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7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73篇
内科学   36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4篇
综合类   1310篇
预防医学   29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08篇
  1篇
中国医学   559篇
肿瘤学   9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7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头孢孟多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头孢孟多治疗,治疗7 d后,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析两组的血清ESR、PCT水平,以及血清ESR、PCT水平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60例患儿经评估,临床无效率为21.2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ESR[无效组:(16.93±1.74)mm?h-1,有效组:(13.08±1.69)mm?h-1]、PCT[无效组:(0.61±0.13)ng?mL-1,有效组:(0.39±0.02)ng?mL-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无效组:(28.31±2.08)mm?h-1、(0.83±0.21)g?mL-1,有效组:(25.72±1.96)mm?h-1、(0.57±0.17)g?mL-1],且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ESR、PCT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SR、PCT水平高表达与支气管肺炎患儿头孢孟多治疗效果不佳有关(OR>1,P<0.05).经一般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ESR与PCT呈正相关(r=0.462,P<0.05).结论:血清ESR、PCT水平与支气管肺炎患儿头孢孟多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血清ESR、PCT水平越高,提示患儿治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2.
夏进先  祝茂松  龚俊  潘海棠 《骨科》2022,13(5):458-460
目的 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腰椎间隙感染病人24例,随机分为Wiltse入路组和后正中入路组,各12例,采用不同入路方式行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TLIF),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野显露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伤口相关并发症。Wiltse入路组的术野显露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均显著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 与常规后正中入路比较,Wiltse入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术后病人疼痛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Lenti-EGFP慢病毒感染Ishikawa细胞,分别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Ishikawa细胞单独培养、与BMSCs接触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分离Ishikawa细胞,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mRNA和miRNA,通过miRWalk预测差异miRNA靶基因,对两者的交集基因进行GO、KEGG、蛋白网络互作分析;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标记EGFP的Ishikawa细胞与BMSCs共培养后,分离出的Ishikawa-EGFP阳性细胞占33.6%,阴性细胞占10.5%。测序后共筛选出5 928个差异表达mRNA和111个差异表达miRNA。蛋白网络互作分析显示交集基因表达的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核心节点包括CDKN1A、JAK1、COL1A1、VCAN等。miRNA-mRNA网络图显示CDKN1A与hsa-let-7e-5p存在潜在靶向关系。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其交集基因参与细胞外基质结构、细胞黏附分子结合等,并主要富集在PI3K-Akt、黏着斑、MAPK、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信号通路。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共培养后Ishikawa-EGFP细胞中CDKN1A表达上调,hsa-let-7e-5p表达下调。结论 BMSCs可能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调节肿瘤局部微环境并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4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接受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临床疗效、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昏迷评分(GCS),采用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价术后4周依赖程度,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GCS评分及术后ADL依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疗效显著,对术后病情评估、预后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振腹疗法结合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浮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振腹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第2、第3月经周期VAS评分,小腹部疼痛频率评分及小腹部疼痛严重程度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第3月经周期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月经周期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第3月经周期VAS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第2月经周期小腹部疼痛频率及程度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月经周期后,患者小腹部疼痛频率及程度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3月经周期后,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疗法能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频率、程度等,且副作用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参与临床决策期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参与临床决策期望量表和病人参与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临床决策期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参与临床决策期望的总得分为(51.34±5.09)分,病人参与能力的总得分为(112.69±14.9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参与能力、年龄、文化程度和就诊类型是患者参与临床决策期望的影响因素,解释总变异为41.0%。 结论 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参与临床决策的信息需求和交流需求较高,而决策需求偏低。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参与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参与能力、年龄、文化程度和就诊类型的患者参与临床决策的期望不同。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弯,在患者人群中占比最高。其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常缺乏针对性治疗。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考虑到手术治疗存在费用高、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AIS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非手术治疗方法对AIS有明确疗效且各自具有相应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8.
9.
血浊证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浊理论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医学、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现状,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提出的对疾病防治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全新理论。克服传统中医诊断没有定性定量的缺点,制定血浊证规范的证候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将有效地丰富辨证论治的内容,增强辨证论治的依据,推进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心方对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梗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复济组、血竭小复方组和活心方组,干预8周。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改变,计算梗死面积。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呈负相关(P=0.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呈正相关(P=0.005)。与模型组比较,活心方组、血竭小复方组大鼠LVSP均升高(P<0.05,P<0.01),LV-EDP降低(P<0.01),+LVdp/dtmax加大(P<0.01),-LVdp/dtmax加大(P<0.05,P<0.01),梗死面积缩小(P<0.01);与血竭小复方组比较,活心方组大鼠LVSP增高(P<0.05)、+LVdp/dtmax加大(P<0.05);梗死面积更小(P<0.05)。结论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相关性。活心方干预能缩小心梗大鼠的梗死面积,改善心梗后大鼠左室舒缩功能,并优于血竭小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