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67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时空特征,为全省钉螺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新发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等钉螺分布指标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实有和新发钉螺面积进行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及时空扫描等分析,探索安徽省钉螺聚集与扩散高风险区。结果 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逐渐降低。2020年全省实有钉螺面积26 238.85 hm2,主要分布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各年份间新发钉螺面积波动较大,2016年最高(1 287.65 hm2);2020年在池州市贵池区新发现1.96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Z = 3.00 ~ 3.43,P均 < 0.01),热点主要集中在湖沼型流行区并沿长江南岸分布;冷点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2011—2020年安徽省新发钉螺面积分布在整体上不存在空间聚集性(Z = -2.20 ~ 1.71,P均> 0.05),局部呈散点分布。标准差椭圆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分布相对稳定,与长江流向一致;新发钉螺面积分布重心逐渐从长江安徽段下游向上游移动。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两个高值聚集区以从长江安徽段下游到中游的顺序出现;新发钉螺面积两个高值聚集区聚集时间和范围类似,均分布在山区。结论 2011—202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呈空间聚集性,存在向长江南岸、上游聚集的趋势,但山区钉螺扩散问题亦不容忽视,需加强对山区和长江沿岸新发钉螺孳生地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放线菌黑色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nigrogriseolus XD 2⁃7)代谢产物储存稳定性及其分离纯化产物实验室杀螺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杀螺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黑色浅灰链霉菌发酵上清液,将其于-20 ℃、4 ℃和28 ℃无光照条件下放置10 d后,测定其72 h浸杀灭螺效果;将发酵上清液置于100 ℃水浴中煮沸30 min后恢复至室温,测定其72 h浸杀灭螺效果;用浓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发酵上清液pH值为4.0、6.0和9.0,室温下静置12 h,再调节发酵上清液pH至7.0,测定其72 h浸杀灭螺效果。用大孔树脂、硅胶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依次对黑色浅灰链霉菌发酵产物进行4次分离纯化,将最终分离纯化产物配置成10.00、5.00、2.50、1.25 mg/L和0.63 mg/L浓度药液,测定其72 h浸杀灭螺效果。各实验设立空白对照组以脱氯水处理,阳性对照组以0.10 mg/L氯硝柳胺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纯化代谢产物浸泡后钉螺软体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含量。结果 黑色浅灰链霉菌发酵上清液在-20 ℃、4 ℃和28 ℃无光照条件下放置10 d后,原液及稀释10、50倍药液浸杀钉螺72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0%(30/30);经100 ℃煮沸30 min后,原液及稀释10、50倍药液浸杀钉螺72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0%(30/30)。发酵上清液在pH值为4.0、6.0条件下存储12 h后浸杀钉螺72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0%(30/30);在pH值为9.0条件下存储12 h后浸杀钉螺72 h,钉螺死亡率为33.33% (10/30,[χ2] = 30.000,P < 0.05)。发酵上清液最终分离纯化产物100.00%(30/30)杀死钉螺所需最低浓度为1.25 mg/L。以0.10 mg/L和1.00 mg/L浓度最终分离纯化产物处理钉螺后,钉螺软体组织中AT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F = 7.274,P < 0.05),AD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485,P > 0.05)。结论 黑色浅灰链霉菌代谢产物中杀螺活性成分可在-20 ℃、4 ℃和28 ℃条件下稳定储存10 d,且耐热、耐酸而不耐碱,其杀螺机制可能是使钉螺能量代谢发生紊乱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9 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下一阶段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 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9 年底,安徽省50 个流行县(市、区)中9 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3 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8 个达到消除标准。全省询检190. 52 万人,阳性381 878 人;血清学检查86. 20 万人,阳性8 864 人;粪检6. 16 万人,未发现阳性患者;全省现有晚期血吸虫病患者5 329 人,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全省流行村牛存栏24 824 头,共血清学检查365 头,粪检13 554 头,未发现病牛。全省共调查钉螺87 437. 50 hm2,查出有螺面积20 059. 25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38. 90 hm2,复现钉螺面积39. 55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全年累计药物灭螺面积9 768. 77 hm2,消灭钉螺面积235. 53 hm2。2019 年,全省50 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病情监测未发现病人、病畜,钉螺监测发现有螺框出现率8. 80%,活螺平均密度0. 31只/0. 11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04—2019 年,全省人群和牛的平均感染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91. 57%和100%。2006—2019 年,有螺面积在26 300~31 000 hm2 间徘徊波动并有小幅下降的态势,已连续7 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和感染性钉螺。结论 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整体进一步下降,局部地区依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推进血吸虫病消除目标进程,应继续加强传染源防控,控制重点有螺环境,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2019 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特征,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19 年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使用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使用Arima模型对四川省未来3年的血防相关指标进行预测。结果 截至2019年底四川省52个区县达到血吸虫病除标准,2011—2019年四川省无新发急性血吸虫病和慢性血吸虫病病例,目前四川省现存1 526例晚血病人,2016—2019年全省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2011—2019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存在钉螺面积扩散、疫情反复等潜在风险,控制钉螺扩散、晚血救助和预防控制新发病例仍是未来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常州市血吸虫病防治历程及消除血吸虫病的措施,评价实施效果,为制订下阶段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9—2018年常州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2004—2018年相关部门血防综合治理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评估防治措施效果。结果 1999—2018年,常州市累计查病474 978人次,人群血检总阳性率为0.25%(1 110/448 680),无粪检阳性者。1999—2018年,全市累计查出有螺面积153.98 hm2,解剖钉螺13 00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累计药物灭螺1 129.48 hm2,环改灭螺288.30 hm2。2004—2018年,全市共建造无害化厕所25.01万户,河流治理103.32 km 。2018年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9.73%,家畜圈养率达100%。1999—2018年累计1 000余万人次接受血防健康教育。结论 常州市已通过血吸虫病消除评估,但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不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芽孢杆菌Y6实验室内杀螺活性,初步探讨其杀螺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Y6进行生物学鉴定。配制浓度分别为0.005、0.010、0.015 g/mL的芽孢杆菌Y6悬液,采用浸泡法评价其室内杀螺效果。检测芽孢杆菌Y6悬液浸泡后钉螺软体组织内Y6菌体含量和糖原含量变化,初步探讨其杀螺机制。结果 Y6菌落呈乳白色、不透明,在营养琼脂培养基表面有菌膜形成;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杆状;芽孢位于菌体中间,呈无色透明折光小体,被菌体包裹;卵磷脂酶试验呈阳性,Y6菌体16S rDNA基因序列与多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源性均为100%,将菌株Y6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0.005、0.010、0.015 g/mL 芽孢杆菌Y6悬液浸泡24、48、72 h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28.3%、31.7%和81.6%,43.3%、58.3%和93.3%及63.3%、78.3%和98.3%;随着悬液浓度增加、浸泡时间延长,菌株Y6悬液杀螺效果提高。采用染色镜检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发现,菌株Y6悬液浸泡后的死螺体内Y6菌体含量最高、活螺体内最低;经芽孢杆菌Y6悬液浸泡后,死螺、濒死螺和活螺软体组织内平均糖原含量分别为(0.68 ± 0.06)、(1.09 ± 0.16) μg/mg和(2.56 ± 0.32) μg/mg(F = 59.519,P < 0.05),活螺软体组织内平均糖原含量显著高于死螺(t = 14.073,P < 0.05)和濒死螺(t = 10.027,P < 0.05),而濒死螺软体组织内平均糖原含量显著高于死螺(t = 5.983,P < 0.05)。结论 贝莱斯芽孢杆菌Y6对钉螺具有较好杀灭效果,其杀螺机制可能是菌体侵染致螺体内糖原代谢紊乱而引起钉螺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自然条件下气象因素对钉螺密度变化的影响,为控制血吸虫病及其钉螺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0-2014年湖北省潜江市春季查螺资料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一阶自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际钉螺密度进行趋势拟合与分解,利用相关分析法对钉螺密度变化率与不同时段、不同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钉螺密度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温度,其次为降水;其中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分别是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影响最大的温度因子;1月平均最低温度升高(或降低)1 ℃,将会导致钉螺密度上升(或下降) 5.080%~6.710%;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升高(或降低)1 ℃,活螺框变化率上升(或下降)15.521%~15.928%。降水对钉螺密度影响最大的时段是上年11月至当年4月,该时段内降水偏少20%以上,有利于降低钉螺密度。9-11月日照与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相关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回归模型。结论 在12月到来之前清除有螺区杂草有利于降低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能取得一定的灭螺效果。伴随全球气候变化湖北省冬季温度升高趋势明显,可能引发钉螺密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研究2005-2012年云南省洱源县钉螺时空分布特征, 为钉螺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方法 建立 2005-2012年云南省洱源县钉螺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 采用Cochran?Armitage 趋势检验、 空间自相关分析、 局部自相关分 析和 “热点” 分析探索钉螺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 结果 结果 2005-2012年洱源县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 且随时间增加 自相关有增加趋势。洱源县钉螺密度逐年降低,但在山区峡谷型流行区呈现H?H聚集模式, 主要分布在炼铁村附近区 域。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2005-2007年整体性减少, 但平坝流行区存在H?H聚集模式, 如新联村附近区域。 “热点” 分析 发现洱源县钉螺的聚集区域在新庄、 炼铁、 西坡和太平村附近。 结论 结论 洱源县钉螺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 且存在 “热点区域” , 在今后钉螺的监测与防制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和感染状况, 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在全省18个血吸 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各选择1个疫情较重的行政村作为血吸虫病螺情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与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螺情调查, 对捕获的钉螺用压碎镜检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LAMP) 检测其血吸虫感染情况。建立螺情监测数据 库, 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结果 18个监测点共调查总面积1 826.55 hm2 , 查出有螺面积55.03 hm2 , 较2013年和2014年分 别下降了57.70%和40.63%。无新发现有螺环境; 未查见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共设调查框718 532框, 有螺框出现率 0.45%, 活螺平均密度0.013 9只/0.1 m2 。传播控制地区的有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均最高, 主要分布在水田、 沟渠、 滩地、 塘堰、 旱地等环境和水稻、 旱地作物、 杂草、 树林等植被中。监测点有螺面积、 有螺框出现率、 捕获总螺数、 捕获活螺数等 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 已连续3年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 结论 云南省监测点钉螺已得到有效控制, 但仍需加强综合灭螺 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现场试验获得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应用的技术指标,为血吸虫感染高危环境应急处置提供钉螺控制新技术。方法在扬州市邗江区(小现场)和仪征市(大现场)各选择1个环境进行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灭螺试验,比较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和是否环境清障条件下的杀螺效果。结果小现场试验显示,30、40、50 g/m2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1、3 d和7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54.55%、68.41%和73.45%,57.27%、68.59%和80.28%,63.49%、77.58%和85.55%;其中30 g/m2与40 g/m2剂量组在喷撒后1、3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喷撒后7 d钉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9,P0.05),40 g/m2与50 g/m2剂量组喷撒后1、3 d和7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现场试验显示,未清障和清障环境采用40 g/m2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3、7 d和15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5.29%、83.89%、83.41%和87.70%、91.02%、91.84%;清障组喷撒后3~15 d钉螺总体死亡率为90.02%,显著高于未清障组(84.28%)(χ2=9.950,P0.05);清障与未清障组喷撒15 d后活螺密度分别由19.90只/0.1 m2和19.83只/0.1 m2下降至0.60只/0.1 m2和2.60只/0.1 m2,分别下降了96.98%和86.89%。结论 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喷撒灭螺适宜剂量为40g/m2,对环境中高于50 cm的植被清障将提高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