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当归承气汤联合碳酸锂治疗对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 123 例患者随机分成当归承气汤组41 例、碳酸锂组42 例和当归承气汤联合碳酸锂组(联合组)40 例,随 访8 周。应用Young 氏躁狂量表(YMRS)及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在治疗前后评估 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结果 (1)3 组间YMRS 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83,P < 0.001)。当 归承气汤组及碳酸锂组的YMRS 差值低于联合组(t=-4.577,P< 0.001;t=-3.309,P=0.004)。(2)治疗后, 3 组在RBANS 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均升高(均P< 0.01)。3 组间两两比较,RBANS 总分和视觉空间分比较 当归承气汤组较联合组低(t=-24.500,P < 0.001;t=-5.644,P=0.016),语言功能分比较碳酸锂组低于联 合组(t=-4.009,P=0.028),延迟回忆分比较联合组高于当归承气汤组(t=-9.130,P=0.001)、碳酸锂组(t= -6.447,P=0.015)。(3)联合组的视觉空间差值与YMRS 分差值呈轻度正相关(r=0.326,P=0.046)。当归承 气汤组视觉空间差值与YMRS 分差值呈轻度正相关(r=0.310,P=0.045),延时回忆差值与YMRS 分差值呈 轻度正相关(r=0.370,P=0.017)。结论 当归承气汤联合碳酸锂治疗改善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且与 精神症状的改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链球菌(SP)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SP菌株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10月于河南省某医院住院诊治的SP脑膜炎患儿1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SP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年龄≤1岁7例,年龄1岁9例;病程为(4.24±4.76)d。研究对象均有高热(T38.5℃),8例出现全身性抽搐,10例有昏迷及嗜睡等严重意识障碍。13例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异常,9例脑脊液压力200mmH_2O(1mmH_2O=9.806Pa),10例脑钠肽(BNP)水平1 000pg/mL,13例合并低钠血症,10例合并低钙血症。后遗症情况: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4例,癫痫3例,肢体活动障碍3例,昏迷2例。预后情况:11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治疗。预后不良的研究对象出现白细胞异常、低钙血症、低钠血症、高BNP水平及高脑脊液蛋白水平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的研究对象。对分离出的SP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SP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均高于80.00%,而SP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耐药率较低(均为6.25%),未发现万古霉素、替利霉素、利奈唑胺、左旋氧氟沙星耐药菌株。结论 SP脑膜炎患儿病情危重,后遗症发生率高,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程度对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此外,SP对儿科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需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近缓解的双相障碍患者在参加强化门诊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IOP)时,情感气质对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近4个月有一次急性发作而目前处于缓解期的双相障碍患者,按本人对治疗的倾向性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药物干预下同时进行为期约4周共10次IOP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使用情感气质自评量表简版评价患者情感气质,治疗前后用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评估药物依从性水平,并根据治疗结束时依从性分为高依从性(≥6分)和低依从性(6分)亚组,探讨情感气质对参加IOP双相障碍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时高依从性组45例,低依从性组18例。干预组中高、低依从性亚组未治疗时间、抑郁气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社会人口学因素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OP干预(OR=6.32,95%CI:1.59~25.14)和抑郁气质(OR=0.71,95%CI:0.52~0.96)影响药物依从性(P0.05),药物依从性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示抑郁气质在干预中的调节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IOP干预可以改善双相障碍患者药物依从性,而抑郁气质会损害药物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了解PSP在抑郁症中的适用性.方法 在全国6个精神卫生中心收集84例门诊抑郁症患者.所有的病例进行PSP、Montgomery- Asberg抑郁量表(Montgomery- 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大体社会功能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Scale,GAF)评定,分析PSP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内部一致性、与GAF的一致性以及与MADRS的相关性.另外,6例抑郁症病例在首次评定后的1周进行再次评定用以PSP重测一致性的检验.结果 PSP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760,PSP总分与GAF评分具有良好的正相关(r=0.906,P<0.01),与MADRS总分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652,P<0.01),重测一致性的kappa值为0.945(n=6,P=0.01).结论 PSP是一个操作简单、稳定性高的评估工具,可用于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评估.量表中d维度(冲动和攻击行为)对整个量表的权重大,在抑郁症患者中与总分相关性欠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1)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是否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关.方法 选取BDNF基因Val66Met位点(rs6562)以及DRD1基因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32、rs5326、rs2168631、rs6882300和rs267418),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3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7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检验,使用多因子降维法软件(MDR)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 以上6个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0.0083);MDR分析结果显示,BDNF与DRD1基因交互作用存在于两位点模型(rs6265-rs5326)[OR=1.83,95%可信区间(CI):1.33~2.53;x2=13.91,P=0.0002],三位点模型(rs6265-rs4532-rs6882300)(OR=2.06,95% CI:1.53~2.78;x2=22.73,P<0.0001)及四位点模型(rs6265-rs5326-rs2168631-rs6882300)(OR =2.85,95% CI:2.09 ~ 3.89;x2=44.99,P<0.0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与DRD1基因存在交互作用,DRD1在精神分裂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BDNF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程强化门诊心理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IOP)对新近缓解(近4个月有1次急性发作,目前处于缓解期)的双相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双相障碍患者按本人意愿分为干预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合并IOP)和对照组19例(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为期4周共10次IOP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使用席汉残疾量表(SDS)和大体功能量表(GAF)分别在基线、治疗结束和3个月末随访评估患者功能水平,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SDS和GAF评分在基线、治疗结束和3个月末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1.57,P均0.05)。重复测量方差显示,仅SDS家庭生活、效率低下天数和GAF时间主效应显著[F(2,44)=5.93,P=0.005;F(2,46)=5.05,P=0.01;F(2,48)=91.48,P0.001],其余均不显著。结论:短程IOP对新近缓解双相障碍患者的功能改善不显著,有待延长随访期进一步评估其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丁螺环酮分别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比较.方法 将91例TRD患者随机分配至帕罗西汀+利培酮组或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进行双盲对照治疗8周,分别于基线、4周末、8周末评定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17),于基线、8周末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方案HAMD -174周末、8周末评分与基线比较以及4周末减分与8周末减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DSS 8周末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两组间HAMD -17评分基线、4周末、8周末、4周末减分及8周末减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SDSS基线、8周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DSS 8周末减分帕罗西汀+利培酮组优于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利培酮与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均能明显改善TRD的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但利培酮+帕罗西汀在提高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丁螺环酮+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8.
介绍分裂情感性障碍的命名演变、定义、归类、诊断稳定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院自1995~1997年收治尿道刺激综合征患者256例,均早期误诊为泌尿系感染,误诊最长者达18个月之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身痛苦。纠正诊断后,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98.2%,追踪1年无复发,现将误诊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0.
蓬子菜资源丰富,在很多国家有药用基础,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蒽醌类,活性化合物香叶木苷具有改善微循环、止血、保肝等药理作用.简述蓬子菜及其制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认为蓬子菜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其活性部位作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尤其应重点关注其量多的活性成分香叶木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