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2013年12月-2020年12月行ESD治疗的179例病变长径大于3 cm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变长径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3 cm≤d <5 cm组、5 cm≤d <7 cm组和d≥7 cm组。分析3组患者手术安全性(迟发穿孔率、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率和狭窄率)及有效性(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迟发性穿孔率均为0.00%,3 cm≤d <5 cm组、5 cm≤d <7 cm组和d≥7 cm组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1%、8.33%和13.04%,出血率分别为1.04%、3.33%和8.70%,整块切除率分别为98.96%、95.00%和91.30%,3组患者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率和整块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病变狭窄率分别为9.38%、23.33%和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cm≤d <5 cm组和5 cm≤d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中气道峰压变化对气体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为气体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9年4月该院行POEM治疗的38例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气体相关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组,A组无气体相关并发症,B组轻度气体相关并发症(纵隔气肿或/和皮下气肿),C组中度气体相关并发症(纵隔、皮下气肿合并气腹),D组重度气体相关并发症(合并气胸)。并记录每例患者麻醉插管成功后1 min(T1)、隧道建立10 min(T2)、隧道建立完成(T3)、肌层切开10 min(T4)、肌层切开完成(T5)相应时间点的气道峰压值(Ppeak)。同时以Ppeak在1 min内升高≥30%设定为显著升高。首先对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Ppeak进行比较,同时计算Ppeak发生显著升高对预测气体相关并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发现有无气体相关并发症的两组患者,在既往治疗史、是否为S形食管、隧道入口建立方式、手术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为气体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组患者的Ppeak在T1~T3、T4~T5时间段内均呈上升趋势,T3~T4时间段内均呈下降趋势,并且C组与D组在T2~T3时间段内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组与B组,C、D两组在T3、T4和T5时明显高于A、B两组(P<0.05),T5时B组高于A组,D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Ppeak显著升高预测气体相关并发症的灵敏度78.57%(22/28)、特异度80.00%(8/10)、阳性预测值91.67%(22/24)和阴性预测值57.14%(8/14)。结论术中Ppeak监测在预测气体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通过早期预防及干预可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3.
消化系统水通道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通道蛋白是一组对水有高选择性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在水的分泌吸收,细胞内外水平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消化系统中水通道蛋白的分布、表达、调节因素、生理及病理生理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01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ASP)组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分别对比入院后24 h内3组血清PCT、HMGB1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P患者的PCT、HMGB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AP病情的加重,PCT、HMGB1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 早期检测PCT和HMGB1,可尽早明确AP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9(AQP9)在大鼠消化道不同部位的表达规律及差异性,旨在初步探讨AQP9与消化道各部生理功能的关系.方法 SD大鼠经灌注固定后取食管、前胃、腺胃、近端小肠、远端小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9的分布情况,并利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比较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AQP9主要分布在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结肠柱状上皮、小肠和结肠腺及杯状细胞,腺胃壁细胞.图像及统计学分析表明:消化道不同部位AQP9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强到弱依次为近端小肠、远端小肠、近端结肠、腺胃及远端结肠、食管及前胃.结论 在大鼠消化道,AQP9在近端小肠、远端小肠、近端结肠呈高表达,AQP9分布及表达强度与各部位吸收分泌功能及水电解质转运活跃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上述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尿淀粉酶(UAMY)等。结果:(1)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HR、RR、MAP、WBC、Tbil、AMY、UAMY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ALB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Cr、BUN、FBG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Cr、BUN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G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B、Cr、BUN是影响SAP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秦佳敏  文黎明  王利  王帆荣   《四川医学》2021,42(6):646-649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因“无明显诱因进食梗阻半月”于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无明显胸痛、呕血、消瘦表现,门诊胃镜提示食管距门齿约26 cm处黏膜粗糙,呈灰白色颗粒样改变,距门齿约2731 cm处见一巨大息肉样新生物向食管腔内突出,表面稍粗糙,病变大,难以窥见全貌,似有宽蒂,质地硬,门诊以“食管肿瘤”收入住院。入院查体:患者无明显贫血体征,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静脉浅麻醉在高龄患者胃镜检查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120例高龄病人(年龄(65岁)随机分为A B两组。A组采用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静脉浅麻醉(n=60),患者在胃镜检查治疗前静注咪唑安定(0.025-0.05)mg/kg和异丙酚(1-1.5)mg/kg,B组为常规检查对照组(n=60),仅口服10ml利多卡因胶浆,两组均持续监测MBP、HR、RR、SpO2、EKG的变化。结果A组60例均安静完成检查治疗,并在短时间内苏醒,检查中各指标与检查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3.3%;B组58例完成检查,监测指标与检查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18.33%。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静脉浅麻醉在高龄患者胃镜检查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根据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瑞巴派特片,0.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经过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I)、表皮生长因子(E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痛、呃逆、倦怠乏力、痞满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I、G-17和CG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GI、G-17、CGRP和EGF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功能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3岁,因纳差、腹胀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腹胀、酸馊嗝,于当地县人民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癌,病理示胃窦腺癌(高分化),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平素体健,无胃癌家族史,无慢性胃病史,发病以来无明显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10 kg.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3.29×1012/L,血红蛋白82 g/L,癌胚抗原1.57 ng/ml,CA19-9、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彩色B超示:肝左外叶见8.5 cm×5.5 cm×5.2 cm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周边血管受压变细,左上腹见4.8 cm×2.2 cm低回声团,腹腔动脉前方见多个低回声淋巴结,最大2.0 cm× 1.8 vm.CT示:胃窦部胃壁增厚,腔内凹凸不平,肝胃韧带间见6.1 cm×3.1cm软组织块,髂动脉分叉处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