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水(4∶2.6∶2.4)为两相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流速1.2 mL/min,正向转速900 rpm。结果: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沉香95%乙醇粗提物中一次性分离得到两个2-(2-苯乙基)色酮衍生物——沉香四醇(agarotetrol,AH1)和4′-甲氧基沉香四醇。所得两分离峰经EI-MS、1H-NMR和13C-NMR鉴定确认。HPLC检测纯度可达99.0%以上。结论:高速逆流色谱法对于沉香中结构相近的2-(2-苯乙基)色酮衍生物具有理想的分离效果,产物纯度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单体Rh2(GS-Rh2)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GS-Rh2处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U251细胞凋亡情况,TRAP-ELISA法检测U251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U251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5、10、20、40、80μg/ml GS-Rh2组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42%、32.19%、45.09%、57.37%、73.82%。根据细胞增殖抑制曲线计算出IC30、IC50、IC70值分别为9.7、25.2、68.4μg/ml。FITC和PI荧光双参数点图显示实验组细胞分布区域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改变,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或坏死的区域细胞数量逐渐增多。9.7、25.2、68.4μg/ml GS-Rh2处理12、24、48、72 h后U251细胞端粒酶活性随GS-Rh2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浓度为25.2μg/ml GS-Rh2作用24、48、72 h的U251细胞hTERTmRNA与β-actin灰度值比为0.964 9±0.004 2、0.401 8±0.001 4、0.297 8±0.001 8,对照组为0.976 4±0.005 1。作用48、72 h U251细胞hTERT mRNA与β-actin灰度值比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作用48、72 h者相比P〈0.05。结论 GS-Rh2能够诱导人脑胶质瘤U25l细胞凋亡,抑制U25l细胞增殖。其机制与其抑制hTERT基因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提纯浙贝母中的活性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方法:采用氯仿-无水乙醇-0.2mo1.L-1盐酸(4:3:2)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为800r.min-1,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1.结果:一次进样分离得到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经高效液相(HPLC)分析纯度,经MS,1HNMR鉴定结构.结论:利用本实验条件可从浙贝母中分离制备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两者纯度分别达到:97.5%,94.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瘤增效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增效作用。方法将4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0.4 mL/10 g及等容积抗瘤增效颗粒溶液(生药含量分别为312、468、624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2周。每次灌胃后4 h内密切观察各组小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然后每日上午、下午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性状等,并分别于灌胃前及灌胃7、14 d称各小鼠体质量;2周后解剖各组小鼠,肉眼大体观察各小鼠脏器及组织变化。另取C57BL-6小鼠制备Lewis肺癌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40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顺铂(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0.4 mL/10 g灌胃;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均于第1、3、5 d予DDP溶液1 mL(含DDP 0.1 mg)腹腔注射,同时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抗瘤增效颗粒溶液(生药含量分别为0.6、0.8、1 g/mL)0.4 mL/10 g灌胃,每日1次,连续21 d。观察比较5组抑瘤率、肿瘤体积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性状均未发现异常,灌胃前及灌胃7、14 d体质量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各脏器组织均未发现异常。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小鼠瘤质量均显著减轻(P0.05),肿瘤体积均缩小(P0.05),且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小鼠瘤质量低于DDP治疗组(P0.05),抑瘤率高于DDP治疗组(P0.05),肿瘤体积小于DDP治疗组(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肿瘤细胞稀疏程度增加,坏死细胞数目增加。结论抗瘤增效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化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抗甲方颗粒最佳干法制粒工艺。方法考察制剂原料的含水量、休止角和压缩度等物理特性筛选干法制粒处方,以一次成型率、脆碎度、溶化性和制粒过程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水平转速、压辊转速和压辊压力3个因素对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确定最佳润滑剂及辅料配比分别为0.5%硬脂酸镁和20%的糊精(嘉兴白浪厂家),最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水平转速30 r/min,压辊转速5 r/min和压辊压力7 MPa。结论优选最佳制粒工艺合理可行,制粒过程中胚片出片连续,颗粒色泽均一,硬度适中,成型性较好,干法制粒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