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9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25篇
药学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urposeNoroviruses are common viral agents in acute diarrhea in all age groups worldwide. Norovirus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10 genogroups, GI to GX with over 48 genotypes among them the GII.4 genotype has evolved over time with a clear pattern of periodic variant replacement. Immunity is strain or genotype specific with little or no protection conferred across genogroups.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pidemiology, prevalent genotypes of norovirus in children below five years of age in the Hyderabad region, India.MethodsThe stool samples and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58 children below 5 years of age comprising of cases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n ?= ?366) and a control group (n ?= ?92) admitted to the pediatric ward. All the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Norovirus by ELISA and RT-PCR. Sequencing was done for predominant strains.Results10.3% (n ?= ?38) of cases and 3.2% (n ?= ?3)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found to be Norovirus positive. Predominant genotypes were GII-82.5% followed by GI-12.5%.Conclusion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20 GII.4 strains was done. All of the isolates are clustered away from published the GII.4 variants thus suggesting the appearance of a new varian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查明萍乡学院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危险因素,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根据病例定义开展搜索、个案调查,学校供水系统卫生状况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和卫生学分析,采集各种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90例,症状以腹泻呕吐多见,全校罹患率为0.76%;东侧供水系统卫生状况差,消毒措施不到位;使用东侧供水系统与西侧供水系统相比,发病风险RR=6.47(95%CI:3.35~12.49);在病例样本、东侧供水系统水样、食堂从业人员样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II型、札如病毒阳性。结论 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主要是由于供水管路渗漏导致二次供水被札如病毒、诺如GII型病毒混合污染引起。  相似文献   
3.
《Vaccine》2020,38(36):5842-5850
IntroductionAcute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causes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in uncommon cases fatality in older adults. We investigated the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bivalent virus-like particle (VLP) vaccine candidate formulations with and without monophosphoryl lipid A (adjuvant MPL) in this population.MethodsIn this phase II,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294 healthy adults, ≥ 60 years of age, were randomized (1:1:1:1) to four groups to receive one or two intramuscular immunizations 28 days apart, with 26 18–49 year-old controls who received one MPL-free dose. One-dose groups received placebo on Day 1. Vaccine formulations contained 15 μg GI.1 and 50 μg GII.4c VLP antigens and 500 μg Al(OH)3, with or without 15 μg MPL. We measured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 blocking (HBGA) antibodies and ELISA Ig at Days 1, 8, 29, 57, 211 and 393, and avidity indices and cell-mediated immunity (CMI). Solicited local and systemic adverse events (AE) were assessed for 7 days and unsolicited AEs for 28 days after each injection.ResultsAfter one dose HBGA antibodies to both VLP antigens increased with similar kinetics and magnitude in all groups; geometric mean titres (GMTs) persisted above baseline through Day 393. GMTs were similar across age strata (18–49, 60–74, 75–84 and ≥ 85 years of age) and unaffected by a second vaccination or MPL. Total Ig showed similar responses. No clinically relevant differences or changes in avidity or CMI were observed between formulations. Both formulations were well tolerated with no vaccine-related SAEs, the most frequent AEs being mild injection site pain and fatigue.ConclusionsAdults over 60 years of age displayed no safety concerns and had similar immune responses to the norovirus VLP vaccine candidate as younger adults, unaffected by increasing age, a second dose or inclusion of MPL. This data suppor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PL-free vaccine candidate for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间泰州地区急性胃肠炎疫情主要致病原,掌握其传播流行规律。方法 采集学校聚集性疫情中患者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核酸检测,测定阳性疫情株VP1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疫情株所属流行亚群,推测该流行亚群做传染病人口学模型和传播路径,以及VP1基因变异性分析。结果 共采集疫情样100人份,检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45份,测定其中20份标本VP1基因序列,除1份为GII.3型外,其余均为GII.2亚型,该GII.2型疫情株间同源性平均达99.4%,其与2016-2017年中国、日本流行株属于同一流行亚群,该亚群起源于上海地区,且仍处于流行上升阶段。结论 本时间段泰州市急性胃肠炎学校聚集性疫情的主要致病原是GII.2型诺如病毒,其属于一个活跃的流行亚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RT-PCR和半巢式RT-PCR方法检测和分析牡蛎中诺如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实时荧光RT-PCR和半巢式RT-PCR方法, 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市采集的新鲜市售牡蛎进行诺如病毒GⅠ/GⅡ组并联试验检测, 分析检出率, 应用符合率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对半巢式RT-PCR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价, 应用半巢式RT-PCR方法扩增诺如病毒GⅠ/GⅡ衣壳蛋白区基因, 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采用BioEdit 7.0.9.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 6.0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 72份样品中, 实时荧光RT-PCR、半巢式RT-PCR和并联试验的诺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1.94%(23/72)、38.89%(28/72)和48.61%(35/72)。2种方法符合率为73.61%, 中度一致(Kappa值=0.43)。测序成功13株诺如病毒, 11株(7株GⅡ.17、2株GⅡ.4 Sydney2012、1株GⅡ.1和1株GⅡ.21基因型)为2种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阳性样本所得;2株(GⅡ.17和GⅡ.3基因型各1株)为半巢式RT-...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H公司1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开展调查,分析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方法 根据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供水系统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病例肛拭子、自来水、桶装水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疫情历时4d,共搜索到病例184例,罹患率10.09%(184/1823);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100%)、腹痛(65.76%)、恶心(50.07%)、呕吐(50.35%)、发热(40.21%);市政供水进入蓄水池A、B前余氯为0.17mg/L,浊度正常;蓄水池A供应的综合楼6楼和18楼末梢水浊度分别为11.7NTU和11.5NTU,有臭味,余氯均为0mg/L;4份现症病例肛拭子和5份蓄水池A样品均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而桶装水和蓄水池B均未检出。食用蓄水池A水洗过的水果和用蓄水池A水洗杯子后装桶装水喝是急性胃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OR=6.295,95%CI:4.018~9.862;OR=2.665,95%CI:1.424~4.987)。结论 本次急性胃肠炎暴发是由于污水管道堵塞导致生活饮用水受诺如病毒污染引起的,应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1 892名腹泻患者粪便标本, 并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使用real time RT-PCR对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检测,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4.2%(269/1 892);寒冷月份阳性率较高;怀柔区、延庆县等西北部山区阳性率较高;6月龄至5岁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散居托幼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诺如病毒阳性腹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如病毒是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重要病原, 6月龄至5岁腹泻儿童诺如病毒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 恶心、呕吐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哨点医院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流行状况,以及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特征。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选取22家医院的门诊科室为监测哨点,将采集的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共10750份)送至市级CDC,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及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所有阳性样本递送至广东省CDC,并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了855份进行诺如病毒基因分型,共成功测序样本690份。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时期内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情况。通过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13起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社区暴发疫情数据,进行社区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检出比例为13/15。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T1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3.8%(100/421)、15.9%(61/383)、19.2%(95/495),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T2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7.0%(90/529)、8.7%(37/426)、11.2%(46/409),均低于T1时期(χ2值分别为6.65、9.93、10.74,P值分别为0.010、0.002、0.001)。T1时期内≥15、<15岁组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3%(143/543)、14.9%(113/756)(χ2=25.90,P<0.001);T2时期≥15、<15岁组阳性率分别为10.1%(52/516)、14.3%(121/848)(χ2=5.09,P=0.024)。13起暴发疫情中,食源性传播占10/13。结论广东省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起呈现社区流行,流行1年后,强度降低;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引起的暴发疫情主要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3 —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基因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4、12月、2019年3月发生的4起学校/托幼机构急性胃肠炎患者送检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RT-PCR法对核酸阳性标本的多聚酶和衣壳蛋白部分区域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 利用在线分型工具和系统进化分析对病原序列进行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  共计28份标本中分别有5、4、2、5份为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7.1%(16/28)。 4次疫情各有1份标本测序成功;在线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支分析显示,4起疫情的病原均为GⅡ.P7-GⅡ.6重组型诺如病毒,但进化分支不同,其中2013年疫情标本检出GⅡ.P7-GⅡ.6c型;2014年2起疫情均为GⅡ.P7-GⅡ.6b型,2019年疫情中检出的GⅡ.P7-GⅡ.6a型。  结论  GⅡ.P7-GⅡ.6型重组型诺如病毒是引起湖州市2013 — 2019年4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每年毒株存在一定基因进化分支的差异。 鉴于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持续和广泛的流行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型别重组型诺如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急性胃肠炎患儿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粪便标本共1 458份,提取病毒RNA,使用RT-PCR法扩增诺如病毒的衣壳蛋白VP1区,完善基因测序和基因型鉴定。 结果 1 458份粪便样本中,共检出158份阳性标本,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0.84%(158/1 458);不同年份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2.2%(105/860),高于女性[8.9%(53/598)](P=0.043)。12~<18月龄患儿的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6.9%(51/301)。诺如病毒流行高峰在每年的8~10月。23份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合并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的诺如病毒主要为GII型(97.5%,154/158),GI型仅4例(2.5%,4/158)。对阳性标本进行衣壳蛋白VP1区测序发现:GII型标本中以GII.4为主,占69.6%(110/158),其中99份为GII.4 Sydney 2012,占62.7%(99/158);其次为GII.3,占15.2%(24/158);GII.2占10.1%(16/158);GII.6占1.9%(3/158);GII.17占0.6%(1/158)。GI型标本中包括GI.3,占1.3%(2/158);GI.2、GI.5各占0.6%(1/158)。 结论 2017~2019年该院就诊的诺如病毒感染患儿以病毒为GII.4 Sydney 2012型为主,虽在全年均可存在诺如病毒感染,但8~10月份为高峰期,其间加强诺如病毒监测及重点人群防护,有助于对儿童诺如病毒腹泻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