊模拟剂治疗(2粒/次,3次/d),疗程5 d。主要疗效指标为疾病综合疗效,次要疗效指标为单项症状疗效、咽痛消失时间,安全性观察指标为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疾病综合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中咽痛/吞咽痛、咽黏膜/悬雍垂红肿、咽干灼热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位咽痛消失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莲花软胶囊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心灵丸治疗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对纳入的2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心灵丸,安慰剂组给予心灵丸模拟剂,1次2丸,每日3次,连服4周。通过观察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发现心灵丸治疗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能显著增加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总运动时间,FAS分析显示试验组治疗前后总运动时间的差值为(72.11±139.32)s,安慰剂组(31.25±108.32)s;显著升高心绞痛症状评分总有效率,FAS分析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78.95%,安慰剂组42.61%;减少硝酸甘油用量,FAS分析显示试验组减量(2.45±2.41)片/周,安慰剂组减量(0.50±2.24)片/周;明显降低中医症状记分,FAS分析显示试验组降低(4.68±3.49),安慰剂组(3.19±3.31);降低每周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等。PPS分析结果与FAS结果相似。与安慰剂相比,心灵丸治疗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疗效显著。此外,试验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介入针刺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鼠神经因子介入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方案组),每组各30例。于治疗28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28d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63.33%,愈显率90.00%;而对照组痊愈率40.00%,愈显率66.67%。两组间痊愈率和愈显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量表分级情况中,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治疗结束后分级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贝尔面瘫急性期常规针刺治疗方案中迅速、短期介入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提高疗效,有效缩短疗程,改善预后,减低费用负担,值得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PLAU)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s病(AD)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209例很可能AD患者(AD组,汉族98例,维族111例)及220名正常对照者(NC组,汉族103人,维族117人)的ApoE基因及PLAU基因第6号外显子r2227564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AD组中,维族、汉族ApoE ε3/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C组;其与PLAU基因C/T基因型组合的频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具有ApoE ε3/3基因型的维族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D相关;PLAU C/T基因型可能增加具有ApoE ε3/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者AD的发病风险;PLAU T/T基因型可能增加具有ApoE ε3/3基因型、ε3等位基因的维族A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索、评价、整合中期引产患者焦虑、抑郁、悲伤预防和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制定有效护理干预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6S”模型的循证护理方法检索相关文献,时间从建库到2022年2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和证据推荐等级(2014版),对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及证据推荐等级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随机对照试验2篇、质性研究2篇、队列研究1篇、个案1篇、综述1篇。最终总结13条最佳证据,内容包括引产前、引产时、引产后、随访4个方面。结论 缓解中期引产患者焦虑、抑郁、悲伤情绪的护理,应遵循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预防和干预措施,证据转化时应与文化差异、临床条件、产妇意愿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拓展优质护理的开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一飞  方婕  胡玉皎  邹婷  沈建通 《华西医学》2011,(11):1627-1632
目的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作者共现分析的方式,研究国内外循证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学科分支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分别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并提取关键词词频、作者发文数和核心研究单位,对核心关键词和核心发文作者建立共现矩阵,使用Ucinet绘制可视化网络图。结果成功得到核心关键词和核心作者可视化网络。中文可视化网络包括循证医学、治疗和护理3个方面,英文可视化网络包括evidence-based medicine、therapy和treatment outcome 3个方面。而在作者合作可视化网络中,国内作者合作关系较为松散,合作团体较小,国外作者合作关系较为紧密,合作团体较大。国内核心研究机构分布于循证研究重点高校,国外则以发达国家为主。结论国内循证心血管研究领域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较国外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重点研究,调整研究规划。  相似文献   
8.
9.
生物制药方向细胞工程课程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国内外生物制药方向细胞工程课程的教学情况,根据国内生物制药业发展对细胞工程专业知识的要求和现阶段生物制药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细胞工程研究和应用的内在特点,对生物制药方向的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提出建议,为生物制药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蒿素是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从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得到的、含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抗疟药物。笔者综述了近年来青蒿素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进展,从青蒿素的前体如青蒿乙素和青蒿酸到青蒿素的合成,讨论了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从参与青蒿素合成的关键酶组成和功能,探讨了合成路线的主要构成,并介绍了青蒿素合成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手段,为青蒿素的生物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