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8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223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1418篇
内科学   46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6篇
综合类   1892篇
预防医学   1012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940篇
  7篇
中国医学   705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及药理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和辅助治疗,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实验组采取静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实验组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4例恶心呕吐、2例乏力以及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对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促进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通过在“医学功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对医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尝试,将“爱护实验动物,敬畏生命”这一思政要素有机融合于该课程教学。从教学对象、设计、目标、课上及课下实践活动等环节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推进方向。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思路,助力有温度有情怀的卓越创新医学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近5年失神经肌萎缩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失神经肌萎缩领域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5.8.R3软件分别从年发文量、被引频次、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2017年至2021年共检索到516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被引频次逐年增加。美国、加拿大及英国为高影响力国家,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为领先机构,作者孙华林发文量最多,作者Bodine S C和Sandri M为主要影响人物。基于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形态学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物理因子疗法、药物、运动锻炼等防治措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预测以活性氧为靶点,以寻找多靶向蛋白水解系统药物为目标,探究有效的失神经肌萎缩防治措施,可能成为前沿趋势。结论 该可视化分析总结了失神经肌萎缩领域研究趋势和发展,并预测潜在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HFUS)、低频超声(Low frequency ultrasound,LFUS)联合检查对腹部占位性病变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腹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HFUS、LFUS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HFUS、LFUS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对比其诊断效能及病变类型及确诊率.结果:与HFUS、LFUS单独检查相比,HFUS+LFUS检查诊断腹部占位性病变准确度(96.91%)、灵敏度(100.00%)、阴性预测值(100.00%)较高,漏诊率(0)较低,病变类型确诊率较高(P<0.05).结论:HFUS、LFUS联合检查腹部占位性病变,有利于提高确诊率,为临床诊断疾病类型、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PD患者(PD组)和41名健康者(对照组)的病史资料,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组外周血血清IL-6和IL-10水平,对2组进行HoehnYahr(H-Y)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测评,进行2组比较并且分析相关性。结果:PD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及焦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与H-Y分期、MMSE评分、MOCA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ADL评分无关(P0.05)。结论:PD患者外周血血清IL-6、IL-10水平增高,抑郁及焦虑发生率增高,HAMD评分和HAMA评分增高,ADL评分降低;PD患者外周血血清IL-6、IL-10水平与H-Y分期、MMSE评分、MOCA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ADL评分无关。  相似文献   
7.
雒军  王引权  吴国泰  王艳  王振恒  荔淑楠  彭桐 《中草药》2021,52(21):6663-6668
目的 分析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等主要有效成分在其根部的积累规律和转化机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当归根部中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和藁本内酯等8种苯酞类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结合体外转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 阿魏酸和阿魏酸松柏酯含量从苗期到根膨大期沿着相同的方向不断增加,而从根膨大期到收获期分别逐渐降低和升高,朝2个相反的方向变化,提示在当归体内可能存在阿魏酸和松柏醇转化为阿魏酸松柏酯的过程。藁本内酯和5种转化产物含量总体随生长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从根膨大期到成药期增长速度极快,符合成药期特性;藁本内酯含量远远大于其他6种苯酞类转化产物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欧当归内酯的含量,提示在当归活体内藁本内酯的转化程度不高,具体转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在不同生长期具有不同的积累和转化规律,可为当归药材生产、炮制和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上海市5岁儿童出生体重、现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龋病的关系。方法 于2017年在上海市随机抽取4925名5岁儿童,开展口腔检查,并记录患龋情况。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获取儿童的出生体重、现BMI信息。排除1204名数据缺失儿童,共3721名儿童纳入本研究。根据出生体重将所有儿童分为低出生体重组(< 2500 g)、正常出生体重组(2500 ~ < 4000 g)和高出生体重组(≥ 4000 g),再根据现BMI将各组儿童分为消瘦的低BMI亚组(BMI < P5)、正常BMI亚组(P5 ≤ BMI ≤ P85)和超重/肥胖的高BMI亚组(BMI > P85),分析出生体重、现BMI与龋病的相关性。结果 完成检查的3721名儿童,其患龋率为53.86%,龋失补牙数(dmft)为2.38 ± 3.33。低出生体重组、正常出生体重组和高出生体重组的患龋率分别为49.65%、53.55%和59.93%,dmft分别为2.14 ± 3.13、2.37 ± 3.33、2.62 ± 3.36。高出生体重组的患龋率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及低出生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5、4.58,均P < 0.05)。高出生体重组正常BMI亚组的患龋率(61.21%)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的正常BMI亚组(53.61%)和高BMI亚组(51.52%),也高于低出生体重组正常BMI亚组(4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1、5.65、4.10,均P < 0.05)。结论 高出生体重(≥ 4000 g)的上海市5岁儿童患龋率较高。高出生体重、现BMI正常的上海市5岁儿童患龋率仍要高于出生体重正常(2500 ~ < 4000 g)而现BMI高的儿童。高出生体重可能是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黏膜黑色素瘤的原发部位与转移部位的相关性及基因组学特征。方法:对经病理确诊为黏膜黑色素瘤的9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肿瘤原发部位及转移部位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头颈部为黏膜黑色素瘤高发部位46人(50%),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25人(27.17%),肛管直肠21人(22.83%)。最常见转移部位均为区域淋巴结,头颈部、肛管直肠、泌尿生殖系统分别为63.04%、57.14%、32.00%;其次为肺转移,头颈部、肛管直肠、泌尿生殖系统分别为23.91%、19.05%、32.00%;肛管直肠和泌尿生殖系统来源黑色素瘤还易出现肝转移,分别为28.57%和20.00%。进行基因检测的33人中,BRAF V600E突变2例(6.06%),CKIT突变1例(3.03%),NRAS突变4例(12.12%)。结论: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头颈部黑色素瘤,其次为肛管直肠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统来源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局部复发伴淋巴结转移在头颈部黑色素瘤约占1/3。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基因组Survey分析对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进行估计,并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对其在甘草属Glycyrrhiza L.中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研究。方法 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刺果甘草进行测序,采用K-mer方法对测序reads进行分析,估算刺果甘草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组装、注释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Survey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约为577.82 Mb,杂合度约为0.31%,重复序列比例约为53.72%。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27,267 bp,不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4.32%,包含110个基因,其中7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刺果甘草与圆果甘草G. squamulosa Franch.亲缘较接近。结论 刺果甘草存在低杂合和重复序列较多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对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拼接和组装,可尝试采用三代测序结合二代测序的分析策略进行基因组组装;刺果甘草叶绿体全基因组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为后续开展甘草属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鉴定标记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