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女,3岁,躯干、臀部、四肢沸水烫伤(后称烧伤)后约2 h入院.入院诊断:烧伤总面积35%,其中浅Ⅱ度5%、深Ⅱ度25%、Ⅲ度5% TBSA.入院后常规进行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每1~2天行创面换药1次.联合使用抗生素:头孢甲肟1.0 g/d,硫酸依替米星50 mg/d,连用5d.后单独使用头孢甲肟1.0 g/d,连用5d.因患儿家长拒绝手术治疗,创面仅予以换药处理.伤后1、7、14 d,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镜检未见血尿;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Hb 109 g/L.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六价铬化物热液烫伤后,SD大鼠肝肾功能的急性损害程度、具体变化,并与普通热液烫伤进行对比,了解其特殊性,为烧伤外科临床治疗六价铬化物热液烫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建立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分别是六价铬化物热液烫伤组(以下称铬化物热液烫伤组)、普通热液烫伤组及假烫对照组。动物模型制备成功后,分别于伤后2h、8h、24h、48h采集血液样本,收集血清,及时测定肝肾功能主要指标。判断其在不同时相的变化规律,对比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烫伤后,不同时相点各项肝肾功能主要指标均异常于假烫组;普通热液烫伤组、铬化物热液烫伤组SD大鼠血清白蛋白均低于假烫组,但2组之间在各时相点并无明显差异(P0.05),烫伤后8h开始,铬化物热液烫伤组SD大鼠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普通热液烫伤组(P0.01);铬化物热液烫伤组伤后2h开始,血尿素氮即明显高于普通热液烫伤组(P0.05),伤后24h、48h血肌酐明显高于普通热液烫伤组(P0.01)。伤后24h、48h铬化物热液烫伤组血尿酸明显高于普通热液烫伤组(P0.01)。结论六价铬化物热液烫伤与普通热液烫伤的SD大鼠血清所反映的肝肾功能的主要指标总体提示其肝肾功能损伤明显异常于假烫伤SD大鼠,但六价铬化物热液烫伤要比普通热液烫伤造成的急性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这为在烧伤外科临床治疗六价铬化物热液烫伤提供了参考和需要关注的治疗重点。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由肾脏产生的糖蛋白类激素,能刺激红系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1].EPO的生成与缺氧、贫血、应激时相关激素分泌的变化等冈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大鼠烧伤后EPO水平随烧伤程度的不同而异[2].为探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EPO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隐静脉曲张行单纯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自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共诊治过8例,通过仔细分析病情及采取得当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参与了机体广泛的生理、病理作用过程。烧伤后,PAF参与的许多生物作用已得到一定的证实,它在炎症和重要脏器损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仍有较多尚不明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存在。本文就其在烧伤后的变化与作用以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21例高温铬化物烧伤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铬化物除引起皮肤烧伤外,还可通过破损皮肤吸收而引起较严重中毒,当高温铬化物烧伤面积大于2%时,就有中毒死亡的可能性[1].因其在化工、电镀、印染等工业用途广泛,近10多年来,全国累计报告的高温铬化物烧伤病例虽然较少,但仍有数例发生中毒死亡.为探讨高温铬化物烧伤的特点、急救处理、烧伤与中毒的关系,对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烧伤科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1例高温铬化物烧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烧伤治疗后期突发心源性猝死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65岁.2011-03-23T07因煤气火焰烧伤全身多处于伤后1h入我科治疗.入院诊断:煤气火焰烧伤25% TBSA,Ⅱ度,头面颈、四肢.有高血压病病史20 a余,血压控制不稳定,入院急查心电图结果大致正常,测BP 140/85 mm Hg,入院即行抗炎、补液治疗,监测血压q4 h,创面头面颈部采取暴露治疗,四肢创面采取包扎治疗.第21天创面基本愈合,残余约1%散在创面.告知患者可考虑出院于门诊治疗.患者听后心情较激动,中午进食米饭约300 g,肉汤约150 ml.饭后一刻钟左右患者突然晕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烧伤后腹泻的产生原因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烧伤后出现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死于脓毒血症外,其余病例均在治疗后2~7 d内腹泻消失,饮食和大便正常。结论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液体延迟复苏、胃肠道缺血缺氧、抗菌素的过量使用、肠道感染等是小儿烧伤后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烧伤合并腹部外伤患者的诊治较单纯腹部外伤或烧伤要复杂,特别是在早期诊治时有其特殊性,本院1989年1月~2009年1月共诊治烧伤合并腹部外伤患者16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 方法:选取临床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所致残余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和无菌石蜡油纱布换药。观测记录各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例数、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各组治疗前和治疗7 d时创面细菌培养情况、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创面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治疗7 d后,治疗组致病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将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应用于可以非手术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及促进创面修复作用,能有效缩短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 关键词:纳米银敷料;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烧伤;残余创面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