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对照组单纯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的总有效率(P<0.05);心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LVEF水平均提高,LVEDD、LVESD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3.33%(3/90)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3.33%(12/90)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改善心功能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合成化合物8-十六烷基小檗碱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将8-十六烷基小檗碱设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临床拟用剂量的250、100和25倍剂量给大鼠灌胃给药,连续喂养90天,观察该化合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表明8-十六烷基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结论 8-十六烷基小檗碱对大鼠大剂量长期用药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小檗碱的降糖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的功能。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小檗碱的降糖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口服华法林抗栓的剂量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东人服华法林剂量及疗效、风险。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机械瓣膜组和非机械瓣膜房颤组,服华法林以INR比值1.8-2.5范围为依据进行药量升降调节,寻求最佳剂量最小风险。结果两组患者使用华法林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获得华法林维持量及出血率亦无统计学意义,在INR比值1.8-2.5范围内高龄患者出血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在INR比值1.8-2.5范围内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剂量疗效安全可靠,即使有出血均是小量的,患者多能自行处理或请医生对症处理,均可安全度过,无脑部大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白细胞介素17(IL-17)等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选择心内科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每组1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IL-17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术前IL-17和IL-6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h两组IL-17和IL-6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以后逐渐下降,术后72h常规治疗组IL-17和IL-6表达水平仍然高于术前(P0.05),但丹红组的已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丹红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2.7%比81.3%,P0.05)。72h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丹红组IL-17[(31.4±6.1)ng/ml比(23.2±4.3)ng/ml]和IL-6[(60.3±11.6)ng/ml比(42.7±8.4)ng/ml]水平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43.6±4.5)%比(53.7±5.6)%],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22.7±4.3)%比(17.2±3.7)%],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降低IL-17和IL-6因子表达,可能是改善PCI术后MIRI的机制,从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作用及由此而引起的对血粘度及同型半胱氨酸影响。方法 78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经血液检查对比葛根素治疗组血粘度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粘度及同型半胱氨酸均较前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葛根素注射液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影响斑块形成的血粘度及同型半胱氨酸,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类冬眠疗法对主动脉夹层患者23例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1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0例,给予类冬眠疗法,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后入院时间,影像学改变,生化变化等辅助检查无明显差异,在胸疼消失天数,血压下降并稳定例数、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等方面,类冬眠疗法组占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类冬眠疗法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中miR-126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冠脉病变、血脂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miR-126表达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对照组miR-126和HDL-C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对照组TC和LDL-C显著低于冠心病组(P<0.05).miR-126、TC、LDL-C和HDL-C表达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iR-126与TC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24,P<0.05),与LDL-C表达亦呈显著负相关(r=-0.381,P<0.05),而与HDL-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16,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miR-126与TC和LDL-C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miR-126表达随着冠脉病变分支的增加而逐渐下调,miR-126的检测可用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量心宝丸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加量心宝丸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和心电图心率在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升高的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4.3%,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1%,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量心宝丸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托拉塞米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240例,随机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4组:①托拉塞米注液射20mg+托拉塞米片10mg组;②呋塞米注液射40mg+呋塞米片20mg组;③呋塞米注液射60mg+呋塞米片20mg组;④呋塞米注液射80mg+呋塞米片40mg。治疗3个月后观察四组有效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等。结果:托拉塞米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呋塞米各组(P〈0.05),再住院率托拉塞米组显著低于呋塞米各剂量组(P〈0.05);四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