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背景 越来越多的动物研究显示全身麻醉药能够导致发育神经元的凋亡,流行病学研究亦表明,患儿在3岁前接受长时间或/和多次全身麻醉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明显增加;然而,全身麻醉药导致发育神经元毒性的机制尚未阐明,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目的 通过综述全身麻醉药导致发育神经元毒性的可能机制,探讨可能的防治措施.内容全身麻醉药通过不同的分子途经调控发育神经元并能够启动或加速神经元的凋亡.首先,由于发育神经元内Cl-的浓度较高,全身麻醉药激活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后可促进Cl-由胞内流向胞外,进而导致神经元兴奋性中毒.其次,氯胺酮上调能够渗透钙离子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nate,NMDA)受体可能会导致钙超载.第三,全身麻醉药抑制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向成熟BDNF(mBDNF)的转化,进而通过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通路诱导神经元凋亡.第四,一些全身麻醉药也能够造成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聚,在钙超载和ROS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全身麻醉药物引起神经网络活动的紊乱也可以导致神经元凋亡和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靶向相关的离子通道、控制钙超载、减少ROS产物以及减轻神经元凋亡可有效保护全身麻醉药物导致的神经元变性.趋向 全身麻醉药可通过不同的分子途经导致发育神经元凋亡,将这些分子或分子途经作为潜在的靶标可以对全身麻醉药诱发的功能障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近2 a收治的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外科手术后AKI发病率为2.1%,老年组且合并基础疾病者预后较非老年组差(P〈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补液、利尿、加强抗感染、预防性血液透析能达到早期预防AKI和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痴呆是指伴随有进行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认知减退或行为损害的综合征.鉴于目前缺乏有效的逆转病程的治疗手段以及药物治疗效果局限,治疗策略正拟向病前干预模式转移,旨在实现功能的最大化以及减缓认知减退,由此作为主要非药物治疗之一的认知干预,近年发展迅速,现将对不同人群中防治痴呆的认知干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并发肠梗阻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肠梗阻分为发生肠梗阻组(30例)与未发生肠梗阻组(2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筛选出肠梗阻发生的易感因素,总结其防治措施。 结果发生肠梗阻组与未发生肠梗阻组在性别、是否合并急慢性支气管炎、是否合并前列腺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手术类型、术前营养状况、切口类型、愈合类型、合并腹水及合并便秘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肠梗阻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为(3.40±1.78)d、腹胀消失时间为(4.24±1.57)d、排气时间为(5.96±1.61)d、进食流质时间为(6.95±2.02)d、胃肠减压引流量为(315.21±106.52)ml/d、平均住院时间为(14.59±2.63)d。 结论腹壁切口疝并发肠梗阻的易感因素为男性、合并急慢性支气管炎或前列腺炎,但肠梗阻经及时干预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得以显著改善,提示重视易感因素的控制、及早给予治疗是防治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有关的渐进性、全身性的骨骼肌疾病,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或肌肉功能减退是其主要表现,与虚弱、跌倒、功能衰退、死亡等风险增加有关。肌肉减少症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衰老,但也包括其他一些高危因素,如:肿瘤、骨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活动减少、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与药物有关的厌食症、营养过剩或肥胖等。肌肉减少症诊断流程为FACS:风险筛查(Find)-评估(Assess)-确诊(Confirm)-严重程度判定(Severity)。营养和运动干预对防治肌肉减少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骨骼肌质量、功能及平衡能力。充足的能量摄入,补充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维生素D、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益生元、益生菌及与阻抗运动、有氧运动结合,可以延缓、改善甚至逆转肌肉减少症。本文综述肌肉减少症的定义、诊断、发病机制、营养及运动防治方案,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肌肉减少症的认识,为我国肌肉减少症的防治处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干预概况,为临床制定辨证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整合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发病情况、症状特点、证候类型等归纳出临床老年CVA患者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候特点,制定出统一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规律,并在证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临床CVA患者的中医药用药情况进行系统观察及研究,总结现临床针对老年CVA患者的干预概况。结果:老年CVA患者临床表现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并伴有咽痛、鼻塞、打喷嚏、出汗、咳痰、口渴等症状,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等分析其病因病机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复感风邪,抑制肺气上逆,肺管不利,引起气道挛急有关,日久则邪郁于肺,瘀阻肺络、津液耗伤,概括为风邪犯肺证、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肺热阴虚证、肺阴亏虚证等证候。中医药治疗途径分为药物内服及外治两种,其中内治法主要以祛邪宣肺、补益肺肾、祛邪扶正为主,而外治又可分为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刺等,疗效显著。结论:CVA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具有作用温和、辨证论治、安全性高等优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上灾害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水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200例海上灾害严重创伤患者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现场急救、手术和纠正高渗、高钠、高氯血症,纠正酸中毒和抗感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及鲁米那(1uminal)和帕罗西汀(paroxetine)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结果和PTSD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7%和19%。伤后第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PTSD的发生率分别为65%和69%,伤后第2-5周2组PTSD发生率逐渐降低,治疗组下降率更加明显,伤后第5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降至4%和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上灾害严重创伤患者PTSD发生率较高,早期心理干预与早期防治可明显降低海上灾害严重创伤伤员PTS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张静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3-14,24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它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因素。随着白内障的深入研究,防治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和药物在不断发展。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及专著。对防治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和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4.87%。其中早期并发症8例,占61.54%;晚期并发症5例,占38.46%。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抗生素治疗不当及多重耐药病例病死率极高.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正确诊断、合理应用抗生素、实行防治结合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