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卵巢淋巴瘤(ovarian lymphoma,OL)和以淋巴结转移为主的卵巢癌(ovarian cancer with bulk lymph node invasion,OC-BLN)常被相互误诊,该研究通过比较两者间临床特点,帮助鉴别.方法:回顾2008年11月—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共14例OL和14例OC-BLN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症状、伴发腹水、发热、体重减轻和输尿管梗阻比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组卵巢肿块直径更大[(13.04±5.94)cm vs(7.78±6.38)cm,P=0.033]、实性肿瘤比率更高(85.71%vs 28.57%,P=0.006).卵巢淋巴瘤患者血清LDH/CA125比值为7.66±8.03,高于卵巢癌组的0.31±0.27(P=0.009).以LDH/CA125值作为卵巢淋巴瘤诊断指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可达0.952,如选取1作为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100%.结论:OL与OC-BLN存在的临床特征易混淆,但通过卵巢肿瘤表现和血清LDH/CA125值的比较可帮助鉴别诊断,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研究龙血竭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中黄烷和高异黄烷类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4′-甲氧基黄烷(1)、4′-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烷(2)、5,4′-二羟基-7-甲氧基-6-甲基黄烷(3)、7,4′-二羟基高异黄烷(4)、6,4′-二羟基-7-甲氧基高异黄烷(5)和10-羟基-11-甲氧基龙血酮(6)。结论 化合物6为首次从剑叶龙血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龙血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龙血竭中黄烷和高异黄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龙血竭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中黄烷和高异黄烷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4′-甲氧基黄烷(1)、4′-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烷(2)、5,4′-二羟基-7-甲氧基-6-甲基黄烷(3)、7,4′-二羟基高异黄烷(4)、6,4′-二羟基-7-甲氧基高异黄烷(5)和10-羟基-11-甲氧基龙血酮(6)。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剑叶龙血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龙血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