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tt)是指cT平扫显示脑蛛网膜下腔呈现血性的高密度值,其病因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现象,由于此现象可能并非罕见,直接影响临床诊断,故本文就其概念、常见病闲、与SAH在临床表现、脑CT影像特点的鉴别以及预后问题加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pseudo-SAH的认识,以制定正确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B族维生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方法,1000例Hhcy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种B族维生素,即每日口服叶酸片2.5 mg、维生素B12片0.5 mg、维生素B6片25 mg,共治疗2年,随访观察2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12、24个月的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并记录治疗前、随访0.5、3、6、12、18、24个月MMSE的评分,观察两组MMSE下降≥2分病例发生的例数及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12、24个月,治疗组比对照组tHcy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0.5、3、6、12、18个月时治疗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时,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随访全程中曾出现过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4个月时,两组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时,两组新发生的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随访时间点两组新发生的MMSE较治疗前水平下降≥2分的患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族维生素干预可能有助于减缓患者脑梗死后近期认知功能的衰退,但对远期的干预作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VE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视觉功能障碍与周围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50例眼底检查无DR病变的DM患者( DM组)进行P-VEP及周围神经传导( NCS)检测。结果 DM组P-VEP的P100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M组中NCS异常组与比NCS正常组的P100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00波潜伏期延长可能是DM患者DR的早期表现,可为亚临床DR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并且在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中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狭窄伴轻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预后与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狭窄伴轻度V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分别于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进行CVR检测及简易神经状态量表评分(MMSE),对比2组入组前后CVR及MMSE变化。同时对观察组入组前后CVR及MMSE差值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屏气指数(BHI)、平均峰流速上升率(Vm%)及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6个月后BHI、Vm%及MMSE评分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入组6个月后BHI、Vm%及MMSE评分较入组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入组时BHI及Vm%与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MMSE差值存在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CVR可作为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伴轻度VD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前瞻性研究观察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β synthase CBS)T833C基因突变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脑梗死、TIA、心肌梗死、其他血管栓塞)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152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84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ine tHcy)水平和CBS T833C基因型,在5年内对其随访追踪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情况.结果 CBS T833C基因C/C纯合突变型、C/T杂合型和T/T野生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随访再发脑梗死的再发率C/C型(35.00%)依次高于C/T型(22.00%)和T/T型(13.41%);各基因型随访发生TIA、心肌梗死和其它血管栓塞,趋势是C/C型高于C/T和T/T型,C/T高于T/T型;不同基因型随访总的缺血性事件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P < 0.01),发生率分别为C/C型(60.00%)、C/T型(40.00%)和T/T型(23.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Hcy水平升高是中青年脑梗塞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110;95%CI:0.989 ~ 1.245,P < 0.05),而CBS T833C基因突变未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血浆tHcy水平升高是中青年脑梗死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BS T833C基因突变引起tHcy水平升高,可能是间接导致中青年脑梗死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分布区域梗死所致的偏瘫、缄默或淡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大脑前动脉皮质支分布区域梗死的临床认识。方法:本文结合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点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例大脑前动脉皮质支分布区域的额叶矢状窦旁皮质、额叶内侧面包括扣带回前部、中央前回内侧面、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梗死的病人,出现了以对侧偏身严重瘫痪、精神缄默或淡漠为突出的临床症状。结论:大脑前动脉皮质支闭塞,可以造成对侧偏瘫、精神缄默或淡漠症候群。  相似文献   
8.
崔磊  张哲成  李新  朱炬  田丽  刘怀翔 《天津医药》2011,39(10):945-94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干预对大鼠脑皮层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hcy组、治疗组和预防组,采用不同饮食结构及干预手段制备动物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技术测定不同时期各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并于第12周末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ICAM-1在大鼠脑皮层血管的表达情况。结果:第4周末大鼠Hhcy模型制备成功,而第12周末对照组、治疗组和预防组血浆t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大鼠脑皮层ICAM-1阳性血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hcy可以促进大鼠皮层脑血管ICAM-1表达,B族维生素可以有效降低血浆tHcy水平,并且对ICAM-1表达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复发及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各60例,提取DNA做ACE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加(均P<0.01),伴有高血压脑梗死患者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患者(P<0.05),且伴有脑血管病(CVD)家族史者DI基因型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P<0.01),结论:ACE基因多态性可能和脑梗死的复发有关,在高血压人群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中进行ACE基因调查,可及早发现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的高危人群,对脑梗死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神经运动传导(PNC)及磁刺激膈肌运动诱发电位(dMEP)的特点.方法:选取10例常规机械通气COPD患者(上机时间≤7 d)和10例长期机械通气COPD患者(上机时间>7 d),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PNC和dMEP检测.结果:3组间脱机前后PNC、经C7棘突dMEP、经皮质dMEP潜伏期及波幅对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组间脱机前后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脱机前2组COP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MCT延长(P<0.01),2组COPD患者间CM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后长期机械通气组与常规机械通气组相比CMCT延长(P<0.01),而脱机后常规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相比CM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质-膈肌通路功能障碍,长期机械通气可加重其功能障碍,PNC和dMEP检测有助于明确机械通气COPD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