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3mg/(k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G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中运动、语言、睁眼及GCS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值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NS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减轻炎性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的疾病。脑缺血后再灌注既可挽救濒临死亡的细胞,又可加重缺血细胞的损伤,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许多环节,如炎性反应、细胞内钙失稳态、自由基生成、能量障碍、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凋亡基因激活等均参与了该事件的发生。现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朱贤富  王振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50-2451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加用HBO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和严重颅脑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GCS评分明显提高,D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残死率。  相似文献   
4.
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 ,全世界 1/ 3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近年来 ,药物的不良反应 (adversedrugreaction ,ADR)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现笔者将在实习期间收集到的 2 0 0 1~ 2 0 0 2年期间 332例患者所发生ADR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通过自愿呈报系统收到的 332份ADR报告 ,均按国家ADR监测中心的 1998年版报告表进行填写 ,逐项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ADR发生时间 ,引起ADR的药物及主要症状 ,可能引起ADR的合并用药情况 ,既往ADR情况及家族ADR史等有关项目。因果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1971年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科医生Howen曾经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则闻名于世的医学理论 ,即“肿瘤没有血管网络去滋养它们和带走新陈代谢废物 ,就不能生长 ,抑制血管的生长 ,可能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1971年 ,Folkman也提出了肿瘤生长是具有血管依赖性的[1 ] 。2 0多年来 ,科学家潜心于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的研究 ,自 1990年至今已先后分离纯化了 2 0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和相关因子 ,至少 15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相继发现并分离了血管形成的正调控因子和负调控因子 ,并逐渐认识到血管的形成是由正负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