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716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2种不同缝线方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月 至2018年4月于解放军乌鲁木齐市第474医院住院并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128例(12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64眼)。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连续缝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间断缝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观察2组术后1、3、 7 d的疼痛、角膜刺激症状程度;角膜荧光染色确定2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时间;6个月随访中记录结膜完全愈合、瘢痕纤维增生及胬肉复发情况。2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间率的比 较采用卡方检验(必要时辅以Fisher精确概率法直接计算P值)。结果:疼痛和刺激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1 d和3 d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t=-40.477,P<0.001;t=-23.376,P<0.001。刺激症状评分: t=-18.431,P<0.001;t=-7.894,P<0.001),术前和术后7 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荧光染色 显示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方面,观察组术后3 d和5 d均高于对照组(χ2 =4.354,P=0.037;χ2 =13.333, P<0.001),术后7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 =8.848,P=0.003),观察 组的瘢痕痊愈率低于对照组(χ2 =8.214,P=0.004),2组胬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拆线 时间早于对照组(t=-32.686,P<0.001),拆线耗时短于对照组(t=-20.236,P<0.001),拆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26.58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连续缝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眼部疼痛、刺激、炎症反应轻,角膜上皮愈合更快,可明显减少瘢痕的形成,术后拆线更早,拆线耗时短且疼痛感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81例早期翼状胬肉患者,先切除胬肉,再在角膜上、下缘做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滑行移植。结果术后局部反应轻,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是一种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美容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将我院2017-03/2021-03收治的60例60眼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1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角膜创面修复时间,术前和术后1、3mo的干眼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值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963,P=0.01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t=-2.643,P<0.05),角膜创面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t=2.182,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3mo,干眼评分与术前比较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t=2.082、3.956,均P<0.05)。术后1、3mo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比较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t=4.245、2.070,均P<0.05);术后1、3mo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值与术前比较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t=2.076、2.223,均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结论:改良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可有效改善翼状胬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泪膜功能,利于术后角膜创面修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成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加戴绷带镜术后患者球结膜植片厚度进行研究,同时研究绷带镜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率、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52例单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资料。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加戴绷带镜26例为试验组,行相同手术方式但不加戴绷带镜26例为对照组,应用AS-OCT测量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2周及2个月鼻侧结膜植片距离巩膜突1 mm、2 mm及3 mm的厚度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率、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1 d,两组患者各部位结膜植片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2周、2个月,试验组各部位结膜植片厚度均较对照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1周,两组患者三处部位平均结膜植片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2个月,试验组患者三处部位平均结膜植片厚度均较对照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角膜上皮均未愈合;术后1周、2周,试验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2周,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而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绷带镜可减轻翼状胬肉术后的结膜植片水肿,也可促进术后早期角膜上皮愈合,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手术获取的翼状胬肉组织进行培养,获取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终浓度(0、20、40、80μmol/L)小檗碱对细胞进行诱导,检测小檗碱诱导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相关因子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小檗碱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细胞凋亡比率、促凋亡基因Bax和Bad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提高体外培养翼状胬肉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诱导胬肉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杨曼  谭薇  朱晓燕  周海伦  杭帆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2):2060-2063

赖氨酰氧化酶(LOX)是细胞外具有铜结合部位的氨基氧化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LOX可能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目前LOX导致疾病发展的常见变异的潜在机制仍然未知,但潜在的作用可能在于通过组织特异性的可变剪接或表达调控来影响LOX的生物学活性。但无论是在正常或病理情况下,关于眼组织中LOX的信息很少。近年有相关研究发现LOX可能参与许多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以近年来LOX参与的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用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与美容效果。方法:总结分析笔者科室2008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75例翼状胬肉病例,在显微镜下行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观察3~12个月。结果:72例患者术眼无不适症状,手术创面组织光滑平整,表面无充血,无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增生复发,与正常眼球形态无差异。仅3例结膜创面充血明显,局部有胬肉样组织增生。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项血脂和血脂比值与翼状胬肉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6-01/2019-02在我院眼科和体检中心确诊的翼状胬肉患者500例(翼状胬肉组)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中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TG/HDL、TC/HDL、LDL/HDL的比值。结果:翼状胬肉患者500例中,血脂异常者68.2%(341/500),翼状胬肉组血清TG、TC、LDL-C水平和TG/HDL、TC/HDL、LDL/HDL的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HDL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G(OR=4.132)、TC(OR=2.194)、TG/HDL (OR=2.184)、TC/HDL (OR=2.007)均是翼状胬肉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翼状胬肉发病的影响因素,加强血脂管理对翼状胬肉患者的发病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335-1337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9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42例(50眼)予以常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B组42例(48眼)予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治愈率、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B组复发率4.2%,低于A组的20.0%(P<0.05),B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4.1 ± 1.9)d,少于A组的(6.9 ± 2.3)d(P<0.01);B组患者术后明显不适者2例(4.2%),少于A组的13例(26.0%)(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并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降低复发率,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