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小肠破裂是临床常见的腹内脏器伤,我院1988年2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102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84例,女18例;年龄12~78岁,病程1小时至5天。1.2损伤原因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其中:车撞伤64例,殴打伤18例,墙挤压伤8例,马踢伤6例,刺伤6例。1.3症状与体征102例均有腹痛与压痛,伴呕吐者78例(76.5%),典型腹膜炎者82例,体温超过37.8℃者96例(94%),其中高达40℃者28例,脉搏>100次/分36例(35%),血压90/60毫米汞柱14例(14%),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记录较全41例中,肝浊育界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分布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文昌市某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按年龄相差0.5岁,性别相同招揽志愿者参与本研究)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肠道菌群检测及炎症因子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0例,男性各99例,女性各101例,病例组平均年龄(43.17±8.7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3.54±9.11)岁,2组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主要检出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除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饮酒(OR=3.526)、吸烟(OR=1.272)、饮食不洁(OR=4.592)、存在合并感染(OR=2.146)、情绪紧张(OR=3.919)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分布不平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地健康教育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给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使用四环素类的危险性至今尚未被普遍了解。本文报告7例因四环素类药物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其中6例原先都有肾脏的原发疾患及肾功能不全。7例均于服四环素类药物后严重患病。有2例不得不立即进行血液透析,其中1例死亡,1例持续透析,后来施行了肾移植。1例起初在输液及限制蛋白纳量后好转,但后来肾功能恶化,4个月后施行长期透析疗法。有3例需要腹膜透析。第7例用保守疗法得到满意的疗效。作者指出,那种认为肾功能衰竭时服四环素只会引起无害而且可逆的血尿素提高而不会使肾小球滤过  相似文献   
4.
正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是来自上消化道壁非上皮性间叶组织的一类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超声内镜(EUS)是目前针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特别是SM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时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较为精确可靠的依据及指导。内镜下治疗已成为黏膜下肿瘤治疗的首选~([1]),不仅可减少医疗成本,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及纤溶效果影响。方法以接受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未接受凝血酶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治疗后的止血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凝血指标、纤溶指标水平、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CRP、TT、PT、APTT、FIB水平以及D-D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2、APTT、tPA以及PAI水平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更佳,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和血管纤溶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杨维忠  吴亦工 《海南医学》1999,10(3):144-145
为了观察西沙比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胃电频谱改变。对57例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体表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后胃动过缓且病人胃体,胃窦主频,显著升高,振幅明显升高,胃动过速组病人的胃体,胃窦平均过零频率明显下降,胃节律紊乱组病人胃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总结手术操作过程和护理配合要领.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结果 24例患者顺利完成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2~4周后复查胃镜,19例患者可见曲张静脉变硬、无再出血情况,5例患者可见栓塞静脉表面溃疡、排胶情况,1例患者3d后出现脾栓塞.结论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三明治夹心法”分层快速推注法,配合娴熟的注射技术及医护的默契合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和并发症等。方法经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人38例(共39个病灶),内镜下用圈套器剥离肿瘤顶部的黏膜,暴露出部分肿瘤,用钩刀、针刀或绝缘刀分离肿瘤的周围组织,再从肿瘤的底部分离。结果 38例病人(39个病灶)全部一次性切除成功,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0-125min,手术中及手术后无出血、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病理结果:平滑肌瘤30例、脂肪瘤5例及间质瘤3例。手术后3个月复查内镜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治疗上消道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镜下行胆总管取石或内支架引流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长期疗效.方法 72例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根据胆管造影结果 ,采取乳头切开(EST)、胆管取石或胆管内支架引流术.患者在行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行ERCP,诊断为胆总管小结石13例,胆总管末端炎症性狭窄12例,胆总管未见异常15例,12例胆总管末端炎症性狭窄患者行EST或胆管内支架引流术,另28例患者均行乳头切开.LC术36例,4例失败转手术,所有患者在出院后随访2年,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年内未见再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后2年内有40.6%(13/32)患者再发急性胰腺炎.结论 对于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通过十二指肠镜行乳头切开取石或胆管内支架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对照组能够有效的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相似文献   
10.
用血透机进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成分分离的临床应用天津市民族医院杨维忠,李宝顺血浆置换疗法近年来发展较快,1979年Agishi首次将双重膜式血浆成分分离(DFPP)用于临床,使血浆置换的效果及安全性大大提高,笔者自1992年起根据DFPP原理,利用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