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治疗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治疗神经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对92例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并作术后随访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3-6个月随访,优59例、良20例、可5例、差8例,优良率85.9%。结论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的优势互补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使局部损伤降低到最小化,拓展了适应证,扩大了微创技术在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夜交藤提取物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每组各设夜交藤组(灌服夜交藤提取物)和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10只。4组分别观察夜交藤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延长异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对异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率的影响以及对士的宁中枢兴奋作用的影响。结果夜交藤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呈明显抑制作用,可延长异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对阈下催眠剂量的异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显著降低士的宁引起的惊厥率。结论夜交藤提取物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熄风通络头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片,1片/次,2次/d(早晚各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熄风通络头痛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内皮素-1(ET-1)、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5-HT、CG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通络头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帕金森患者细胞因子、微量元素及抗氧化酶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帕金森患者纳入B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纳入A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细胞因子、微量元素及抗氧化酶水平。结果 B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锌、硒含量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铅、铜含量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丙二醛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帕金森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铅、铜、丙二醛水平升高,锌、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夜交藤提取物对大鼠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夜交藤组(灌胃给予夜交藤提取物)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另设假手术组(灌胃生理盐水),每组10只。再灌注72 h后,断头取血,比色法测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取脑缺血组织,测定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夜交藤组大鼠血清SOD的活性升高,NOS的活性及NO、MDA含量均降低,能显著减轻缺血、缺氧造成的EAA含量增加,抑制EAA所导致的兴奋性神经毒性。结论夜交藤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夜交藤提取物抑制NO释放及增强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回顾性分析12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AE患者12例;AE诊断符以下标准[1]:(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癫痫发作和行为异常等;(3)脑磁共振T2及Flair显示高信号,局限于一侧或两侧颞叶(边缘脑炎)或海马、杏仁体、基底节、下丘脑、脑干、额叶及顶叶等多发性病灶,或都有髓鞘脱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在细菌性脑膜炎(BM)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BM患者30例为BM组,病毒性脑膜炎(VM)患者30例为VM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BM组和VM组脑脊液中IFN-γ、TNF-α、PCT和CRP含量,3组血液中IFN-γ、TNF-α、PCT和CRP含量。结果:与VM组相比,BM组患者脑脊液IFN-γ含量增高,TNF-α、PCT和CRP含量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组和VM组患者血液IFN-γ含量降低,TNF-α、PCT和CRP含量升高(P<0.05);与VM组比较,BM组患者血液IFN-γ含量降低,TNF-α、PCT和CRP含量升高(P<0.05)。IFN-γ、TNF-α、PCT和CRP指标联合检测率、准确性和特异性显著优于各指标的单独检测。结论:IFN-γ、TNF-α、PCT和CRP的联合检测在BM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联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考察各影响因素显著性,筛选夜交藤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主要影响因素,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优选夜交藤黄酮提取工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作为自变量,黄酮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其响应面的回归拟合,确定夜交藤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为400 W,乙醇浓度85%,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40℃,提取2次,20 min/次。结论: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优选了夜交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该方法简便,精度更高、重现性好、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了解管床医师选择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依据,分析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比较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是否有差异,对影响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于发病3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应用x2检验对其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缺血性卒中320例,其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有154例。应用率为48.13%,极高危Ⅰ组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符合率较极高危Ⅱ与高危组高(P<0.05),且三级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与指南符合率较二级医院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血脂水平、管床医师对他汀类药物应用指南是否熟悉是影响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独立危险因素。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仅为14.33%。x2检验显示年龄、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对疾病的了解、对他汀类药物的认识、药物价格及医生随诊是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原住院期间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3个月随访时依从性好者占29.22%,依从性差者占70.78%。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少数民族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与指南存在差距;药物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