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2篇
  完全免费   767篇
  预防医学   60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9,自引:24,他引:95  
目的为防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调查华山医院1995年临床分离到葡萄球菌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了临床分离菌株,以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药敏。结果发现87.8%的金葡菌感染和82.4%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属医院感染,引起医院感染的金葡菌和C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2.1%和62.9%。金葡菌感染多发于下呼吸道(42.6%)和尿路(20%)。结论CNS可引起尿路、血液、静脉留置针有关的感染。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葡萄球菌大多呈多重耐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接受介入诊疗操作、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长等可能是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可望减少此类感染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护士注射锐器伤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注射相关锐器伤的危险因素,提供安全注射指导。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1:1配比研究,对广州市13所医院3010名护士锐器伤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7.5%的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为37.6%,发生密度为每人每月0.84次。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与职称相关,锐器伤的经历与护龄、婚姻状况、雇用形式、职称有关。66%的锐器伤集中发生在白天,51%的锐器伤发生在治疗室。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除与接触针头的频率、操作者的知识、认知、个性等有关外,还与注射前掰安瓿不使用纱布、注射中工作空间拥挤噪杂、护理对象有较多不合作病人、注射后有回套针帽的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调查人群中锐器伤的发生非常普遍,其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同于国外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安全注射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11省市队列研究中35~64岁男女两性27016人基线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血清TG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清TG分布存在地区间差异,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3倍;(2)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P<0.001);(3)高TG血症为我国临床高脂血症分类中最常见的类型;(4)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两性TG水平与总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血糖(GLU)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育锻炼负相关;(5)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高TG血症患者中有聚集现象。结论 TG与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有关联,可作为多种危险因子的标志。多数高TG血症的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异常,提示高TG血症患者可能处于心血管病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4.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7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51~1994年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车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43年中我国车祸发生数增加了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1984~1994年车祸年死亡率由2.43/10万人上升到5.56/1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2.9%。广东、浙江、辽宁、四川和江苏是车祸最多的省份,5省的车祸发生数占全国总发生数45%,死亡人数占38%。1994年30个省市区的车祸死亡率以北京市为最低(3.41/10万人),浙江省最高(12.09/10万人),广东省的升幅最大。致死性车祸多发生于天气晴朗时的平直路段,以20~50岁的农民和职工居多,死者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车者。各类事故的原因中驾驶员责任、无证开车、骑自行车人责任和行人过失等人的因素占90%。驾驶员肇事原因主要是违章行车、判断错误或疏忽大意。车辆增加、运输繁忙和道路不足、交通条件欠完善是导致车祸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车祸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交通环境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3,自引:24,他引:49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内科ICU、外科ICU、CCU爱气时间在24小时以上194例患者,符合VAP诊断标准作为B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分别得出VAP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VAP的感染发生率为27.84%,单因素分析表明慢性肺疾病、先前使用的抗生纱,气管造口术、急诊手术、机械通气患者仰卧位、鼻胃管、肺动脉插管、胃  相似文献
6.
中国居民高血压病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73,自引:3,他引:7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发生的关联,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24篇有关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展综合定量分析,结果:过量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家族史,性格急躁,超体重(BMI>24)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194(1.184-1.203)、1.100(1.096-1.104)、1.165(1.157-1.173)、2.662(2.550-2.779)、2.524(1.902-3.348)、1.616(1.600-1.633)。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家族史,性格急躁以及超体重均为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4,他引:57  
目的 了解气管全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方法 对临床3027例气管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调查3027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35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9%,尤以肺部感染为主,伤口感染次之;手术时间与手术伤口类型与各部位感染有明显关系;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为59.61%,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占35.58%,真菌感染占4.8%,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发现引起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与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染性,包括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和免疫防御功能等有关外,另外医院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与感染发生都有关,明显增加感染的机会,从而针对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气管全麻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在通气相关肺炎危险因素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7,自引:16,他引:51  
目的研究通气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8例确诊为通气相关肺炎(VAP)的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同或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同或相近(<1周),病情相似,1∶1配以58例对照探讨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对20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16种呈显著性差异。对这16种主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础病情重(OR=9.40)、留置胃管(OR=8.86)、患者意识状态差(OR=8.39)、气管切开(或插管)时间长(>2周)(OR=6.89)、有颅脑外伤(OR=6.60)、频繁更换呼吸机接头插管(OR=6.44)、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OR=5.52)、住院时间长(>1月)(OR=4.31)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证明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目前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省内的 19所高等院校的 84 17名教工为对象 ,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开展调查 ,并在采用德尔菲法确立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基础上进行 χ2 检验、χ2 趋势检验及OR值计算。结果 总体亚健康发生率为 6 9.18% ,以30~ 4 0岁教工的发生率最高 ,该年龄组不同程度亚健康状态合计达到 79.17% ;女教工重度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教工 (χ2 =14 .19,P <0 .0 1) ;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习惯等 ;知晓亚健康的教工比例占调查人数的 4 4 .2 1% ,有 36 .84 %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结论 高校教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学校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62,自引:11,他引:51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真菌感染. 方法对81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感染发生率0.52%,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75.31%);年龄>60岁、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滥用、激素、化疗、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等为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加强真菌学教育、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