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由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和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计算腰椎前凸的新型回归方程对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矫形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3月于我科接受后路矫形的AS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至少2年,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根据Pan等提出的新型腰椎前凸计算回归方程由术后PI和TK计算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腰椎顶点(lumbar apex,LLA)和拐点(inflection point,IP)的理论值,其与术后即刻实际测量参数的差值定义为ΔLL、ΔLLA和ΔIP。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机械性并发症将患者分为有机械性并发症组和无机械性并发症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确定机械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危险因素预测机械性并发症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共有92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5例,女77例,随访时间2.00~4.60年(2.93±0.63年),其中41例术后出现机械性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机械性并发症组患者具有较大的体重指数(24.32±2.09kg/m2 vs 23.34±2.26kg/m2)、术前整体倾斜角(global tilt,GT)(34.26°±18.24° vs 25.68°±15.61°)、术前骨盆倾斜角(27.70°±12.61° vs 22.47°±11.99°)、术后GT(23.29°±12.21° vs 18.35°±10.50°)、术后ΔLL(12.19°±6.39° vs 6.49°±5.49°)和ΔLLA(0.74±0.48 vs 0.45±0.2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较大的ΔLL、ΔLLA是机械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ΔLL OR=1.251, 95%CI =1.043~1.270,P=0.005;ΔLLA OR=4.357,95%CI=1.484~19.334,P=0.01)。根据两者的偏回归系数,定义联合指数=ΔLL+ΔLLA×1.678/0.140。ROC曲线显示ΔLL、ΔLLA和联合指数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17°、0.71和12.93,三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681和0.809。结论:ASD矫形时LL需要与 PI 和 TK匹配;术后LL、LLA与新型回归方程计算的理论值的差值(ΔLL、ΔLLA)可用于有效预测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3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优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轴性症状明显率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明显低于单开门组(P〈0.05),颈曲指数丢失值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显著低于单开门组(P〈0.05)。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末次随访1例患者2枚钛钉轻微松动,患者无异常症状。单开门组治疗中6例开门时出现铰链侧断裂,将断裂椎板切除,脊髓表面覆盖人工硬脊膜加以保护。结果表明,微创颈椎管成形组与单开门组相比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无差别,但治疗后并发症远低于单开门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神经根型颈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比较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降低更明显。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结合膨胀式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手术方法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2例骨科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比较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变化及腰椎融合情况。结果:随访10个月~7 a,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由术前(9.10±1.10)分提高至(22.45±1.50)分,优良率95.8%,脊柱融合率达98.6%。结论:椎间盘镜下应用前端膨胀式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不仅减压彻底,并可使患者腰椎获得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等术式。其中XLIF是一种于腹膜后、经腰大肌进行操作的微创术式,与传统后路腰椎融合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椎管神经干扰轻、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该技术广泛应用且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回顾近年来XLIF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对其技术发展史、生物力学稳定性、手术特点、手术疗效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归纳,以期为临床上XLIF的应用及进一步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巨大肾积水为罕见疾病,晚近报导有逐渐增多趋势。自Campbell于1950年报告1例以来,1960年日本冈直友报导101例,迄1976年欧美又报导643例;国内1966年前仅有44例,至1982年已达153例,其中一例超巨大肾积水达27,000毫升。Maxwell 1960年尸检发现巨大肾积水容量达76,800毫升,系文献报告迄今最大者。然多数在1,000~4,000毫升。本文总结我院2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巨大肾积水23例,兹分析诊断治疗中的经验教训并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观察其术后疗效及椎间盘融合率。结果50例患者1年后均达到椎间盘融合,症状明显缓解,ODI评分及VAS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MED术后疗效良好,椎间盘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可靠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藤黄健骨片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金乌骨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藤黄健骨片,3~6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1%、9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12周后,两组JOA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JOA评分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黄健骨片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