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Tau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TOR、Tau蛋白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TOR[(31.35±7.54)%vs.(31.30±7.42)%]、Tau蛋白[(10.28±1.57)%vs.(10.25±1.6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 TOR水平[(25.36±6.44)%vs.(15.47±6.6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Tau蛋白水平[(10.14±1.11)%]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3.32±0.43)%]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18.32±4.53)分vs.(18.36±4.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13.25±2.67)分vs.(5.72±0.94)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血清mTOR和Tau蛋白水平,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d以内的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优质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的变化。结果:整体护理干预14d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的整体护理干预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4.
刘信东  赵丽君  何彬 《西南军医》2012,14(3):402-404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予以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活血化瘀及B族维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75~150mg,2次∕天。两组均观察3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周、2周、3周进行自评、医生评估分值评价和临床疗效评价判断普瑞巴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自评和医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自评和医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普瑞巴林能有效改善枕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予以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活血化瘀及B族维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75~150 mg,2次/d。2组均观察3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2、3周进行自评、医评分值评价和临床疗效评价,判断普瑞巴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前自评和医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2、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自评和医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5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普瑞巴林能有效改善枕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2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HAMA、HAMDD评分,将评分阳性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抗焦虑抑郁剂)及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并随访8 w.比较两组降压幅度及治疗后HAMD、HAMA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降压幅度明显提高,HAMA、HAMD评分下降更明显;而对照组治疗后其评分较观察前虽下降,但血压均未达标.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控制血压的临床疗效,且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0例脑梗死(脑梗死组)、45例脑出血(脑出血组)和40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EPO水平。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清EPO水平[(1.64±0.41)ng/ml,(1.59±0.54)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7±0.86)ng/ml](均P<0.05),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的NIHSS评分[(10.42±3.75)分,(11.58±4.16)分]与血清EPO水平呈负相关(r=-0.482,r=-0.537,均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EPO水平明显升高,并且病情越重的患者血清EPO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诊治 1例急性脊髓炎患者 ,在使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 ,加用了神经节苷脂GM1注射液 (40~6 0mg·d-1)进行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 ,女 ,8岁。 2 0 0 1年 7月 7日入院 ,入院当天上午 9时在游泳池做泳前准备活动时感双下肢乏力 ,未在意 ,仍下池游泳 ,约半小时后 ,双下肢乏力更明显 ,随即上岸 ,此时双下肢活动吃力 ,以致于在更衣室内跌倒后不能站起 ,被同学发现后通知家长背回家。下午1时许 ,患儿感腹胀痛 ,解不出小便 ,同时双下肢活动更加困难 ,当即送来院。患儿称病前 1周有轻度腹泻史 ,家长否认饮食不洁…  相似文献   
9.
张利娟  王欣  刘信东 《安徽医药》2021,25(6):1216-1219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缺血性脑白质病(WMIL)病人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66例WMIL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均给予降低颅压、平衡体内水电解质、服用降脂降压、脑蛋白水解物类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另施予FNS 1日1次,持续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识评量表(MoCA)、斯特鲁色词测试C部分(SCET-C)、画钟测验(CDT)以及执行功能相关脑区白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测算.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MMSE和MoCA评分、SCWT-C和CDT测验结果以及FA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MMSE和MoCA评分均有所增加,SCWT-C正确率提高,耗费时间缩短以及CDT评分增加,脑部各区FA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研究组上述指标本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础组上述指标本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MMSE评分[(17.86±2.79)分]、MoCA评分[(18.52±3.86)分]、SCWT-C测验结果[正确率(66.92±5.29)%]、CDT测验结果[(2.89±0.26)分]以及FA值均高于基础组[MMSE(14.58±3.52)分、MoCA(14.81±4.37)分、SCWT-C正确率(49.42±6.35)%、CDT(1.99±0.41)分],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S疗法能够提高WMIL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y-poPP)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无力或瘫痪为特点的离子通道异常的神经肌肉疾病,发作时常伴有低钾血症。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56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6例,男53例、女3例、男:女=100:6。年龄15~47岁,平均32岁,41例为首发,15例有反复发作史。起病至就诊时间0.5~2d,平均13h。1.2 发作诱因:本组47例有明确诱因,其中饱餐或饮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