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6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279篇
综合类   731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7篇
  3篇
中国医学   360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并考察适用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体外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方法 用改良Seglen两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以高糖DMEM为基础培养基培养细胞。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水平、用底物探针法检测大鼠原代肝细胞中5种细胞色素P450(rCYP450)和葡萄糖醛酸转移酶(rUGT)代谢活性,考察培养时长对肝细胞功能和代谢酶活性水平的影响。原代肝细胞与利福平(RIF)、奥美拉唑(OMP)、β-萘黄酮(BNF)、苯巴比妥钠(PB)和地塞米松(DMS)共培养60 h,通过底物探针法检测代谢物的变化,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细胞代谢酶mRNA的表达水平,筛选多种代谢酶的阳性诱导剂。结果 改良后的分离方法可得到活率大于90%,能正常分泌ALB和BUN的原代肝细胞,培养至第9天仍可维持基本功能和正常形态。rCYP1A2、rCYP2B1和rCYP3A1随培养时长活性下降迅速,48和72 h下降至20.54%~23.15%和0~7.80%。rCYP2D2和rUGT酶活性下降较缓,48和72 h可维持在57.41%~76.77%和25.25%~35.24%。诱导剂筛选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SP-D)与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发生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30例发生ILD的RA患者,将其纳入A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未发生ILD的RA患者,将其纳入B组.均在入组时测定其血清SP-D、KL-6水平,分析血清SP-D、KL-6水平与RA患者发生ILD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血清SP-D、KL-6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P<0.05);随着RA患者病情活动度的加重,血清SP-D、KL-6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的tau-b(K)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SP-D、KL-6水平与RA患者病情活动度均呈正相关(r=0.863、0831,P均<0.001);经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SP-D、KL-6水平与RA患者发生ILD有关,血清SP-D、KL-6水平升高是RA患者发生ILD的风险因子(OR>1,P<0.05).结论:血清SP-D、KL-6是RA患者发生ILD的风险因子,血清SP-D、KL-6高表达与RA患者发生IL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盆底表面肌电的影响,为提高PFD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以2021.1-01至2022-06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PFD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生物反馈组和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组,比较治疗后2组的起效时间、临床症状评分、有效率、盆底肌电数值。 结果共1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组73例,对照组6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起效时的治疗频次分别为3次和8次左右,有效率分别为93.15%和65.57%,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肌力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可以缩短盆底康复治疗的起效时间、明显改善PFD的症状、明显提高盆底肌的肌力和耐力,可做为中重度PFD的首选治疗措施。但由于本研究观察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尚需进行多中心对照实验研究,以确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7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肾损害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影响SLE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高危因素.结果:78例SLE患者发生肾损害46例(58.97%),未发生肾损害32例(41.03%);发生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肥胖,高血压,血尿酸水平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肥胖,高血压,血尿酸水平高是SLE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肥胖、高血压、血尿酸水平是SLE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常规MRI信号改变及定量磁敏感加权图像(QSM)定量评估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潜在脑损伤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综合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50例(Ⅰ组),另选48例胆红素不高的无脑相关疾病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Ⅱ组)。再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Ⅰ组分为轻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及极重度升高组。所有患儿均行治疗前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其中38例患儿行QSM检查,对比不同组别患儿MR信号强度之间差异及其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比较胆红素升高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不同核团磁化率之间的差异,及其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胆红素升高患儿更容易出现苍白球(GP)T1WI高信号表现(36/12 vs 13/37,P < 0.001);3组之间GP的T1WI信号强度(SI1)/T2WI信号强度(SI2)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但SI1GP、SI2GP、SI1P、SI2P、SI1FWM、SI2FWM、SI1FGM、SI2FGM、SI1GP/SI1P、SI1GP/SI1FWM、SI1GP/SI1FGM、△SI1(GP-P)、△SI1(GP-FGM)、△SI1(GP-P)/SI1GP、△SI1(GP-P)/△SI1(GP-FGM)、△SI1(GP-P)/△SI1(GP-FW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I1 GP/SI2GP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极弱相关关系(r=0.261,P=0.009),当日龄与出生体质量控制时,SI1 GP/SI2GP、△SI1(GP-P)/△SI1(GP-FGM)与血清总胆红素仍呈极弱相关(r=0.230,P=0.014;r=-0.184,P=0.014)。胆红素升高组与对照组之间苍白球、壳核、丘脑底核及脑干的磁化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壳核及丘脑底核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轻度相关(r=-0.419,P= 0.011;r=-0.391,P=0.018),而苍白球及脑干与血清胆红素呈中度相关(r=-0.620,P < 0.001;r=-0.630,P < 0.001)。  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单纯评价苍白球T1WI高信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是常规MR信号强度与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没有明确相关性;而苍白球、壳核、丘脑底核及脑干QSM测定的磁化率可能可以更早的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潜在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7.
中药在澳大利亚归属于补充药物范畴。《澳大利亚补充药品监管指南8.0》和《评册药物证据指南1.1》出台后,澳大利亚形成了完整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原则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补充药品应用的风险程度划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3类。根据审批途径和申请类别,按照国际协调人用药品技术要求理事会(ICH)的通用技术文件(CTD)的5个模块提交申请资料,包括药品质量报告、安全性的非临床研究报告、疗效的临床研究报告、处方信息等,并以列册药物(AUSTL)、评册药物[AUSTL(A)]和注册补充药物(AUSTR)3种途径申请审批上市。只有被列入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登记注册目录(ARTG)的治疗性产品才能在澳大利亚进行合法的上市销售。通过对澳大利亚补充药物监管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澳大利亚新药注册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对中药产品的注册管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借鉴。这对于开拓我国中药企业海外市场、提高中药的技术研发能力、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结果,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需要关注的临床问题,为更好开展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及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开展的计划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平均年龄(60.34±9.40)岁;女55例,平均年龄(56.09±12.11)岁。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肺结节数量及良恶性情况、术前Hook-wire定位情况、术前规划和具体实施的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总结经验教训。结果计划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的90例患者中,术前Hook-wire定位38例、直接手术52例;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87例、中转开胸3例。中转开胸患者中有1例行肺叶切除术,胸腔镜下有3例在完成肺段切除术后被动行肺叶切除手术。全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98.58±56.42)min,术中出血量(129.78±67.51)mL,淋巴结采样数量(6.43±1.41)枚,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2.98±1.25)d,术后引流量(480.00±262.00)mL,术后住院时间(7.60±2.38)d。90例患者中,单发结节患者73例、多发结节患者17例。共切除肺结节113枚,其中良性结节14枚、恶性结节99枚,恶性占比为87.61%。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符合指征的肺实质内结节,根据术前薄层CT及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结果做好规划,可采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肺段间结节、不易扪及的外周纯磨玻璃结节,术前采用Hook-wire定位可保证有效切缘并减少非计划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酚酸A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Wn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CFs构建细胞增殖模型,以22 mg/L卡托普利为西药对照,不同浓度丹酚酸A处理CFs。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增殖周期,ELISA法测定细胞中Ⅰ型、Ⅲ型胶原的生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分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catenin、GSK-3β、p-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24、48 h,与模型对照组相比,25、50、100 mg/L丹酚酸A均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 < 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25、50、100 mg/L丹酚酸A均能抑制CFs 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分泌(P < 0.05~P < 0.01);50、100 mg/L丹酚酸A均能明显抑制TGF-β1的合成及β-catenin的表达(P < 0.01);100 mg/L丹酚酸A可以上调p-GSK-3β的表达(P < 0.05)。结论丹酚酸A可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CFs增殖、胶原蛋白分泌和TGF-β1的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比较,探讨胸腔镜下肺亚段切除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行胸腔镜解剖性亚肺叶切除术的单发肺小结节病人9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下肺亚段切除术组(亚段组)34例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组(肺段组)56例,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早期疗效。 结果 亚段组病人切除亚段数、术中出血量、标本切缘距离均明显少于肺段组(P < 0.01),2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病理诊断、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段组Ⅰ期切除淋巴结站数明显少于肺段组(P < 0.01)。2组术后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 结论 以亚段为单位行胸腔镜下肺亚段切除能在保证切缘前提下切除更少的肺组织,可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