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研究圣曲红曲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疗程确定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圣曲红曲胶囊连续治疗、非连续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圣曲红曲胶囊连续治疗组服用圣曲红曲胶囊2粒/次,3次/d,连续服用12周;圣曲红曲胶囊非连续治疗组服用圣曲红曲胶囊2粒/次,3次/d,连续服用8周,停药4周;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10 mg/d,连续服用8周。3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测量血脂,圣曲红曲胶囊连续治疗、非连续治疗组于治疗12周后再测量一次血脂数据。结果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圣曲红曲胶囊连续治疗、非连续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圣曲红曲胶囊连续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圣曲红曲胶囊非连续治疗组的HDL-C无显著变化。治疗12周后,与圣曲红曲胶囊非连续治疗组比较,圣曲红曲胶囊连续治疗组TC、TG、LDL-C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结论圣曲红曲胶囊治疗血脂异常比辛伐他汀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为了取得长期、稳定的降脂效果,必须以3个月为一疗程,坚持服用。  相似文献   
2.
3.
左旋赛敏坦(Lerosimendan)为一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在治疗心衰中能产生与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药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而无上述药物的致心律失常和减敏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益心舒胶囊和比索洛尔)和西药组(单用比索洛尔),疗程均为4周.观察用药前后主要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 联合组宣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82.8%,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0.2%(P<0.01);联合组心悸、胸闷、短气等临床症状综合积分总有效率为87.9%,亦明显高于西药组的61.4%(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7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4)给予氯沙坦25~50mg/d和苯那普利组(n=23)给予苯那普利5~1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6ml,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浓度.同时抽检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心衰患者中TNF-α、IL-6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并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氯沙坦治疗4周后能使TNF-α、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2)苯那普利组TNF-α、IL-6浓度亦显著降低,但氯沙坦组降低IL-6较苯那普利组显著(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心衰4周后能显著降低病人血清中TNF-α、IL-6浓度.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了cQTd和QTaR在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中的差异,及PCI术对cQTd和QTaR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心衰患者经洛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后血单个核细胞上清液TNFα 和IL 6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4 7例心衰患者治疗前后TNFα 和IL 6浓度进行了检测。并将 10例无心脏病史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4 7例心衰患者TNFα 和IL 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随心衰加重而逐渐上升 ;2 4例心衰患者经洛沙坦和 2 3例经苯那普利 4周治疗后 ,其TNFα 和IL 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洛沙坦下调IL 6较苯那普利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TNFα 和IL 6检测有助于心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湘市中小学生HBV感染状况,为今后中小学生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所小学、3所初中、4所高中在校生9298名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法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临湘市中小学生HBV感染率为54.51%,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5.88%、31.36%、1.68%。男女生HBsAg和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均差异显著(P<0.05)。6~8岁组学生的HBsAg阳性率(1.18%)最低(P<0.05)。感染模式以单项抗-HBs阳性比例最高,为57.54%。乙肝五项标志物全阴者占45.49%。结论临湘市自1992年逐步普及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以来,中小学生自然感染模式呈现低感染、高保护性特点。应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和易感者的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工作,提高学生群体免疫水平,对学生乙肝防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杨兵生  胡敏勇  刘强  于路  黄兆铨 《医药导报》2008,27(10):1215-1217
目的 研究炎性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水平的变化及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ACS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 方法 将57例ACS行P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n=29) 和治疗Ⅱ组(n=28) . 治疗Ⅰ组予以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20 mg&#8226;d-1, 每晚1 次口服; 治疗Ⅱ组予以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40 mg&#8226;d-1. 另设健康对照组(n=30)与之对照. 在PCI术前, PCI术后即刻及PCI术后2周抽血检测磷脂酶A2(sPLA2)、抗原40配体(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结果 ①治疗组CD40L、sPLA2、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②治疗组PCI术后即刻CD40L、sPLA2、hsCRP水平均升高, 但只有sPLA2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5). ③治疗Ⅰ组治疗后CD40L、sPLA2和hsCRP 水平分别降低29%, 30%, 27%,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Ⅱ组治疗后CD40L、sPLA2和hsCRP 水平分别降低50%, 55%, 65%,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④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治疗前CD40L、sPLA2 和hsCRP 水平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后治疗Ⅱ组CD40L、sPLA2 和hsCRP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Ⅰ组水平(P<0.01), 血脂各组分大致相近, 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存在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及炎症加速的过程. 早期应用大剂量他汀药物, 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减少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炎症反应, 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PCI术组,溶栓组(41例)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PCI组(46例)患者接受PCI治疗。比较2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3个月后,溶栓组和PCI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8.5%和95.7%,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溶栓组及PCI组患者LVEF分别为(54.1±7.6)%和(64.2±8.1)%,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2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均较为肯定,PCI对于提高术后患者血管再通率及LVEF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