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强力癫痫丸为我院自制制剂,由钩藤、丹参等十几味药物组成,具有安神、镇静、抗癫痫等作用,在临床应用疗效较好。钩藤系主要原料之一,具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降血压等功效。为控制其质量以及保证临床疗效的稳定,对丸剂中钩藤(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和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两味药进行了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了解某医院脑病科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药物利用情况,探讨临床中药师药学服务模式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医院脑病科2014年1~12月临床住院病历120份,采用用药合理性评价、药物利用研究等综合方法,初步探讨某医院脑病科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问题;比较临床中药师实施药学服务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该医院脑病科2014年中药注射剂临床病例使用率89.17%,其中功效主治以理血剂(94.54%)为主,联合用药以1品种(55.14%)和2品种(32.71%)为主,使用人群以老年患者为主。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百分率各项赋值中,中医辨病(42.25%)、中医辨证(0%)、溶媒选择(11.32%)和给药剂量(41.51%)相对偏低,总得分百分率波动幅度与平均值基本保持一致(54.24%)。药物利用研究提示中药注射剂超浓度使用情况严重(aDDDs/aDDCs=18.90/59.21,dDUI/cDUI=1.16/3.63);所开展药学服务后药物利用指数(dDUI/cDUI)趋于合理。结论:临床中药师应加强该医院脑病科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监测,尤其是中医辨病、中医辩证、溶媒选择、给药剂量以及给药浓度,在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欣  宋毅斐 《中外医疗》2012,31(16):187+189-187,189
头孢唑林钠为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于1971年在日本首次上市,是临床医学界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常用抗生素。五水头孢唑林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其适应证:可作为外科手术前的预防用药;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门诊中药配方颗粒的用量、金额和处方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结果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导入期、增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数(357种)仅为中药饮片(489种)的73.01%;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去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并不像公众认为的那样高;单品种前10位合计27.42%,功效分类前10位合计92.19%;中药配方颗粒实际应用中更多的还是依赖处方医师的个人经验。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因自身优势而取得了发展,但也存在等效性和价格等突出问题,开拓灵活的使用思路将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辨证分型、经方、单方、成方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说明病证结合、中西并举具有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参考文献22篇。  相似文献   
6.
退热Ⅲ号合剂澄清工艺改进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退热Ⅲ号合剂的澄清工艺改进,以盐酸麻黄碱、钙含量及可溶性总固体 量为指标,与醇沉工艺对原药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澄清剂组成分损失程度远小于醇沉组,澄清效果也较优。  相似文献   
7.
2010—2013年357种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门诊中药配方颗粒的用量、金额和处方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结果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导入期、增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数(357种)仅为中药饮片(489种)的73.01%;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去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并不像公众认为的那样高;单品种前10位合计27.42%,功效分类前10位合计92.19%;中药配方颗粒实际应用中更多的还是依赖处方医师的个人经验。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因自身优势而取得了发展,但也存在等效性和价格等突出问题,开拓灵活的使用思路将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