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84例,有主诉颈、肩或背部疼痛不适,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n=92)和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组(n=92)。所有患者入组前和治疗6周后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焦虑和抑郁症状。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75%则为显效,减分率≥50%则为有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01),且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组HAMA评分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 <0.01);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01)。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组显效率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28.2%vs. 13.3%,P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推拿治疗存在颈肩背部疼痛不适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CBL)在药剂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12月实习生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CBL进行教学,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实习后教学成绩和实习生学习主动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肿瘤药物及解毒药物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学习驱动力、深入学习、控制学习、扎实学习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用于药剂科临床实习可有效提升实习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其临床知识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的前脑啡肽基因(PENK)转录水平的改变。方法 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随机等分为吗啡组(iq·2次·d-1,剂量逐日递增,5-50mg·kg·次,共10d)及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在末次注射后的3h及3d,每组各随机灌注处死6只,取脑组织并冰冻切片,留取含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中脑导水管灰质(PAG)、杏仁核(AMG)、海马CAl区(HIPCAl)的切片。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脑区吸光度A值(PENKmRNA)的水平。结果末次注射后3h,吗啡组大鼠5个被检脑区PENK mRNA值,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末次注射后3d,在除AMG以外的4个被检脑区PENK mRNA值仍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可使多个脑区PENK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从而参与吗啡依赖与戒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方法 将20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等分为CUMS组和对照组,前者连续28天每天随机接受不同的应激,对照组同样条件下饲养但不给应激,至第28天进行行为测评后处死,在日立(H7500)透射电镜下测量海马CA1神经元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结果 CUMS抑郁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突触活性区长度(216.64±20.19 nm)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42.4±5.23 nm)显著小于对照组(321.58±12.27nm,69.6±4.77 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触界面曲率及宽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应激性抑郁大鼠存在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这提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沃泰西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的活性有关,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本文对沃泰西汀的临床药理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背景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更强调多部门综合管理及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治疗。通过研究分析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现状,可健全服务体系,为恢复患者社会功能、减少疾病负担提供依据。目的 对2014—2018年河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各级政府健全、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制定救治救助政策及推进社区康复服务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2019年1—4月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信息系统中河南省所有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常住人口数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数据。记录2018年信息系统使用情况(包括信息系统覆盖率、信息系统注册用户数)、在册患者一般资料、患者登记管理及治疗情况〔包括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常住人口数、在册患者数、规范管理患者数、规律服药患者数、病情稳定患者数、居家患者数、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稳定率〕,比较2014年与2018年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稳定率,记录2014—2018年在册患者未治期、病程,在册患者政策利用情况。结果 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174个县/区全部开通信息系统用户账号,均开展患者信息录入随访工作,信息系统覆盖率为100.00%,系统注册总用户数为3 429例。2018年河南省在册患者共413 240例,对比2014年248 128例,环比增长66.54%。2018年河南省报告患病率平均为4.34‰,各省辖市中报告患病率前3位依次为商丘市(5.23‰)、周口市(5.23‰)、驻马店市(5.23‰);省直管县(市)中报告患病率前3位依次为新蔡县(5.68‰)、兰考县(5.17‰)、滑县(5.12‰)。2018年河南省规范管理率平均为72.99%,各省辖市中漯河市规范管理率最高(87.96%);省直管县(市)中兰考县规范管理率最高(96.08%)。2018年河南省规律服药率平均为30.31%,各省辖市中洛阳市规律服药率最高(51.15%);省直管县(市)中邓州市规律服药率最高(74.95%)。2018年河南省稳定率平均为81.43%,各省辖市中济源市稳定率最高(97.76%);各省直管县(市)中兰考县稳定率最高(98.46%)。与2014年相比,2018年河南省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稳定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6.92%、115.31%、80.10%、62.44%。2018年河南省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稳定率均高于2014年(P<0.05)。河南省精神分裂症在册患者的未治期2014—2018年逐年缩短;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在册患者的未治期2015年较2014年有所延长,之后3年逐年缩短;偏执性精神病在册患者的未治期2014—2016年逐年缩短,之后2年先延长后缩短;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在册患者的未治期2014—2017年逐年缩短,2018年与2017年保持一致;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在册患者的未治期2014—2017年逐年缩短,2018年较2017年略有延长。以精神分裂症在册患者为标准,2014—2018年河南省在册患者病程分别为13.45、12.12、10.66、10.50、10.10年,逐年缩短。参加严重精神障碍门诊救助的2 500例患者中,享有低保救助者1 629例(65.16%),享有残联救助者631例(25.24%),享有民政救助者304例(12.16%),享有门诊慢性病报销者966例(38.64%),享有3种及以上救助政策者346例(13.84%)。结论 2014—2018年河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登记人数不断增多,患者管理和治疗状况有所提高,在册患者未治期有所缩短。但部分地市工作差距较大,规律服药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线索诱发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情况,探讨内隐致敏法对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名康复期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根据被试者的自我报告初次评价心理渴求程度,采用内隐致敏法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每周干预四次,对照组未采用内隐致敏法,其余干预措施与观察组相同。3周后,对照组、观察组观看饮酒相关视频,同时给予酒瓶、酒杯、酒味刺激,线索诱发后1分钟内再次评价心理渴求程度。结果:线索明显诱发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P〈0.01),内隐致敏法能降低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程度(P〈0.01)。结论:康复期酒依赖患者在线索诱发下产生明显的心理渴求;内隐致敏法能降低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男性酒依赖者的青少年子女的内心体验。方法:运用立意取样法和深入访谈法,对16例男性酒依赖患者的12-18 a青少年子女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Giorgi法进行分析,萃取出主题内容。结果:经分析,萃取出4个主题内容:(1)对父亲饮酒行为的强烈厌恶感;(2)父亲病态饮酒行为带来的病耻感;(3)对父亲病态饮酒行为的无能为力感;(4)对家庭问题的企图逃避感。结论:男性酒依赖者的青少年子女面临心理卫生问题,应引起公众关注;建议为该群体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和应对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