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西宁地区(海拔2 260m)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病人一经确诊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 000mg(15~30)mg/k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4~7)天,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时间为9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最多治疗2个疗程,进仓前甲基强的松龙25mg球后注射。辅助治疗给予维生素B1、B12等神经营养药物及扩血管药物。结果:经治疗有效16例,占57%。结论:TON视力损害严重,预后差,但第一时间有效救治仍然能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疗效观察。方法: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将带针芯的硬膜外导管的盲端由泪小管颞侧断端穿出,再插入鼻侧断端并向内推进,然后进入鼻腔。借助鼻镜、额镜用枪状镊自鼻腔牵出该管。用9—0无损伤缝线将泪小管断端及周围组织缝合(2—3)针,然后对位缝合皮肤创口。拔出钢丝芯,硬膜管上端用胶布固定于眉弓或下睑,下端打(2—3)个结后剪去多余部分,已打结的残端置于鼻前庭,(2~3)月拔出硬膜外导管。结果:16例(16眼)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成功找到泪小管的两断端并一期吻合。随访(3—6)个月,16例手术均成功。结论:伤后及时就诊,应用支撑物,显微镜下手术,术后定期随诊,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震荡伤临床上极为常见,钝挫伤时受打击部位传送的冲击波损伤外层视网膜,使色素上皮受损,屏障功能破坏,血管收缩,产生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视网膜水肿所致。钝挫伤时脉络膜循环障碍亦加重视网膜的病变。轻者很快恢复,重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障碍。我院2002年—2004年对108例视网膜震荡病人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治疗重度视网膜震荡伤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2004年1月—2005年12月因视网膜震荡伤在我科住院病人,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54…  相似文献   
4.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轻则影响美观,重则引起角膜散光,进入瞳孔区者还可严重影响视力。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常用方法,但传统手术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不断改进术式,以求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作者参加第十三批援布隆迪医疗队,在布隆迪首都大王子医院对104例(112眼)分别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及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观察了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房水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NVG患者90例90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前两组均给予甘露醇降眼压和抗炎滴眼液治疗,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45眼,其中A组给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B组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眼压和视力水平,检测房水中PEDF、VEGF水平,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A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2、4mo,两组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 术后6mo,两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两组患者房水中PEDF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房水中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随访6mo,A组并发症发生率(4%)显著低于B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凝术均可用于治疗高海拔地区NVG,但前者可有效维持视力,改善房水中PEDF、VEGF水平,并发症少,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6.
卫钦锋  李先加 《重庆医学》2017,(30):4223-4225,422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DM)患者168例,将其分为DM组(48例)、增殖性DR(PDR)组(66例)和非增殖性DR(NPDR)组(5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4例作为对照组(NC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有受试者超氧化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NPDR组及PDR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和NPDR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T、TT基因型患者DR发生率分别为71.05%、56.27%、38.64%,CC基因型患者DR发生率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诗学意义(P<0.05).PON1192位点不同基因型健康体检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Q基因型DR患者体内SOD水平低于QR、RR基因型患者,MDA水平高于QR、RR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PON1基因的表达影响DR的发生和进展,PON1基因可能通过影响DR患者体内氧化应激酶的表达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