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脉钙化(CAC)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血清骨桥蛋白(OPN)与CAC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据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结果连续入选65例患者,分为冠脉钙化(CAC)组(37例)和非冠脉钙化(UCAC)对照组(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OPN水平。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冠脉钙化的危险因素,血清OPN与CAC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结果:1、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饮食习惯不佳,缺乏运动,超重(OR=3.47~12.96,P=0.018-0.003)等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重、睡眠质量差、饮食习惯不佳是CAC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35.31~5.17,P〈0.01~d0.05;2、CAC组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UCAC组[(39.919±11.879)ug/L比(24.000±6.000)愕/L,P〈0.013;3、Spearman’s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OPN水平与CAC危险因素:LDL—C、超重、年龄、TC呈正相关(r=0.487-0.286,P〈0.001~〈0.05),与睡眠质量差、糖尿病、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呈正相关(r=4.10~2.24,P〈0.01~〈0.05);与HDL-C呈负相关(r=-0.250,P〈0.05)。结论:相关分析显示年龄、超重、睡眠质量差、不良饮食习惯等是CAC独立危险因素;血清OPN水平与LDL—C、超重、年龄、糖尿病、缺乏运动等相关。这说明应降低OPN水平,减少CAC危险因素,以减轻冠脉钙化、减慢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功能的改变,直接导致人体多种病变,影响线粒体功能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线粒体磷酸转载体(PiC)作为线粒体内膜的膜蛋白,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发现,PiC基因的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现就PiC基因与人体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在信号转导的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代谢、运动、血管生成等生物过程。与其他信号通路相比,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更庞大,在肿瘤中更多见。目前已证实多种肿瘤中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的超活化,对肿瘤细胞的存活、生长、运动、血管生成和代谢意义重大。因此,抑制PI3K和与通路相关的成分可能会使肿瘤生长受抑,使患者预后改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包括针对单一成分的抑制剂和双重抑制剂。目前大量的PI3K抑制剂已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取得良好结果,有些已经在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中进行了临床试验。在此综述中,我们简单的总结了PI3K-AKt通路的研究成果,讨论了PI3K抑制剂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铁是一种双面元素,铁稳态的紊乱对部分组织有害。研究表明心脏是受铁代谢紊乱影响的主要器官之一。铁代谢障碍无论是缺乏还是超载,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铁蛋白是研究铁状态的唯一指标,被认为是诊断铁状态的最佳单一测定。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多种心血管疾病与铁代谢紊乱有关,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阿霉素导致的心肌损伤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明确铁代谢紊乱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并进一步研究铁蛋白与铁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上提供便捷、准确的检测方法,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2次口服,用药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观察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疾病发展进程进行分类,即不稳定型心绞痛(UA)60例,心肌梗死(M I)60例,设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常规血脂采用酶法进行检测。结果:M I组患者血中Lp(a)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Lp(a)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内皮细胞损伤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流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经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冠脉恢复正常血流患者和冠脉无复流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PCI患者,根据术后血流分级(TIMI分级)分为两组,冠状动脉血流≤TIMI2级40例,为无复流组,TIMI3级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冠脉血中内源性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CD63)水平,以此判断内皮细胞受损情况。结果:PCI术后无复流组较对照组冠脉中NO明显减少[(41.52±6.1):(61.94±10.7)μmol/L],而ET[(117.42±11.1):(59.08±9.8)mg/L]、CD63[(7.43±8.2)%:(2.05±2.8)%]显著增加(P均0.05)。提示在PCI后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者较血流恢复正常者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更严重。结论:内皮细胞损伤是冠状动脉PCI术后无复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急性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清心肌酶、心肌组织电镜检查,光镜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IκB。结果急性阿霉素组心肌酶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发生明显肥大、水肿变性,并可见线粒体肿胀、排列紊乱,NF-κB表达显著增加及IκB表达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及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及线粒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受损伤心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300例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分为正常对照组(0级,70例)、斑块1级组(80例)、斑块2级组(80例)、斑块3级组(70例),根据斑块性质又分为软斑组(88例)和硬斑组(142例),观察各组APN水平及eNOS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斑块2、3级组患者APN水平明显降低[(90.91±9.66)μg/ml比(52.87±11.12)μg/ml、(50.67±10.31)μg/ml],斑块1、2、3级组患者eNOS水平明显下降[(12.35±1.08)U/ml比(9.27±1.24)U/ml、(6.68±1.03)U/ml、(4.92±1.12)U/ml],ET-1水平明显升高[(100.25±4.46)ng/L比(152.46±5.12)ng/L、(164.87±4.58)ng/L、(206.47±5.09)ng/L],P〈0.05~〈0.01;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表明APN水平与颈动脉软斑呈明显负相关(r=-0.83,P〈0.05);(2)ROC曲线表明APN、eNOS指标对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674,0.681,P均〈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脂联素、eNOS水平显著下降,对颈动脉斑块形成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嗜铬粒蛋白A(CgA)含量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CHF住院患者48例,其中心功能Ⅱ级组15例、Ⅲ级组17例和Ⅳ级组16例。另选正常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CysC和CgA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患者中CysC[(664.85±14.42)μg/L∶(991.19±108.59)μg/L]和CgA[(67.55±5.987)ng/ml∶(317.79±160.028)ng/m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01);且心功能Ⅳ级的高于Ⅲ级,Ⅲ级的高于Ⅱ级[CysC(1115.5±40.81)μg/L∶(990.12±32.65)μg/L∶(859.8±20.727)μg/L,CgA(522.13±65.958)ng/ml∶(276.88±2.205)ng/ml∶(146.2±3.144)ng/ml,P均〈0.001],②血清CysC和CgA呈正相关(r=0.931,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嗜铬粒蛋白A水平均显著升高,其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级的加重而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