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舒适护理是指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患者重新获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愉悦、满足,拥有治疗中的舒适状态[1].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2年10月成立介入治疗科以来,共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在护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45~70岁.其中动脉化疗灌注术39例,动脉灌注加栓塞术17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应用与疾病转归情况.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 相似文献
5.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呼吸道大咯血和消化道大出血的常用和首选药,有“内科止血钳”之称,用于大咯血时其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可使肺小动脉收缩,减少肺内血流量,降低肺循环压力,使出血部位血管收缩而止血。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持续静脉输注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降低门静脉压力及曲张静脉压力。但临床应用中,由于过量使用和输入速度较快,从而引发胃肠道血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病人疼痛性休克。2003年2006年,我科发生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呼吸道大咯血和消化道大出血的常用和首选药,有“内科止血钳”之称[1],用于大咯血时其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可使肺小动脉收缩,减少肺内血流量,降低肺循环压力,使出血部位血管收缩而止血[2]。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持续静脉输注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微小动脉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在临终患者中的应用策略。方法:选取14例临终患者进行叙事医学模式管理,在做好临终关怀护理的前提下,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通过讲解亲历的临终事件,以《死亡如此多情》中一些有启发性的文章为教材,给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多的智慧和想象。结果:通过叙事医学的应用,弥合了技术和人性的鸿沟,丰富了人们对生死,痛苦的理解和认知,使患者能自然地、有尊严地对待死亡。所选病例中无任何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通过叙事医学方式护理临终患者可以加强医患沟通,密切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阿霉素(adriamycin, ADR)诱导的肾损伤大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ADR模型组(n=20)、替米沙坦组(n=20).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另两组均腹腔注射ADR 2.5mg/kg,每周3次,共2周,累积量15mg/kg,同时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10mg/(kg·d)(累积量420mg/kg)灌胃干预共6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精神、活动、饮食等一般情况.于末次注射停药后4周,检测大鼠终末体重、血浆Ang(1~7)水平,处死大鼠后制作肾脏病理切片并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ADR模型组及替米沙坦组大鼠体重均较对照组下降(P均<0.01),但替米沙坦组体重较ADR模型组有所增加(P<0.01),ADR模型组与替米沙坦组大鼠血浆Ang(1~7)的水平较对照组亦下降(4.27±2.79 vs 10.26±2.39ng/ml, P<0.01;7.16±2.13 vs 10.26±2.39ng/ml,P<0.05),但替米沙坦组血浆Ang(1~7)水平较ADR模型组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ADR模型组大鼠肾脏炎性细胞成簇聚集、浸润明显增多,且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替米沙坦组炎性细胞浸润则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程度亦减轻.结论 替米沙坦能够提高阿霉素肾损伤大鼠血浆中Ang(1~7)的水平,且该变化水平可能与肾脏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的统称。在临床实践中发现。SAH病人呕吐、头痛症状较为突出,尤其是头痛常成为病人的主诉。为减少病人呕吐、头痛症状,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冰帽持续头部物理降温。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