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相关用药信息,并从多个角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2014—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和AUD均下降,但各类品种选择结构有明显变化。总体上β-内酰胺类药物选用比例有所下降,但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药物仍然DDDs及占比最高。第1、3、4代头孢的DDDs总体呈波动式下滑的趋势,只有第2代头孢的DDDs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第3、4代头孢DDDs占比较少,第2代头孢取代第1代头孢的趋势比较明显,第2代头孢中头孢呋辛有取代头孢替安的趋势。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大幅增长,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大幅下降。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出现明显增长。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的DDDs出现大幅下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大环内酯类中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逐年增长较为迅速,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国产)、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DDDs均显著增加。结论 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是有效的,但应注意品种结构选择的变化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增长,尤其关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钠、莫西沙星、比阿培南、伏立康唑、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2.0 ng·mL-1)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为地高辛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服用地高辛进行治疗并接受血药浓度监测的1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纳入患者按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值分为达标组(0.5 ng·mL-1≤血药浓度值≤2.0 ng·mL-1)和超限组(血药浓度值>2.0 ng·mL-1),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肾损害情况、日均服药剂量,合并用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性别(OR=0.379,95% CI:0.244~0.589)、肾损害情况(OR=0.252,95% CI:0.162~0.391)、日均服药剂量(OR=0.438,95% CI:0.279~0.689)、合用促胃动力药(OR=1.975,95% CI:1.294~3.013)、合用抗菌药物(OR=0.471,95% CI:0.299~0.741),合用β受体阻滞剂(OR=0.454,95% CI:0.277~0.642)以及合用芪苈强心胶囊(OR=0.096,95% CI:0.026~0.353)是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所筛选出的7项独立影响因素,建立了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的C-index指数为0.742,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后发现预测值和观察值基本一致,表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通过筛选出地高辛血药浓度超出安全限值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了能够预测其相关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有着良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甄别洋地黄中毒高风险人群,提前准备应对方案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的方法学。方法血清酸化后用环戊烷提取,选择环己烷羧酸为内标,以α-溴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采用Symmetry 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检测波长为248nm,流速1mL·min-1,柱温3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果内标环己烷羧酸和VP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0.0min,15.0min,分离效果良好,丙戊酸钠(VPA)血药浓度在6.25~200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2),平均回收率98.2%,日间RSD〈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短期饥饿是否加重异烟肼(INH)引起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效应.方法 实验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和INH组经灌胃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INH(100 mg/kg);饥饿组及饥饿+INH组分别在给予生理盐水和INH前12 h及后6 h均禁食.所有小鼠均连续处理4 d,在末次INH处理后6 h取材.取血清用于生化指标检测,用Griffith法检测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比色法检测肝脏羰基产物丙二醛含量.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肝脏CYP2E1蛋白水平,用RT-PCR技术检测肝脏CYP2E1 mRNA水平.结果 INH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及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短期饥饿或INH单独处理均显著上调小鼠肝脏CYP2E1蛋白水平,但对Cyp2e1 mRNA水平均无明显影响;与INH组小鼠相比,短期饥饿显著降低INH引起的小鼠肝脏GSH消耗并明显升高INH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水平.结论 短期饥饿加重INH引起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至少部分经上调肝脏CYP2E1蛋白表达所介导.  相似文献   
5.
段自皞 《现代医学》2013,(6):430-433
异烟肼和利福平均是WHO推荐的临床抗结核治疗一线药物,也是我国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病因。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或单独使用均具有肝脏毒性,长期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但异烟肼、利福平的肝脏毒性作用机理、异烟肼和利福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阐明。作者综述了异烟肼和利福平肝脏毒性的发生率、病理学和临床特征,并阐明了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物代谢过程和肝脏毒性作用部分机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的方法学。方法血清用乙酸乙酯提取,选择地西泮(Diazepam)为内标,采用Symmetry 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检测波长为285nm,流速0.8m L·min-1,柱温3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BZ血药浓度。结果 CBZ和内标地西泮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2min,6.3min,分离效果良好,CBZ的血药浓度在1.25~40μg·m 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7.6%,日内RSD<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选取2019—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促进院内PPIs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2019—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PPIs的相关用药信息,对PPIs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医院PPIs的用药金额总体呈下滑趋势,DDDs相对金额下降趋势偏缓,其中注射剂型的用药金额和DDDs近3年下降明显,而口服剂型DDDs相对较为平稳,药品价格有所下降。2019—2021年,由于药品价格下调,PPIs的DDC普遍呈下降趋势。DDC小于5万元的PPIs有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及入围药品集中采购新增的3个品种。B/A>1的品种主要为口服剂型,而B/A<1的品种主要为注射剂型。结论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PPIs目录得到优化,使用渐趋合理,注射剂型PPIs给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较口服PPIs为重。在临床使用PPIs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口服PPIs,并兼顾疗效和成本,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结合PPIs的药理药化特性选择合适的PPIs,提高PPIs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1例伴有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合并癫痫患者,患者入院后规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后,控制效果不佳并出现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次监测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均偏低,临床药师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建议监测丙戊酸游离血药浓度并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用药剂量后患者控制良好并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未再复发。药师参与合并其他疾病的癫痫患者用药调整时,可个体化测定患者游离丙戊酸血药浓度,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监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患儿使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分析 ADR 发生情 况及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2 年 2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儿科使用 β-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的患儿作为 ADR 监测对象,统计分析 ADR 患儿临床资料。 按使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否发生 ADR,分为 ADR 组和无 ADR(nADR)组,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共监测使用 β-内酰胺类抗 菌药物的患儿 453 例,87 例发生 ADR(ADR 组),366 例未发生 ADR(nADR 组)。 单因素和 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过敏 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据此建立 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高达 0. 749(95%CI 0. 691 ~ 0. 807),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 (16% ~81%),列线图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患儿 ADR 风险净获益值较高,表明该模型临床预测效用良好。 结论:β-内 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 ADR 的危险因素包括过敏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 型能有效预测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 ADR 的风险概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Cr)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