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系卫矛科(Celastraceae)雷公藤属植物。前曾报道从福建泰宁县产雷公藤根皮中分得四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中Ⅰ~Ⅲ经鉴定与文献报道的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内酯醇(Triptolide)和二醇(Tripdiolide)一致。化合物Ⅳ为一种新二萜内酯,本文将简要报道其分离和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从雷公藤茎和叶中分离出三种二萜内酯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醇(Ⅰ),雷公藤内酯二醇(Ⅱ)和雷醇内酯(Ⅲ)。Ⅰ和Ⅱ是高活性的抗白血病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化学成份的研究——I、抗癌成份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根皮中分离出三个已知二萜内酯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 (Ⅰ)、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Ⅱ)和雷公藤内酯二醇(Tripdiolide)(Ⅲ),其中(Ⅱ)、(Ⅲ)为抗癌有效成份。另外还分到一个新二萜内酯成份,命名为雷酚酮内酯(Triptonolide)。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二萜成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ii Hook.f.)民间用于治疗肿瘤和免疫性疾病。1972年Kupchan氏从中分离出3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Ⅰ)、(Ⅱ)、(Ⅲ),它们都呈现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但由于毒性大,限制了临床使用。为了寻找低毒有  相似文献   
5.
木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木棉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地阳坡及村边、路旁。民间用来清热利湿,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散结止痛。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均未见报道。我所肿瘤研究室用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a根的初提物进行肿瘤药理实验的筛选,发现醋酸  相似文献   
6.
邓福孝等于1982年从福建产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u Hook.f.)根皮中分离出雷酚内酯,通过IR,UV,MS和NMR等研究得出其分子式为C_(20)H_(24)O_3,结构式为l式。其后于东防等于1990年报道了从湖北产的雷公藤中分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的薄层层析检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薄层层析法检查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中的二萜内酯类、生物碱类和三萜类等化学成分。实验用方法简单,快速,结果较好。检查结果可作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的生药鉴定,以及判断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ardine Hook.f.)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以乙醇渗渡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确定3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木脂素类化合物:Ⅰ:5ˊ-甲氧基- (一)-松脂素(medioresinol);Ⅱ: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②降倍半萜内酯:Ⅲ:雷藤素(wilforonide)。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雷公藤中获得。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皮中分离到两种新二萜,命名为雷酚萜(triptonot-erpene)、雷酚萜甲醚(triptonoterpene methyl ether)及一种新二萜内酯,命名为雷醇内酯(triptolidenol)。根据 UV、IR、HNMR、MS 等光谱数据、衍生物制备及化学转化,推测化学结构分别为Ⅰ、Ⅱ和Ⅲ。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药制剂组方复杂、成分繁多、干扰因素多,因此,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不同于化学药物制剂,难度颇大。尽管如此,近年来经过药学工作者的不断创新探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拟就近年来药代动力学在阐述中药制剂组方原理、指导中药剂型改革及合理用药、揭示中药制剂量效关系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1阐述组方原理,为研究古方、筛选新方提供科学依据应用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阐述中药制剂组方原理,对研究古方、尤其是筛选新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陆光伟等比较了四物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3个典型补虚复方[1]。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