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4篇
  1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微小RNA-130b(microRNA-130b,miR-130b)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体外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qPCR法检测miR-130b在胶质瘤细胞株U251、SHG-44和U87中的表达水平;计算TMZ对不同胶质瘤细胞株(U251、SHG-44和U87)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通过不同浓度梯度的TMZ作用于体外U251细胞,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对TMZ耐药的U251(U251/TMZ resistance,U251/TR)细胞,计算TMZ对U251/TR细胞的IC_(50)及耐药指数(resistance factor,RF);使用miR-130b模拟物(miR-130b mimics)和miR-130b抑制物(miR-130b inhibitor)瞬时转染体外胶质瘤细胞;CCK-8法检测体外胶质瘤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凋亡;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miR-130b可能的靶基因,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测定萤光素酶活性;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Bcl-2、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survivin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TMZ对不同胶质瘤细胞株(U251、SHG-44和U87)的IC_(50)分别为54.8、94.8和149.6μmol/L;TMZ对U251/TR细胞的IC_(50)为(446.5±61.3)μmol/L,其RF为8.1;转染miR-130b mimics可明显增强TMZ对U251/TR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转染miR-130b inhibitor可显著抑制TMZ对U251/TR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TNF-α是miR-130b的直接作用靶点;与mimics NC组相比,转染miR-130b mimics后U251/TR细胞中的NF-κB活性及TNF-α、Bcl-2、XIAP和survivi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与inhibitor NC组相比,转染miR-130b inhibitor后U251细胞中的NF-κB活性及TNF-α、Bcl-2、XIAP和surviv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可增强TMZ对U251/TR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论:miR-130b在耐药型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下调,并通过靶向调控TNF-α/NF-κB通路增强TMZ对体外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介入封堵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4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是否有≥5次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前庭症状分为VM组(15例)和非VM组(25例),完善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ontrast-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c-TTE)证实存在中量分流以上的PFO.患者均行食管超声引导下PFO介入封堵术治疗,完成术前及术后6个月头痛影响测定-6(headache-impact-test-6,HIT-6)评分、偏头痛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VM组患者进行眩晕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评估PFO介入封堵术对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6个月症状显著改善,仅3例出现胸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全部患者术后HIT-6评分为(37.28±14.51)分,较术前的(55.13±7.99)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VM组术后HIT-6评分为(40.68±12.09)分,较术前的(55.64±8.76)分显著下降;VM组术后HIT-6评分、DHI评分分别为(31.60±16.75)分、(16.80±9.28)分,较术前的(54.27±6.71)分、(38.53±10.60)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组HIT-6差值(22.67±16.57)分,虽比非VM组的(14.96±12.13)分显著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99).结论 PFO介入封堵术对合并VM的偏头痛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6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血栓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对不同中医证型亚组之间的血栓常规结果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组ACI患者分为风火上炎证53例、风痰瘀阻证68例、痰热腑实证44例、气虚血瘀证47例和阴虚风动证4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型亚组的APTT、ATⅢ水平明显降低,血Fib、D-二聚体、v WF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PT、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亚组之间PT、APTT和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亚组(P0.05~0.01);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Fib水平明显高于、血ATⅢ水平明显低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亚组(P0.05~0.01),但与痰热腑实证亚组的血Fib、AT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ACI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升高最明显,其可作为ACI风痰瘀阻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的精神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6-OHDA分别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从行为学角度(旋转实验),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6-OHDA制备的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细胞活性氧物质(ROS)以及检测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1动物模型:PD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增加(平均316 r/30 min),与空白组(0 r/30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姜黄素预处理后,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206 r/30 min),与PD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模型:姜黄素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阻断由6-OHDA所导致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下降,抑制细胞内ROS水平;也可以通过抗凋亡的作用减轻Caspase-3的活化。结论姜黄素对6-OHDA制备的PD大鼠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等机制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黄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蒽醌类物质为其泻下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中医认为大黄泻下峻猛为大黄的毒性。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一直被认为是解毒圣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该文将大黄配伍甘草减毒作用分为煎煮过程、肠道代谢2个环节,分别从化学成分、肠道菌群、Ⅰ/Ⅱ相代谢、药物转运方面综述近年来大黄配伍甘草减毒的研究进展。二者配伍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结果出现,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微囊藻毒素-LR(MC-LR)对BV-2细胞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MC-LR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奠定基础。方法:用MC-LR刺激BV-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MC-LR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BV-2细胞中NO的表达量;NOS分型法检测NOS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TNF-α和IL-6炎症因子的产生情况。结果:MC-LR染毒24 h后,染毒浓度在0~128 μg/L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活性呈下降趋势(r=-0.609,P<0.05),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22.49 μg/L。当染毒浓度≥5.0 μg/L时,细胞分泌的IL-6和NOS的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μg/L染毒后TNF-α和NO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LR诱导BV-2细胞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NO、NOS、IL-6及TNF-α,引起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岗前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岗前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制的护理管理人员岗前培训状况调查表和未来5年护理管理人员管理技能问卷,对全国77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54 .2 %的护士长和45 .8%的护理部主任上岗前未参加岗前培训。有94.5 %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上岗前进行培训十分必要。结论: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岗前需进行培训,且培训应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以逐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9.
317例癌症病人身心需要的调查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确定癌症病人的需要以及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探讨癌症病人需要帮助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用癌症病人需要调查问卷(SCNS)对317例第一诊断为乳腺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5个需要领域中,癌症病人在健康信息领域需要最多,需要得到帮助的程度也最高,其次是心理需要、生理与日常生活需要.病人的年龄、健康状态、诊断与治疗方式是癌症病人需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癌症病人在多个领域有较多的需要,提示目前社会及医务人员对癌症病人的支持效果未能令人满意,病人的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p)能引起胃黏膜细胞的慢性炎症,促使血液中胃蛋白酶原(PG)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反映胃黏膜萎缩状态,为诊断萎缩性胃炎提供依据。~(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Hp感染检测方法。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电力医院行胃镜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64例患者,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以病理学结果评估Hp感染情况。比较慢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中血清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PGR)以及肠化生情况,并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的准确性。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Hp阴性亚组(P0.05);而P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亚组血清PGⅠ、PGⅡ显著高于Hp阴性亚组(P0.05),PGR显著降低(P0.05),肠化生率显著升高(P0.05)。~(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阳性的总体准确率为96.3%,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96.1%。结论:Hp感染与血清PG含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Hp感染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化生率。~(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有效的Hp感染检测方法。~(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检测可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