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31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接受治疗的208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BPD,将其分为BPD组(n=153)和非BPD组(n=55);再根据BPD严重程度分度,将BPD组极早产儿分为Ⅰ度BPD亚组(n=31)、Ⅱ度BPD亚组(n=17)及Ⅲ度BPD亚组(n=7)。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学比较BPD组与非BPD组,以及3个BPD亚组极早产儿出生与治疗情况、生后14 d内液体摄入量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极早产儿发生BPD及BPD极早产儿发生Ⅲ度BPD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YFYWZLL26841),并且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BPD组极早产儿出生胎龄、体重、头围及身长,以及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小于、轻于、短于、低于非BPD组;而孕母产前激素使用率,极早产儿出生窒息率、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率及早发型败血症(EOS)发生率,以及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均高于、长于非BPD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PD组极早产儿生后第2、4、5、7、11、12天的总液体摄入量,以及生后第6、8~14天肠外液体静脉输注量,均多于非BPD组;生后第1~14天肠内液体摄入量,则均少于非BPD组,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极早产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低(OR=1.866,95%CI:1.063~3.274,P=0.030),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长(OR=1.834,95%CI:1.158~2.905,P=0.010),无创机械通气时间长(OR=1.163,95%CI:1.067~1.267,P=0.001),发生EOS(OR=0.071,95%CI:0.011~0.465,P=0.006)是极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后第3、4、5天肠内液体摄入量多(OR=0.671、0.708、0.746,95%CI:0.483~0.932、0.511~0.846、0.583~0.955,P=0.017、0.004、0.020),是极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保护因素。④3个BPD亚组极早产儿出生胎龄、孕母产前激素使用率、出生窒息率、EOS发生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生后第1、2、4、5、6天总液体摄入量及肠外液体静脉输注量,以及生后第1天肠内液体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是,这16项因素均不是BPD极早产儿发生Ⅲ度BPD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极早产儿发生BP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减少出生窒息及EOS发生率,优化呼吸支持策略,增加生后第3~5天肠内液体摄入量,有望降低极早产儿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硫化氢(H2 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模型(Ischemia)组、H2 S 低剂量(L-NaHS)组、H2 S 中剂量(M-NaHS)组和 H2 S 高剂量(H-NaHS)组。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H2 S 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于缺血3 h 时分别腹腔注射0.7 mg/ kg、1.4 mg/ kg 和2.8 mg/ kg 的 NaHS,Sham 组和 Ischemia 组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5组大鼠均于缺血24 h 时断头取脑,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 Sham 组比较,Ischemia 组大鼠脑组织 SOD、GSH-PX 活性明显降低( P ﹤0.01),MDA 含量明显升高( P ﹤0.01);电镜观察显示神经元水肿,线粒体膜肿胀、线粒体嵴断裂甚至消失,线粒体大量空泡化,细胞器的数量减少;与 Ischemia 组比较,M-NaHS、H-NaHS 组大鼠脑组织中 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 P ﹤0.05),MDA 含量明显降低( P ﹤0.05);电镜观察可见神经元轻度水肿,线粒体部分肿胀、内外膜结构清晰、部分嵴断裂消失,细胞器数量增多,脑缺血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H2 S 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其机制与提高大鼠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究与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社会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社会功能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较护理前相比,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管理、社会活动、冒险活动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1.1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紫癜性肾炎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促进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17年参加全国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总结分析,提高该项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方法 根据《2017年度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方案》,进行受照后的培养、制片、分析染色体的非稳定性畸变,统计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数量(dic+r),应用国家标准上的曲线Y=7.3512×10-3+3.4037×10-2D+8.0398×10-2 D2估算剂量。结果 样本05-1平均值是3.62Gy,95%的可信区间是(3.32~3.90)Gy,相对偏差为0.56%;样本05-2平均值是2.37 Gy,95%的可信区间是(2.19~2.54)Gy,相对偏差为7.73%,两样品相对偏差均<20%,综合判定本实验室生物剂量能力估算结果为合格。结论 本实验室能满足生物剂量工作需要,但仍然需要加强质量控制,规范操作,不断总结分析,建立本实验室生物剂量曲线,减少系统误差,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核与辐射事故的临床救治及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水分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以51批注射用乙酰谷酰胺及7批加速引湿样本为分析对象,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水分;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选择建模谱段为5 419.1~4 993.1 cm-1,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型。结果: 建模样本水分值范围为0.8%~5.9%,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144,相关系数为0.982 4;外部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155,相关系数为0.983 7。结论: 建立的模型能对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水分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药品的现场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评估提高新生儿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对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法、培训及反馈、加强终末消毒等措施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效果和干预措施进行评价。结果新生儿病床表面和仪器设备表面高频接触点荧光标记清除率从干预前的87.36%和75.81%上升至干预后的99.43%和96.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04,783.118;P0.001);干预措施实施后,新生儿病房败血症感染发病率3.44%及日感染发病率2.83‰均低于干预前的5.97%及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荧光标记法进行监测及反馈,结合对卫生保洁人员教育培训、加强终末消毒,可以有效改进环境清洁消毒效果,可以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探讨西安市高校大学生睡眠时间与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症状间的关系,为高校学生VDT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5所高校1 477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个人基本情况、睡眠时间、VDT综合征相关临床症状等资料的收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探讨睡眠时间与VDT综合征症状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每日睡眠时间范围为(4.013.0)h,平均睡眠时间为(7.53±1.02)h/d,其中13.4%的调查者日均睡眠时间≤6 h.随睡眠时间减少,除眼部症状外的其他症状因子得分升高;不同睡眠时间组学生视觉症状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9,P<0.01),且与每日睡眠时间>67 h组和≥8 h组相比,每日睡眠时间≤6 h组的视觉症状程度更为显著(Z值分别为-2.81,-4.94,P值均<0.01).结论睡眠时间与学生VDT综合征视觉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增加睡眠时间对减缓VDT注视带来的重影、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不良视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