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74篇
  免费   8912篇
  国内免费   4255篇
耳鼻咽喉   1173篇
儿科学   2076篇
妇产科学   1374篇
基础医学   20262篇
口腔科学   3400篇
临床医学   9396篇
内科学   19052篇
皮肤病学   1369篇
神经病学   11671篇
特种医学   2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7839篇
综合类   1720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338篇
眼科学   1424篇
药学   15369篇
  20篇
中国医学   3859篇
肿瘤学   7604篇
  2023年   1485篇
  2022年   2325篇
  2021年   3961篇
  2020年   3902篇
  2019年   3160篇
  2018年   3043篇
  2017年   3585篇
  2016年   3740篇
  2015年   4240篇
  2014年   7174篇
  2013年   8582篇
  2012年   7332篇
  2011年   8172篇
  2010年   6490篇
  2009年   6434篇
  2008年   6559篇
  2007年   6289篇
  2006年   5705篇
  2005年   5207篇
  2004年   4339篇
  2003年   3807篇
  2002年   2950篇
  2001年   2562篇
  2000年   2187篇
  1999年   1889篇
  1998年   1631篇
  1997年   1507篇
  1996年   1246篇
  1995年   1266篇
  1994年   1165篇
  1993年   1017篇
  1992年   915篇
  1991年   915篇
  1990年   754篇
  1989年   645篇
  1988年   614篇
  1987年   592篇
  1986年   567篇
  1985年   802篇
  1984年   733篇
  1983年   466篇
  1982年   597篇
  1981年   454篇
  1980年   375篇
  1979年   300篇
  1978年   216篇
  1977年   181篇
  1976年   156篇
  1975年   121篇
  1974年   9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微小RNA-139-5p(miR-139-5p)、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表达与患者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5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七科和肿瘤内科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15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根据放射治疗敏感性评定标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进展亚组(n=28)、稳定亚组(n=42)、缓解亚组(n=8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癌组织、癌旁正常肺组织miR-139-5p、CTNNB1蛋白表达;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miR-139-5p、CTNNB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放射敏感性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miR-139-5p表达水平与CTNNB1蛋白阳性表达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敏感性的因素。结果研究组癌组织miR-139-5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P=15.204/0.000),CTNNB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χ2/P=59.206/0.000);miR-139-5p低表达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低、TNM分期Ⅳ期患者比例高于miR-139-5p高表达患者(χ2/P=16.006/0.000、24.669/0.000、22.213/0.000);CTNNB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低、TNM分期Ⅳ期患者比例低于CTNNB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χ2/P=21.922/0.000、22.959/0.000、30.108/0.00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miR-139-5p表达水平与CTNNB1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P=-0.503/0.000);缓解亚组、稳定亚组、进展亚组miR-139-5p低表达率及CTNNB1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χ2/P=25.762/0.000、18.721/0.000);CTNNB1蛋白阳性表达、TNM分期高是影响放射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872(1.546~5.335)、2.732(1.459~5.115)],miR-139-5p高表达是影响放射敏感性的保护因素[OR(95%CI)=0.845(0.750~0.95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139-5p表达下调、CTNNB1蛋白阳性表达上调,且一定程度上影响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P1)与原钙黏附蛋白17( proto-cadherin 17,PCDH17)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50例,癌前病变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测定组织标本中BRD4、SSBP1及PCDH17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表达情况,分别采集3组血液标本,检测3组相关血清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BRD4、SSBP1及PCDH17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胃癌组织中BRD4和SSBP1呈高表达,而PCDH17呈低表达。3组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组患者血清CA199、PGⅠ、G-17水平及HP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而PGⅡ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RD4、SSBP1、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4+SSBP1+PCDH17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 结论 联合检测BRD4、SSBP1与PCDH17有利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构建转录因子EB(TFEB)丝氨酸114位点突变体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和纯化。 方法 根据SOE PCR技术原理设计突变引物,以pGEX-6p-1-TFEB质粒为模板,分别采用外侧引物F和R及突变引物Fn和Rn进行第1步PCR扩增,获得含突变位点的产物1和产物2。经第2步PCR退火延伸对产物1和产物2进行重叠拼接,以拼接后DNA片段为模板,采用外侧引物F和R进行第3步PCR扩增获得含突变位点的目的DNA;将其克隆至pGEX-6p-1载体,采用BamH Ⅰ和Sal Ⅰ进行酶切鉴定,DNA测序验证突变结果。于大肠杆菌(E.coli)中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不同条件下诱导TFEB及其突变体重组蛋白表达。Glutathione-Sepharose 4B琼脂糖凝珠分离纯化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纯化产物蛋白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结果 第1步PCR扩增获得均含有突变位点的2条DNA片段,经第2步PCR退火延伸和第3步PCR扩增后获得大量含有突变位点的完整DNA片段。双酶切鉴定,连接的DNA片段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DNA测序显示TFEB的114位丝氨酸(TCT)成功突变为丙氨酸(GCT)。在0.5?mmol·L-1 IPTG、16?℃诱导过夜条件下获得TFEB及其突变体的可溶性蛋白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纯化后蛋白浓度较高,分子大小正确。 结论 利用SOE PCR技术成功实现了TFEB丝氨酸114位点的定点突变,并且TFEB及其突变体基因在E.coli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的性能,及其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癌的体内外抑制效果。方法 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以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分散系数(PDI)及Zeta电位,及其在不同生理介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PBS的混悬液)中的稳定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大小;精确称量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质量,并采用HPLC法测量番荔素中番荔辛,计算载药量;用酶标仪在540 nm处测量不同浓度(2、1.5、1、0.5、0.25、0.125 mg/mL)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与5%葡萄糖溶液等渗液的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采用透析袋法考察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用划痕实验与MTT实验对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进行体外药效学考察。构建黑色素瘤肺转移癌小鼠模型,以紫杉醇注射液为阳性对照,对不同剂量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进行体内药效学研究。结果 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的粒径为(160.6±1.0)nm,PDI为0.082±0.023,Zeta电位为(-28.10±1.14)mV,透射电镜下呈球状。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在5%的葡萄糖、血浆中稳定,无溶血现象;在体外可持续缓慢释放。体外研究结果显示,与番荔素原料药相比,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显著增加。体内药效学结果显示,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iv给药14 d后,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0.4 mg/mL组对黑色素瘤肺部转移抑制率可达到91.6%,S-100蛋白的表达也较模型组明显下调。结论 香菇多糖可作为稳定剂制备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癌初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2日—6月22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59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Procarta Plex多细胞因子检测系统检测外周血25种细胞因子和9种趋化因子水平。结果 59例COVID-19患者中,无症状感染组28例(47.5%)、轻型组6例(10.2%)、普通型组19例(32.2%),重型/危重型组6例(10.2%)。无症状感染组中位年龄为23.0(19.3,34.8)岁,显著低于普通型组的35.0(24.0,52.0)岁和重型/危重型组的64.5(52.0,68.3)岁(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患者较少患有基础疾病,均无症状、体征和胸部CT变化,其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同时CD4+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普通型组(P<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例无症状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CD4+ T细胞计数的变化幅度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P均<0.05)。无症状感染组外周血可检测到11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其中IL-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IP-10水平均显著低于普通型组、重型/危重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以青年为主,但未发现与性别因素相关。随着COVID-19病情进展,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降低,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但上述指标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未见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对《中国版职业紧张核心量表》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后期量表使用和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两家三甲医院和多家一、二级医院共126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国版职业紧张核心量表》调查其职业紧张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验证量表4个维度的单维性。采用IRT中的Same Jima等级反应模型计算每个条目的区分度、难度系数和信息量,从微观角度评价量表的测量特性。结果 量表4个维度均满足单维性假设。IRT结果显示所有条目的区分度较好,取值范围在0.67~3.10;17个条目中有13个条目的难度系数在-2.78~2.30之间,且不存在难度逆反现象,条目9和11难度过高且难度逆反,条目15和16难度过低过高并存且有难度逆反现象,提示待改进;除了条目9、11和15提供的信息量中等,条目16和17提供的信息量较差以外,其余条目的信息量均较好。结论 《中国版职业紧张核心量表》所有条目的区分度较好。从难度系数和信息量两个角度,条目9、11、15、16、17的测验质量均是有待改进的,其余条目性能良好,建议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对问题条目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庆大霉素含漱对小儿鼾症术后疼痛及8-异构前列腺素(8-iso-PG)、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小儿鼾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择期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术后给予冰袋冰敷等常规处理,同时联合0.9%氯化钠溶液含漱作为安慰剂,观察组50例术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利多卡因联合庆大霉素含漱。记录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咽部黏膜消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检测两组8-iso-PG、MnSO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为(4.12±0.54)、(3.24±0.43)、(2.32±0.3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8±0.51)、(4.18±0.47)、(3.51±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黏膜消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为(28.89±3.64)h、(4.91±0.86)d、(5.04±0.91)d,均短于对照组[(33.05±4.51)h、(5.85±1.04)d、(5.91±1.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8-iso-PG为(107.25±16.4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21.33±18.56)ng/L],MnSOD为(6.58±1.21)U/mL,显著高于对照组[(6.04±1.14)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和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0%和6.00%,低于对照组(16.00%、28.00%),但总出血、饮水反流、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庆大霉素含漱可有效减轻小儿鼾症术后的疼痛程度,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Vaccine》2022,40(30):4038-4045
PurposeAs protection from COVID-19 following two doses of the BNT162b2 vaccine showed a time dependent waning, a third (booster) dose was administrated. 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antibody response following the third dose versus the second and to evaluate post-booster seroconversion.Methods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conducted in Maccabi Healthcare Services. Serial SARS-CoV-2 Spike IgG tests, 1,2,3 and 6 months following the second vaccine dose and one month following the third were obtained. Neutralizing antibody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a subset of participants. Per individual SARS-CoV-2 Spike IgG titer ratios were calculated one month after the booster administration compared to titers one month following the second dose and prior to booster.ResultsAmong 110 participants, 56 (51%) were women. Mean age was 61.7 ± 1.9 years and 66 (60%) were immunocompromised. One month after third dose, IgG titers were induced 7.83 (95 %CI 5.25–11.67) folds and 2.40 (95 %CI 1.90–3.03) folds compared to one month after the second, in the immunocompromised and immunocompetent groups, respectively. Of the 17 immunocompromised participants who were seronegative after the second dose, 4 (24%) became seropositive following the third. Comparing the titers prior to the third dose, an increase of 50.7 (95 %CI 32.5–79.1) fold in the immunocompromised group and 25.7 (95 %CI 19.1–34.7) fold in and immunocompetent group, was observed.ConclusionA third BNT162b2 vaccine elicited robust humoral response, superior to the response observed following the second, among immunocompetent and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9.
刘凌云  毛涵  朱袭嘉 《天津医药》2022,50(9):902-906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慢病毒转染调控FoxM1表达对人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增殖、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ICC细胞株HCCC-9810、RBE及SSP-25的FoxM1蛋白表达水平,选取表达量较低者作为上调FoxM1细胞株,较高者作为下调细胞株;将分别携带FoxM1质粒和sh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目标上调和下调ICC细胞株,建立稳定上下调FoxM1的细胞株(Western blot验证);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PCR检测各组稳定转染细胞株MMP-9及M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SSP-25的FoxM1蛋白表达最高,HCCC-9810最低,由此选取SSP-25作为下调FoxM1表达目标细胞株,HCCC-9810作为上调FoxM1表达目标细胞株。慢病毒转染成功构建稳定上调(HCCC-9810-FoxM1组)及下调FoxM1细胞株(SSP-25-shFoxM1组);HCCC-9810-FoxM1组增殖及侵袭能力明显高于HCCC-9810-Control组(均P<0.05),而SSP-25-shFoxM1组增殖及侵袭能力较SSP-25-Control组明显下降(均P<0.05);HCCC-9810-FoxM1组中MMP-9及MMP-2 mRNA表达较HCCC-9810-Control组明显升高,而SSP-25-shFoxM1组中MMP-9及MMP-2 mRNA表达较SSP-25-Control组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FoxM1促进ICC细胞增殖及侵袭,可能调控MMP-9及MMP-2表达,也有可能作为IC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苹果多酚通过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irtuin1,AMPK/SIRT1)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自噬反应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苹果多酚提取物(apple polyphenol extract,APE)预处理A549细胞2 h后,LPS诱导A549细胞培养24 h,MTT法检测增殖活性,筛选APE最佳预处理浓度;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3 mg/L LPS)、LPS+APE组(3 mg/L LPS+20 μg/mL APE)、APE+Compound C组(3 mg/L LPS+20 μg/mL APE+50 μmol/L Compound C),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549细胞自噬;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及AMPK/SIRT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LPS诱导的A549细胞增殖活性、自噬水平、LC3Ⅱ/LC3Ⅰ、Beclin-1、SIRT1、p-ULK1/ULK1、p-AMPK/AMPK蛋白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LPS+APE组细胞增殖活性、自噬水平、LC3Ⅱ/LC3Ⅰ、Beclin-1、SIRT1、p-ULK1/ULK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LPS+APE组比较,APE+Compound C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自噬水平、LC3Ⅱ/LC3Ⅰ、Beclin-1、SIRT1、p-ULK1/ULK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苹果多酚通过激活AMPK/SIRT1 信号通路提高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自噬,降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