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早期心电图及心脏内皮素- 1( ET- 1)、心钠素( ANP),血清 ANP及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的动态变化.方法:复制挤压伤大鼠动物模型,标准Ⅱ导联记录心电图,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cTnI水平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 ANP和心脏组织 ET- 1、 ANP含量.结果挤压伤后大鼠心电图 ST段明显抬高,心率显著下降,同时,心脏 ET- 1、 ANP含量明显下降,血清 ANP、 cTnI则明显升高,这些变化持续 24 h以上.结论挤压伤大鼠早期存在心肌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可能有 ET- 1、 ANP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肺透明膜病(HMD)早产儿的效果。方法68例HMD早产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_(2)、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和PaO_(2)/FiO_(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HMD早产儿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ⅡA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oechst 33258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Weste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药物浓度的丹参酮ⅡA (0.3、0.6、1.25、2.5、5和10μg/ml)抑制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数量增加,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丹参酮ⅡA促进凋亡基因(Bax,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抑制基因(Akt,Bcl-2)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丹参酮ⅡA促进凋亡蛋白(Bax,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抑制蛋白(Akt,Bcl-2)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Akt-Bax/bcl-2-caspase9-caspase3信号通路诱导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诊断价值。方法参照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回顾分析38例经病理证实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特点。结果 38例患者G1肿瘤10例,G2肿瘤4例,G3肿瘤24例。14例G1、G2肿瘤患者中,12例平扫呈团块状及分叶状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轮廓光整;2例表现为不规则团片状低密灶,内有小点片状钙化;发生于上消化道者影像表现为动脉期显著强化,晚期强化密度减低;发生于下消化道者病灶静脉期或平衡期达强化高峰。结论本组GI-NENs均无特异性临床症状。G1及G2级肿瘤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病灶显著强化,发生于上消化道者具有呈"快进慢出"特征,下消化道者强化高峰较晚;G3级肿瘤MSCT影像表现与其它病理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不易鉴别,需依靠病理学特征区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状态下HIF-1α的表达规律及其在死亡之后48h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试验组和窒息组。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缺血及死亡后HIF-1α的表达规律。【结果】术后30min缺血心肌中开始出现HIF-1α mRNA表达上调,4~6h达高峰,至术后48h仍维持此高水平;蛋白质的表达相对滞后,于术后2h开始被检测到,之后表达进行性上升,至12h达高峰后维持在高水平;其它各组HIF-1α检测均为阴性。大鼠术后48h处死,死亡后48h内均可检测到HIF-1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但表达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其他各组均未检测到HIF-1α表达。【结论】HIF-1α可作为一个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并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性死亡和其他原因(例如窒息)缺氧造成的死亡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缺氧诱导因子1 alpha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状态下HIF-1α的表达规律及其在死亡之后48h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试验组和窒息组。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缺血及死亡后HIF-1α的表达规律。【结果】术后30min缺血心肌中开始出现HIF-1α mRNA表达上调,4~6h达高峰,至术后48h仍维持此高水平;蛋白质的表达相对滞后,于术后2h开始被检测到,之后表达进行性上升,至12h达高峰后维持在高水平;其它各组HIF-1α检测均为阴性。大鼠术后48h处死,死亡后48h内均可检测到HIF-1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但表达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其他各组均未检测到HIF-1α表达。【结论】HIF-1α可作为一个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并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性死亡和其他原因(例如窒息)缺氧造成的死亡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尸食性蝇类卵的形态 ,以便于在医学和法医学中的应用。【方法】用扫描电镜机观察杭州地区 4种尸食性蝇类卵的形态。【结果】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和厩腐蝇卵的超微结构形态各异 ,卵的大小、表面形态、中区、孵出线、卵孔和垂柱皆为重要的鉴别特征。【结论】通过卵壳超微结构可区分常见尸食性蝇类。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7岁。间歇性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2年加重1周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12导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I、aVL、V5~V6导联呈R型,顶部切迹,V1导联呈QS型,V2~V3导联呈RS型,QRS时限0.12s,可诊断为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下面3行分别为Ⅰ、Ⅱ、V1导联同次不同步记录。P-P略不齐,频率为62~70次/min,可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在其代偿间期后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消失,呈正常下传的QRS波。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室性早搏揭示3位相左束枝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是否使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降低.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13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是否接受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用卡方检验肝功能受损是否存在差异,观测肝功能的损伤与哪些因素相关.结果 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可使肝功能受损发生率降低(P=0.00).化疗周期数与肝功能损伤相关(P=0.01).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的患者可有效的降低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