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的9月  ̄1994年12月住院行眼小梁切除术的连续病人50例共64只眼,其中32只眼进行了较长期随访,观察眼压,视力、晶状体和滤枕形态,平均随访期为35.57月。结果 近期手术成功率93.7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不加经物控制眼压的有效率降低至46.87%,加用眼药后有效率为96.88%,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活瓣式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庆新 《眼科新进展》2002,22(2):118-119
目的 评价活瓣式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48例52眼原发性青光眼施行活瓣式小梁切开术。对术后降压眼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了观察。全部病例随访37-68个月(平均4a)。结果 近期降眼压成功率为100%,远期随眼压成功率为90.38%,术后无1例发生前房延缓形成。结论 该术式安全,并发症少,可促进前房早日形成,降眼压效果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相似文献   
3.
4.
黏蛋白16(mucin16, MUC16),又称癌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是1981年美国科学家Bast等从卵巢上皮癌抗原中检测出且能被单克隆抗体OC125识别的一种糖蛋白抗原。CA125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但在卵巢上皮癌患者的血清中常见升高。CA125是卵巢上皮癌诊断和监测复发最常用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MUC16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可以与半乳糖凝集素-1/3(galectin-1/3)、间皮素、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9(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type lectins-9, Siglec-9)等配体结合,通过多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对肿瘤发生发展、迁移侵袭及肿瘤免疫具有重要作用。靶向MUC16的治疗方式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相关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MUC16可能是一个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新靶点。本文重点阐述MUC1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关注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为后续靶向MUC16的肿瘤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辅助经皮微创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辅助经皮微创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1例仅在C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微创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Tile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钉道调整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采用Matta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估患者骨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研究组共植入螺钉72枚,每例患者植入螺钉1(1,2)枚;对照组共植入螺钉47枚,每例患者植入螺钉1(1,2)枚;两组每例患者植入螺钉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2,P=0.69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钉道调整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和随访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采用Matta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5,P=0.256)。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功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9,P=0.201)。 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辅助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与C臂X线机引导下的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减少了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准确性和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趋势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 观察入院后连续5 d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并进行分组, 第1组: 淋巴细胞减少后在5 d内恢复正常; 第2组: 淋巴细胞减少后未恢复正常; 第3组: 淋巴细胞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并记录各组患者在住院28 d后的转归情况。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了解创伤早期淋巴细胞变化趋势与预后间的关系。同时, 为排除年龄的影响, 依据年龄是否≥65岁进行分层, 并根据住院时间是否≥28 d分为住院时间延长组和住院时间非延长组, 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别探讨淋巴细胞变化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患者83例, 其中男性66例, 女性17例, 主要受伤机制为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 ISS)为(30±11)分。根据连续5 d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分组, 第1组32例, 第2组33例, 第3组18例。第2组33例患者中, 在住院28 d内死亡5例, 死亡率为15.2%(5/33), 未出院9例, 均高于其他两组(P < 0.05)。进一步按年龄进行分层后, 发现在高年龄患者中淋巴细胞处于低水平是住院时间≥28 d的危险因素, 但在低年龄患者中, 发现中性粒细胞持续偏高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严重创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一直处于低水平与预后不佳密切相关, 尤其在高年龄患者中明显, 淋巴细胞可作为一项可靠指标用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一种靶向CD5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52 CAR-T),探索其对CD52+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以CD52为抗原结合区的CD52 scFv、4-1BB为共刺激分子的二代CAR-T细胞。慢病毒载体包装后感染T细胞,制备CD52 CAR-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52 CAR-T细胞CD4、CD8细胞亚群及其分化状态。通过体外杀伤实验、脱颗粒实验及细胞因子的释放等功能实验,观察CD52 CAR-T细胞对CD52+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①成功构建了pCDH-CD52 scFv-CD8α-4-1BB-CD3ζ-GFP表达载体,感染人T细胞,获得靶向CD52的CAR-T细胞。②感染CD52 CAR表达载体的第6天,T细胞中表达CD52的细胞可被清除[CD52 CAR-T组CD52+ T细胞为(4.48±4.99)%,Vector-T组为(56.58±19.8)%,P=0.011]。③CD52 CAR-T的自我杀伤不会影响T细胞的增殖,培养后期CD52 CAR-T组的增殖速度高于Vector-T组。④T细胞表型检测发现CD52 CAR可以促进CAR-T细胞向中心记忆T细胞及效应记忆T细胞分化,减少CAR-T细胞向终末效应细胞分化。⑤CD52 CAR-T细胞与HuT78-19t及MOLT4-19t靶细胞以效靶比1∶1共培养24 h,HuT78-19t细胞可被清除,而对MOLT4-19t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2.66±1.60)%对(56.66%±5.74)%,P<0.001]。⑥脱颗粒实验显示,HuT78-19t细胞对CD52 CAR-T细胞的激活作用显著高于MOLT4-19t细胞[(57.34±11.25)%对(13.06±4.23)%,P<0.001]。⑦CD52 CAR-T与HuT78-19t细胞共培养48 h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IFN-γ(3706±226)pg/ml、TNF-α(1732±560)pg/ml]远高于MOLT4-19t细胞组[IFN-γ(1577±846)pg/ml、TNF-α(74±12)pg/ml](P值均<0.01)。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CD52 CAR-T细胞,为进一步的靶向CD52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恢复期血清抗SARS-CoV-2受体结构域特异性IgG抗体(简称SARS-CoV-2 IgG抗体)水平,了解SARS-CoV-2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8日至2月7日天津市确诊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儿110例,根据患儿确诊前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分为4组,加强针接种组(3剂)2例,完全接种组(2剂)90例,不完全接种组(1剂)5例,未接种组13例。比较4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SARS-CoV-2 IgG抗体水平。结果完全接种组确诊年龄大于未接种组(P<0.05),完全接种组的传播途径与未接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性别、临床分型、SARS-CoV-2核酸检测再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儿均接种灭活病毒疫苗,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接种人数最多(85/97,88%)。确诊后1个月加强针接种组、完全接种组SARS-CoV-2 IgG抗体水平高于未接种组(P<0.05);确诊后2个月,完全接种组SARS-CoV-2 IgG抗体水平高于未接种组(P<0.05)。完全接种组患儿确诊后2个月的SARS-CoV-2 IgG抗体水平低于确诊后1个月水平(P<0.05)。结论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在奥密克戎流行期对儿童有保护作用,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患儿发生奥密克戎感染后保护性抗体SARS-CoV-2 IgG抗体水平在确诊后2个月时有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miR-106b-5p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中的表达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Th17/Tre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例ITP患儿(ITP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79例ITP患儿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完全有效组(40例)、有效组(18例)、无效组(2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06b-5p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和Treg,计算Th17/Treg,分析血浆miR-106b-5p表达水平与Th17、Treg及Th17/Treg的相关性。结果ITP组miR-106b-5p、Th17及Th17/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TP组患儿治疗后miR-106b-5p、Th17、Th17/Tre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Treg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完全有效组miR-106b-5p、Th17、Th17/Treg水平低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0.05),Treg水平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ITP患儿血浆miR-106b-5p表达水平与Th17、Th17/Treg均呈正相关(分别r=0.730、0.816,均P<0.001),与Treg呈负相关(r=-0.774,P<0.001)。结论ITP患儿存在miR-106b-5p高表达和Th17/Treg比例失衡,在ITP患儿治疗过程中检测miR-106b-5p、Th17、Treg及Th17/Treg水平,对ITP患儿的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POAG患者36例(36眼)。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POAG患者12例(12眼)为观察组,行内路小梁切开术的POAG患者24例(24眼)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1、2、3、5天、1周、1个月时眼压、视力、并发症和使用降眼压药的种类。主要指标 眼压、视力、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种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最高眼压分别为(34.08±8.21)mmHg和(37.75±8.61)mmHg(P=0.46),观察组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75±11.89)mmHg、(21.23±8.72)mmHg、(15.00±2.22) mmHg,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6.08±5.63)mm Hg、(22.08±11.48)mmHg、(16.05±5.25)mmHg,两组术后眼压整体变化趋势随时间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波动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77)。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降眼压幅度分别为53.09%±15.19%和55.68%±15.63%(P=0.6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分别为(2.67±0.99) 种和(3.08±0.72)种(P=0.16),术后1个月时分别下降至(0.17±0.58)种和(0.96±1.33)种(P=0.06)。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术后眼压反跳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4.17%(P=0.03)。前房积血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2.5%(P=0.21)。观察组和对照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75.0%(P=0.004)。观察组中,8眼(66.7%)术后生活视力提高,4眼(33.3%)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0眼视力降低;对照组中,20眼(83.3%)术后生活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4眼(16.7%)视力降低(P<0.001)。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在术后1个月时降眼压作用相似。联合手术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眼压反跳发生率较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