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风险评分结果与患者代谢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10例,根据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法评分结果将其分为低风险组(A组,n=225)、中风险组(B组,n=174)和高风险组(C组,n=11).比较3组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U)、尿肌酐(UCr)及MAU/UCr]、双下肢ABI及血糖、胰岛功能指标[糖耐量试验(OGTT)0、60、120 min血糖、胰岛素(Insul)及C肽、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LU)、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ul)及C肽曲线下面积(AUCCP)],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指标与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法评分的关系.结果 C组的LDL-C明显高于A、B组,B组则明显高于A组,C组的双下肢ABI明显低于A、B组,B组则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其他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血糖胰岛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LDL-C与糖尿病足风险评分呈正相关,双下肢ABI与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法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足风险评分与患者的LDL-C及双下肢ABI密切相关,应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监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方药四君子汤多糖提取物、黄芪甲苷对小鼠小肠类器官的干预作用。方法取4~6周龄小鼠小肠约20 cm,经过清洗、剪切、消化,分离出小肠隐窝细胞团后,接种于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基质胶中,在基质胶3D结构支撑下,培养形成具有小肠上皮样形态的立体多叶结构,即小肠类器官。光镜下观察小肠类器官的形态特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传代2天后的小鼠小肠类器官分为3组:对照组、四君子多糖组(终浓度为100 mg/L)以及黄芪甲苷组(终浓度为10μmol/L),继续培养48 h后观察四君子汤多糖提取物、黄芪甲苷对小肠类器官出芽生长及增殖细胞核核抗原Ki-67表达。结果分离出的小鼠隐窝细胞团1天类似囊状,中心具有单个内腔;2~3天开始出芽;4~5天出芽增多,管腔结构进一步清晰,形成小肠类器官,初步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模式;四君子多糖组(100 mg/L)小肠类器官出芽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2.31±1.60vs 4.15±1.91,P<0.05);黄芪甲苷组较对照组中小肠类器官Ki-67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小肠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为探讨肠黏膜修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了更完善的体外研究模型。四君子汤多糖提取物、黄芪甲苷的肠黏膜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隐窝干细胞更新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仍缺乏有效预防和治愈方法,临床上通过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T1D的发展进程和预后,而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对于T1D早期预测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探索T1D相关生物标志物,发现并确定了一些可作为T1D临床诊断和预测疾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包括遗传标志物、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T细胞生物标志物及新兴的"组学"生物标志物等。文章总结了已建立的T1D生物标志物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伴应激性高血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糖代谢、C-肽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伴应激性高血糖的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红花黄色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对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C肽(FCP)、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 11%vs. 73. 33%)(P0. 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血清CRP、MCP-1、FBG、FINS、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FCP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APTT、PT延长(P 0. 05),D-二聚体、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较低(P 0. 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伴应激性高血糖的ACI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糖代谢及C肽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入我院骨科实行手术治疗的114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7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膝关节HSS评分.结果:(1)经护理,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9%,与观察组94.74%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对照组屈曲畸形、关节稳定、关节活动及肌肉力量各项指标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术后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更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构建572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 25.0软件和R 3.6.1软件及其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TNM分期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据COX比例风险模型建立年龄、TNM分期相关预后列线图,C-index为0.682;3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5年生存率ROC曲线AUC为0.830,模型准确性尚可;Calibration曲线显示模型一致性尚可;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年龄、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准确性尚可,可简单快速运用年龄、TNM分期评判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对临床医务人员简单快速、个体化的预后分析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方法探索1型糖尿病(T1DM)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特征,并比较T1DM儿童与健康儿童间肠道菌群的差异,为临床应用益生菌进行TIDM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住院并初诊为T1DM的5~14岁儿童18例,同时选取19例性别、年龄相近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儿童粪便标本后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实验,并采用QIIME 2分析流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组间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 1)利用QIIME2软件将相似度100%的序列聚类分析后共获得3 248个Feature数;2)经物种鉴定及注释,绝大部分菌群都分类到属级和种级;3)Alpha多样性分析说明本次研究测序深度充分,并且T1DM儿童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较健康儿童降低 (P<0.05);4)Beta多样性分析中,PCoA图说明T1DM儿童和健康儿童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5)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分析中,在门水平上,T1DM儿童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丰度显著增高,而变形菌门、杆菌门的丰度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T1DM儿童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较健康儿童增高,而埃希氏杆菌属-志贺氏杆菌、肠球菌属、Blautia菌属丰度降低(P<0.05)。结论 T1DM儿童存在肠道菌群生态失衡,并且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降低。此外,T1DM儿童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患者902例,其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75例(房颤组)及窦性心律患者327例(对照组)。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和肝肾功能指标;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25-羟维生素D和促甲状腺激素,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定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左心房内径,对2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并对房颤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超声参数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房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4.66±13.01)nmol/L vs (21.02±12.61)nmol/L,P=0.000];房颤组甲状旁腺激素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房颤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HR=0.820,95%CI:0.768~0.900,P=0.000),与hs-CRP、左心房内径和年龄呈正相关(HR=1.127,95%CI:1.012~1.228,P=0.000;HR=2.320,95%CI:1.822~3.876,P=0.000;HR=1.150,95%CI:1.057~1.162,P=0.000)。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使睡眠状态维持长久,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因此而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睡眠维持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环境原因、情绪因素等。既往研究发现由植物神经紊乱所引起的失眠占失眠患者的绝大多数。2011年4月~2013年6月应用针刺后再通过电针并结合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37例,其治疗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