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常景颇族居民的手掌主线分布,为人类学、医学、遗传学提供正常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下,捺印调查对象的手纹.结果:A主线,Ⅲ型占96.82%、Ⅴ型1.73%、Ⅰ型1.45%;B主线,Ⅴ型87.18%、Ⅶ型12.82%;C主线,Ⅴ型50.64%、Ⅶ型31.91%、Ⅸ型14.73%、O型2.73%;D主线,Ⅶ型50.55%、Ⅸ型36.55%、Ⅺ型12.91%.主线分布以7.5″.5′.3及9.7.5′.3为主(占72.91%).64.36%的个体双手主线对称分布,以7.5″.5 ′.3为主(39.27%).主线指数( MLI)为6.33±1.56,主线横向指数(MLIT)为22.69±3.47,两者均无性别、手别差异.2.73%的个体缺失c三叉.结论:景颇族的手掌主线分布具有对称性,与其他民族相比有共性又有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RHRSP)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神经黏蛋白表达、脑组织含水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80只SD大鼠先用环形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电针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缺血2h后再灌注1d、7d、14d、30d大鼠神经黏蛋白、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1d,对照组脑缺血区周围出现神经黏蛋白阳性表达细胞,7d明显增多,14d表达到高峰,30d下降。电针组神经黏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在7d、14d、30d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脑缺血1d、7d,电针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电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促进缺血损伤区神经功能修复,可能与其下调神经抑制因子神经黏蛋白的表达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mRNA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120只RHRSP,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48只)和电针组(48只),后2组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ACO)模型,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穴位电针治疗,1次/d,14 d。用原位杂交法和电镜等技术观察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28 d大鼠脑内缺血区TSP-1mRNA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梗死灶周围TSP-1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模型组在1 d后出现TTSP-1mRNA阳性细胞,7d达到高峰并延续到14d,28 d则明显减弱;电针治疗组在1d、7d、14d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超微结构发现电针组神经细胞在各时间点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TSP-1mRNA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区的血管的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传统活血化瘀方剂大黄[庶虫]虫丸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及其主要作用机制。方法:查阅近20余年来的文献资料,归纳它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考察药物作用机制。结果:大黄座虫丸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抗组织纤维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和妇科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发展更为迅速。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研究大黄[庶虫]虫丸古方新用及其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一门介于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之间的边缘学科.随着断层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内容越来越充实,但教学难度也越来越大,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含左旋氧氟沙星(LVFX)方案治疗老年煤工尘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不同年龄段(50~59岁、60~69岁、70~79岁)确诊的老年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分别有26,22、16例.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3HR,ZEV/9HR.EV方案化疗;对照组用5HR.ZE/9HRE方案化疗.观察3个月、9个月和1 2个月痰菌阴转率和12个月X线胸片好转率.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病例痰菌阴转率和X线胸片好转率无差异("P>0.05");治疗9个月和12个月痰茵阴转率,x线胸片好转率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段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含LVF×方案治疗老年煤工尘肺结核近期疗效满意,建议对不同年龄段的非毁损肺老年煤工尘肺结核患者及时采用含LVFX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应用于正常人体肝门静脉研究的可行性,观察三维重建肝门静脉的一般形态及变异.方法:153例正常受试者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上腹部扫描,图像采集后经容积再现(VR)技术重建肝门静脉.结果:肝门静脉分5型:a型: 83 7%;b型:7 8%;c型:7 8%;d型:无;e型:0 7%.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研究活体肝门静脉形态的有效手段,三维重建能更准确、全方位地显示肝门静脉的正常解剖类型和变异.  相似文献   
8.
对临床医学本科人体解剖学试行双语教学,探讨解剖学双语教学模式。方法:以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双语教学,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结果:解剖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84.62%同学的认可;89.42%同学对双语教学质量感到很满意或满意;62.5%同学认为双语教学对理解重要解剖学概念元影响或一般无影响;双语教学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比例以20%~40%最为适宜;71.15%同学能完全听懂或基本听懂双语教学内容;最合适双语教学方式为中文教学,融合英文课件;可使用现有中文教材,通过编撰英文提纲来开展双语教学;试卷中英文试题比例以20%为宜;期末考试,实验组英文试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学双语教学不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促血管生成素-1(Ang 1)、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及超微结构表达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光镜及电镜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28天大鼠脑内缺血区Ang 1、TSP-1表达的干预作用,并与模型组比较。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没有Ang 1、TSP-1阳性细胞表达,Ang 1在脑缺血2h后再灌注7天明显增多,14天达高峰,28天仍高于正常组水平;电针组在7、14、28天且较模型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在1天后出现TSP-1阳性细胞,7天达到高峰并延续到14天,28天则明显减弱;电针治疗组在1、7、14天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超微结构发现电针组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各时间点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Ang 1及下调TSP-1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区的血管的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1(Ang 1)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 12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48只)和电针组(48只),后2组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穴位电针治疗,1次/d,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光镜等技术观察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7、14、28天大鼠脑内缺血区VEGF、Ang 1表达及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7、14、28天梗死灶周围VEGF和Ang 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7、14、28天VEGF和Ang 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脑缺血14、28天缺血区及周围MVD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梗死灶周围VEGF和Ang 1的表达,促进缺血区的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