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在面部整形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实施鼻部整形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M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和丙泊酚组(PR组,单纯丙泊酚麻醉)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按相应方案完成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丙泊酚使用后1 min(T1)、丙泊酚使用后3 min(T2)、苏醒睁眼时(T3)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Nacortrend指数(NT值)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中丙泊酚用量、静脉麻醉时间、局部麻醉注射时间,以及麻醉中体动和呼吸情况(呼吸频率、呼吸道梗阻、SpO2低于90%和麻醉中辅助呼吸情况)。结果:麻醉后各时点,RM组患者的SpO2及NT值,PR组患者的SBP、HR、SpO2及NT值均较T0时明显降低(P<0.05),但RM组患者T1、T2时点的SBP、HR及SpO2均高于PR患者(P<0.05),变化幅度较小。RM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PR组,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R组,呼吸道梗阻及SpO2低于90%的患者比例均低于PR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呼吸频率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但RM组患者呼吸频率明显高于PR组(P<0.05)。结论:面部整形麻醉中实施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能显著降低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抑制,减少丙泊酚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时瑞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双盲分成3组(每组100例):瑞芬太尼1组(R1组,瑞芬太尼0.25 μg/kg)、瑞芬太尼2组(R2组,瑞芬太尼0.5 μg/kg)、瑞芬太尼3组(R3组,瑞芬太尼1.μg/kg).记录各组麻醉前(T0)、置入胃镜时(T1)、退出胃镜时(T2)的BIS值、MAP、HR、SpO2,并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中辅助呼吸和术中体动例数、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离院时间、离院时眩晕等.结果 3组患者To、T1、T2时BIS值、MAP、HR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3组比较,R1组、R2组在T1时点SPO2[(96.9±2.1)%、(96.2±2.9)%比(92.1±5.5)%]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点R1组与R2组比较以及T2时点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R1组[(110±12) mg]、R2组[(65±8)mg]明显多于R3组[(48±6)mg],R1组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多于R2组,同时术中辅助呼吸R1组(6%)、R2组(9%)较R3组(21%)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2组、R3组比较,R1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延长,术中体动及离院时眩晕发生较多(P<0.05),但R2组、R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0.5 μg/kg瑞芬太尼辅助适量丙泊白酚是胃镜检查中较适合的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腰丛神经阻滞和丙泊酚 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用于70岁以上患者全髋骨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70岁的择期全髋骨置换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依次分为A组(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28例,B组(丙泊酚 瑞芬太尼全身麻醉)30例。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和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术后24 h麻醉随访调查麻醉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各记录时间点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血压或心率均较诱导前明显波动(P<0.05)。B组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药物使用例数显著多于A组患者(P<0.01)。A组患者中,20例术后直接回病房,8例在麻醉恢复室观察0.5~1 h;B组12例术后控制呼吸直接回重症医学科病房, 7例拔除气管导管,回重症医学科病房;11例在麻醉恢复室观察1~2 h。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情况显著增加(P<0.05),同时麻醉满意度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适度剂量的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是高龄患者全髋骨置换术时一种合宜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4.
现今剖宫产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为椎管内麻醉,但当产妇并存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时,为了避免椎管内麻醉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常采用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剖宫产手术。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应用于剖宫产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前已被告知苏醒期不适感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反应,探讨当预先告知患者苏醒期可能出现某些不适感时,能否有效地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麻醉医师的操作。方法:选择首次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3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无告知组和告知组,再根据苏醒期患者是否疼痛细分为无告知无疼痛组(InPn组,n=113)、无告知有疼痛组(InPy组,n=37)、有告知无疼痛组(IyPn组,n=121)、有告知有疼痛组(IyPy组,n=29)。告知组患者在麻醉前均被告知在麻醉苏醒期可能会出现某些不适感,嘱其在苏醒期尽量配合麻醉医师的操作,无告知患者在麻醉之前不做任何告知而直接麻醉,并记录各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反应。结果:无论是否告知,伤口无疼痛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配合程度明显优于疼痛患者,且无疼痛的两组各观察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时IyPy组患者除了在吸痰张口配合程度上明显优于InPy组外,其他各指标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苏醒期患者的配合程度与苏醒期患者是否疼痛密切相关,预先告知可能只在吸痰张口配合上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使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肺损伤模型探讨ZKSCAN3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验证ZKSCAN3 siRNA效能后,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LPS组、无意义siRNA组和ZKSCAN3 siRNA组。对照组及LPS组小鼠经尾静脉给予PBS 1 mL;无意义siRNA组小鼠经尾静脉给予相应剂量包含无意义siRNA的PBS;而ZKSCAN3 siRNA组小鼠给予相应剂量包含ZKSCAN3 siRNA(50μg)的无RNA酶的PBS。24 h后LPS组、无意义siRNA组、ZKSCAN3 siRNA组小鼠经气管插管滴入LPS溶液(5 mg/kg)制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对照组经气管插管给予相应剂量的PBS(20μL)。建模给药24 h后取材检测。结果:与LPS组比较,沉默ZKSCAN3基因表达进一步导致SOD活性和Bcl-2水平降低;而MDA、Bax及caspase-3增高;与此相应的是BAL中蛋白质和细胞的含量、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及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沉默ZKSCAN3基因表达加重了LPS导致的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颅内注射局麻药罗哌卡因对大鼠骨癌痛阈的影响,探讨骨癌痛的机制. 方法 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后,立体定位引导下在大鼠脑干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RVM)置管,通过von Frey filaments, Pin Prick test, Ambulatory pain三种方法检测骨癌痛大鼠在RVM内给予罗哌卡因后痛阈的改变. 结果 构建骨癌痛模型后,大鼠痛阈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 颅内微注射0.5%罗哌卡因后,骨癌痛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机械性痛觉过敏,移动触诱发痛3种不同性质的疼痛痛阈均显著升高,痛觉行为显著改善. 结论 RVM区内注射局麻药罗哌卡因可以起到显著的镇痛效果,提示脑干RVM区在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首次妊娠无痛人工流产术门诊患者1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50例。Ⅰ组: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组;Ⅱ组:芬太尼 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组;Ⅲ组:瑞芬太尼 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组。观察各组围术期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的变化。记录丙泊酚的用量、患者苏醒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Ⅱ组和Ⅲ组均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Ⅲ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Ⅰ组(P<0.05),患者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 丙泊酚 利多卡因 阿托品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苏醒时间短、离开手术室早的优点,同时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肖兴鹏  田学愎  曹菲  陈益  高峰  田玉科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0):1012-1015,I0001
目的:研究指出蛋白激酶Cγ(PKCγ)在脊髓水平上参与了伤害性信号的传递,文中拟构建大鼠PKCγ基因的小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载体,并在细胞水平鉴定其干扰效率。方法:根据PKCγ-mRNA序列,选择3条19nt的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包含正、反义靶序列的互补DNA链,退火后插入到pLVTHM载体的H1启动子后获得重组质粒,同时构建一个非特异性对照质粒。将所构建的质粒与pMDLg-pRRE、pR sv-REV、p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后,分别感染C6细胞,经免疫印迹技术(W estern b lot)检测PKC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以评价慢病毒载体的抑制效率。结果: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3个大鼠PKCγ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感染C6细胞后pLV-PKC2和pLV-PKC3可明显降低PKCγ蛋白的表达,其中以pLV-PKC2(靶向位点:+1913+1931)的慢病毒抑制效率最高。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PKCγ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且慢病毒载体pLV-PKC2能特异、高效地抑制PKC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μ受体激动剂,其易被血浆和组织中酯酶代谢而具有起效快、清除和分解迅速、半衰期短、苏醒不受剂量影响等特点。临床使用时具有剂量容易控制、安全、可靠、无组胺释放等优点,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本文将对瑞芬太尼的药理特性和在短小手术及操作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瑞芬太尼的药理特性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主要在于其能兴奋μ1受体,而与к、δ结合力弱。其效价强度比阿芬太尼大5~10倍,它的Keo(药物从效应室转至中央室的速度常数)较大,为1.14,T1/2Keo(血浆与效应室间平衡半衰期)为0.78,即其血浆与效应室药物浓度达到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