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完全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1.
大学生拖沓行为与不良人格倾向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大学生拖沓行为与不良人格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56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大学生拖沓行为评估量表与人格诊断问卷(PDQ4)测量分析.结果 男生拖沓行为比女生多,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高拖沓分者的不良人格倾向得分显著高于低拖沓分者.大学生的拖沓行为与其不良人格倾向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r=0.341,P<0.001).结论 大学生拖沓行为与不良人格倾向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指导父母培养孩子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2013年在校的四川医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拖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的拖延程度((x)=2.747)高于女生((x)=2.61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0,P<0.05).大二学生的拖延情况((x)=2.844)最严重,大三次之((x)=2.716),大一((x)=2.526)的拖延较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7,P<0.05);父母对家庭的影响:父亲影响较大的家庭中孩子的拖延较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7,P<0.05).学生在他人决定任务方面的拖延程度低于在自我决定任务方面的(t=4.44,P<0.05).自我决定任务方面的拖延与专制父母存在着相关(r=0.151,P<0.05);他人决定任务方面的拖延与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相关(r=-0.155,P<0.05).回归分析显示,仅有专制型父母进入了回归模型.结论 在父母教养方式中,专制型父母与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存在着正相关,即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研究生群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探讨其与学业拖延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使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与Aitken拖延行为量表对深圳大学267名在读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研究生中处于延缓型同一状态的人最多(42.3%),其次是弥散型(27%)。②男生在获得型同一状态的总量表和2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文科生在延缓型、早闭型和扩散型同一性状态上的得分均低于理工科的学生,获得型同一状态上得分无差异;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在所有扩散型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所有获得型分量表上的得分则相反。③个体在所有获得型同一性状态量表上的得分与学业拖延行为成负相关(r=-0.07-0.11),在其他分量表上的得分与学业拖延行为成正相关(r=0.080.22)。结论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需要引起关注,尤其是注意女生和理工科研究生。促进研究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可能有助于改善其学业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拖延问卷对7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学生拖延得分(2.70±0.54),完美主义得分(2.78±0.54);高完美主义者在延迟开始、坐失时机、拖延总分上得分高于低完美主义者(P<0.05);完美主义各因子与拖延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r=-0.09~0.41,P<0.05);除父母期望外,完美主义各因子对拖延有预测作用。结论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完美主义对拖延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拖延问卷对7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学生拖延得分(2.70±0.54),完美主义得分(2.78±0.54);高完美主义者在延迟开始、坐失时机、拖延总分上得分高于低完美主义者(P〈0.05);完美主义各因子与拖延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r=-0.0940.41,P〈0.05);除父母期望外,完美主义各因子对拖延有预测作用。结论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完美主义对拖延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和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潜变量建模和Bootstrap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IAT)、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和Aitken拖延问卷(API)对11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拖延行为有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网络成瘾和拖延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拖延行为为因变量时,网络成瘾与核心自我评价对拖延行为均有显著预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在网络成瘾与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1%。结论:网络成瘾直接影响大学生拖延行为,又通过核心自我评价方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