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紫杉醇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血管直径≤275 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紫杉醇涂层球囊,n=60)和对照组(普通球囊,n=60),在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并考察其晚期管腔丢失与二次狭窄率。术后随访25周,考察各组靶血管衰竭事件发生率。结果冠脉小血管病变患者在术后血管造影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二次狭窄率(268%,15/56)较对照组(500%,29/58)更低(P<005)。随访25周的临床统计显示,观察组靶血管事件发生率(36%,2/56)较对照组(86%,5/58)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与普通球囊血管形成术相比,紫杉醇涂层球囊血管形成术更有利于降低冠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二次狭窄率和靶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120例,分为心脏择期组45例、心脏急诊组31例和周围血管组44例,三组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结果12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有36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0%,36例严重并发症中,心脏择期组严重并发症为11例,发生率为24.44%,心脏急诊组严重并发症为8例,发生率为25.8%,周围血管组严重并发症为17例,发生率为38.63%。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具体表现有严重心律失常、造影剂休克过敏、穿刺点大血肿等。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产生的严重并发症种类较多,发生率最高的为严重心律失常、造影剂休克过敏、穿刺点大血肿等,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处理和预防,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为非老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临床上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并考虑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尽早做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及评估患者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山绿茶降压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进行治疗的H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山绿茶降压片,4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9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平均舒张压(mDBP)均明显低于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P0.05),内皮素(E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绿茶降压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血清Hcy,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并比较2组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较对照组的55.0%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PO、hs-CRP、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BNP、c Tn T、CK-MB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VEDD及观察组LVESD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及观察组FS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30.0%,较对照组的55.0%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AMI患者PCI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患者心肌损害,提高左心功能,并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67例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PC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40mgqn,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qn,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经家属同意并签字行PCI治疗。结果术后4周及12周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CS患者PCI后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促进hs-CRP下降,对预后有重要意义,且增加剂量无明显肌酶及肝酶升高。  相似文献   
7.
华法林在房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房颤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1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例有并发出血,其中1例为严重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时测INR为2.7;1例轻度出血当时测INR为3.5,经停用2d后华法林减量为2.0mg后维持INR为2.0水平,无进一步出血。腔隙性脑梗死1例,周围血栓栓塞1例。结论适量华法林用于房颤的抗凝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抗凝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治。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2500U,12h/次,连续7d。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疗法,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口服2次/d,连续7d。结果均无猝死及严重并发症。疗效:观察组30例中,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30例中,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一种复杂多变且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若得到及时强化治疗,症状可迅速缓解,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稳定,预后得到改善,反之则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使病情加重。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2年10月在该院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有行介入封堵治疗的适应证。房间隔缺损患者均经股静脉穿刺行右心导管检查及送入封堵器械,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需经股动脉穿刺,封堵前行主动脉弓降部或左室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适应证,帮助选择封堵器的型号,术后重复造影以判断封堵效果,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及其配套输送系统。封堵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97.76%(131/134),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约1.49%(2/13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0.74%(1/134)。随防中未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